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543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文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此方案仅适合于 2011 秋季参加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学生使用)一、课程性质、特点、考核现状及改革思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中央电大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为进入大学专科学习的学生统一开设的政治理论公共课,其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他们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正确观点认识、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我们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有深入了解,从而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建设者。从教学角度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存在如下特点:1、理论性强,内容涉及多学科和建国后历

2、史知识,既有理论解读,又有重大政策的说明,学生自学存在困难;2、面授课少,总共有八次,去了课程导入和期末复习指导两次课外,剩余六次课要讲述 15 章的内容,如果学生平时不努力,很难达到预期效果;3、师生比大,多数学校,每位教师都要对应数百名学生,平时作业批改量和期末评卷量相当大,教师很难开展个别化学习的指导和组织网上和现实的教学互动。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电大教学模式改革要求,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深圳电大作了一些探索,主要有:1、面授课的设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自学的网络课程建设、系统导学和重难点解析上;2、有组织地开展网络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以便帮助学生解决个别化学习中

3、遇到的问题;3、加大对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督促,对参与面授课学习、社会实践、网络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在上述探索中,我们认为,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发生较大影响的应当是第三方面探索。前面所说的教学特点,决定着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有自学动力、自学行为和自学能力。教师系统导学和组织活动更多地是为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提供支持帮助的。但对于处于学历教育中的学生来说,考核评价对其学习行为影响巨大,其原因就在于:获得所修课程学分是学生最为期待的,也是多数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直接动力。为此,认识本门课考核评价现存问题并找寻解决办法就成为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目前本门课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分为三个部

4、分:1、形成性考核作业(中央电大统一印制的作业册),其主要指向是考核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行为;2、社会实践,其主要考核评价指向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3、期末考试,综合考核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观点的认知、掌握和运用其解决问题的水平。应当说,这种考核评价的设计思路是清晰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深入,为深入探索本门课考核评价具体指向以及内容和方法问题提出需要也提供了可能。从形成性考核作业(中央电大统一印制的作业册)方面看,教师手工批改作业的工作非常繁重,并且在面对一二百名学生交上来的几乎都是标准答案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的时候,根本无法准确判别学生学习行为差异,无

5、法给出足以反映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实际差异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因而也很难达到督促缺少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的学生学习的目标。如果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自动评判学生平时作业,教师将会从大量手工批改作业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由于在网上完成,会减少学生间抄袭作业的机会。但从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考核评价的应用价值分析看,目前只能解决客观题的评判问题,还无法完成自动评定那种一题多解或无数解的主观题。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考核评价学生应用本门课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前看来,这项工作只能依靠教师手工完成。本门课对学生有社会实践方面的要求。对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锻炼培养和考核评价,能否通过社会实

6、践这个环节进行,事先设计好题目,要求学生在个别化调研基础上,通过网上讨论以小组方式共同完成。目前的期末考试设计,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个部分。从历年来卷面所出现的主观题看,简答题大多是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论述题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和理论性强的特点,实际上也变成主要靠记忆的内容。而考核评价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的简答题所占权重不大,很难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系统理解情况。为此,能否在督促学生习作和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通过重要理论观点和原理的简答题实现对学生期末考核评价,却是通过应对期末考试的复习活动促使学生系统掌握本门课程最重要的观点和理论。基于以上分析,现提出本门课考核评价系统的一体

7、化改革思路:平时作业以客观题为主,采取让学生网上自主完成和电脑自动评判的考核评价方式,以督促学生平时学习为主要目的;专题讨论,以必须搞清楚的重大理论观点设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研讨答案,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社会实践为主观题目,采取让学生个别化调研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完成的考核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探讨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期末考试为闭卷方式,已基本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为考核点,以促使学生培养系统理解和掌握理论为主要目的。最终成绩是三个部分累加而成。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角度看,有关本门课考核评价系统的一体化改革思路,努力尝试解决是这样三个问题:一是在把相关考核评价项目

8、结合起来的同时,试图把考核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问题;二是在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内容的同时,试图发挥考核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干预作用的问题;三是在注意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减少教师工作量的同时,试图在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师生比大而无法进行个别化辅导的问题。当然,是否这个思路符合远程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律还有待于其指导的实践结果来证明。二、考核方式本次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终结性考核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 40%。其中,形成性考核评价成绩由网上作业、网上专题讨论、社会实践三部分组成,各占总成绩的 20%。期末采取闭卷网考方式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考核评

9、价,占总成绩的 40%。为加大对考核评价系统改革的管理,中央电大将对试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对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检或全检,对终结性网络考试进行全程监督。三、形成性考核1. 在线作业在线作业成绩满分为 20 分。以中央电大印制的形成性考核册和期末考试复习指导模拟题为主要内容,学生以在线作业方式完成。在线作业由考核系统自动评分,允许学生反复练习,并做存储记录,取最高一次成绩作为在线作业成绩。(在线作业题目见附件一)编号 考核内容 标准 题型 提交时间 要求第一次 第 1-5 章 5% 客观题 在线自主完成第二次 第 6-8 章 5% 客观题 在线自主完成第三次 第 9-15 章 5%

10、 客观题 在线自主完成第四次 综合练习 5% 客观题第 1617 周前在线自主完成2. 网上讨论网上专题讨论成绩满分为 20 分。由基层电大课程责任教师组织任课教师具体安排,各教学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人数不超过 10 名。在个人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在任课教师指导下从题库中抽取的题目。每个小组抽取的题目不得少于 15 个,尽量避免重复选题,在以小组协作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每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 word 文本的形式上传最少 4 个题目的解答,然后由任课教师将标准答案和相关点评公布到网上。(讨论选题参见附件二)3.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满分为 20 分。社会实践活动由各地电大根据

11、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并设计选题和拟定评分标准。活动可采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深刻体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社会实践结束时,个人须结合实际写出实践报告、访问记、或相关的感想体会,也可举行讨论、座谈、报告会等。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考评。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第六至第十五周。四、终结性考试1、考核方式:以闭卷网考方式进行,占整个成绩的 40%2、考题设计: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3、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观点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4、考试时间:60 分钟(考试基本题库见附件三)五、成绩总成成绩考核方式 编

12、号 基本分(90)表现分(10) 小计比例得分第一次在线作业 5 第二次在线作业 5 第三次在线作业 5 形成性考核第四次在线作业 5 网上专题讨论 20 社会实践 20% 终结性考核40 合计 - - - - 100 附件二一、简答题1、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中国共产党的 80 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5、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6、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7、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8、简述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9、社会主义初

13、级阶段的科学涵义。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12、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二、论述题1、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2、怎么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3、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4、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5、如何正确理解一部分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6、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附件三第一:基本部分复习一一、单项选择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贫穷与富裕2、我国在 1956 年

14、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A1949B1956C1957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党的十五大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A 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 B 世界经济发展多极化 C 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党成立 80 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A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B 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C 党成立 80 多年来的历史经验

15、的科学总结7、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A 人民的根本利益 B 人民的当前利益 C 人民的长远利益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9、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 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A2000B1500C100010、2004 年 9 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A 领导政治 B 领导经济 C 领导发展11、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

1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 第一目标 B 第一要务 C 第一职责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A 政策和策略 B 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C 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二、多项选择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BCDA 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酝酿产生阶段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C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D 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2、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BCDA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B 完成祖国统一C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 推进现代化建设3、科学发展观坚持 ABCA 发展为了人民 B 发展依靠人民 C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BDA 全面发展 B 协调发展 C 高速发展 D 可持续发展三、简答题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