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515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5 年运城市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根据小麦病虫越冬基数,结合我市气象信息及麦田生态条件等有关因素综合分析,预计 2015 年我市小麦病虫害呈中等发生态势,其中小麦红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320 万亩,主要发生在旱垣、向阳坡地及部分扩浇麦田;小麦穗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350 万亩;小麦吸浆虫在永济等地局部偏轻发生;地下害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198 万亩。小麦白粉病中等、闻喜等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138 万亩;小麦纹枯病在高水肥麦田偏轻发生,发生面积 68 万亩;叶 锈病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78 万亩;条锈病在芮城等地部分水地麦田偏轻发生,发生面积 20 万亩。麦

2、田杂草大发生,发生面积 320 万亩。为做好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小麦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小麦红蜘蛛、小麦穗蚜、地下害虫、白粉病、叶锈病等,防治处置率 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 30%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力争达 100%,防治效果 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内。二、防控策略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对麦田病虫动态监测,采取绿色防控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联防相结合的防控- 2 -策略,结合“一喷三防 ”注重安全用药,保障小麦 产量和品质安全。三、防控技术措施1、小麦

3、白粉病。在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 10%以上)时可选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有效成分 810 克,兑水 50 千克进行喷药防治。还可选用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等喷雾防治,一般用药 12 次。2、小麦纹枯病。小 麦 返 青 至 拔 节 初 期 ,病 株 率 达 10%左 右 时 ,叶 面 喷 雾 防 治 。亩 用 12.5%烯 唑 醇 可 湿 性 粉 剂 40 克 ,或 15%三 唑酮 可 湿 性 粉 剂 15 克 兑 水 40 千 克 喷 雾 防 治 ,还 可 选 用 氟 环 唑 、井 冈霉 素 等 药 剂 ,隔 7 10 天 喷 药 1 次 ,重 发 区 需 连 喷 2 3 次

4、。注意 施 药 时 要 用 足 水 量 、对 准 基 部 、均 匀 喷 透 ,提 高 防 治 效 果 。3、小麦条锈病。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 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 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 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还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腈菌唑、丙环唑等。重病田要进行二次喷药,喷药要细致周到,保证足够水量。4、小麦赤霉病。在推广种植耐病品种、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并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创造不利于病

5、害流行的环境。二是主动用药预防,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 3 -多雾天气且持续 2 天以上,应于小麦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要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提前至抽穗期。药剂可用多菌灵、氰烯菌酯、烯肟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等,加水适量,均匀喷雾,1 次用药即可。施药后 36 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病害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 57 天防治第二次,确保控制流行危害。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它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实行兼治。5、小麦红蜘蛛。麦区于返青至抽穗期防治。当平均 33 厘米行长螨量 200 头以上时,可选用哒螨灵、阿维菌素或甲氰菊酯等药剂防治,同时可通

6、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 6、小麦穗期蚜虫。当田间百株蚜量达 800 头以上,益害比低于 1:150 时,药剂可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雾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混合发生时,及时开展“一喷 三防” ,即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等各计各量,混合喷洒。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7、小麦吸浆虫。重点抓好蛹期撒毒土和成虫羽化初期喷药等防治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成虫羽化、产卵数量,控制危害。根据小麦进程,一是蛹期防治,小麦孕穗期当每小方土样(101020cm3)有虫蛹 4 头以上时,可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并借

7、助树枝、扫帚等及时弹落沾浮在麦叶上的毒土,注意带露水时不要撒施毒土。二是- 4 -成虫期防治,在小麦抽穗期,每 10 复网次有成虫 25 头以上,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 2 头以上成虫时,立即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喷雾防治。重发区要连续用药 2 次,间隔 3 天,消灭成虫于产卵之前。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1(“带药侦 察,早春预防” 技术针对条锈病,由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带药侦查,采取“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策略,控制病情扩散蔓延;对吸浆虫、麦蚜等要统一指挥、统一时间、统一防治,坚决控制危害。(2(一喷三防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条锈病、麦蚜、吸浆虫、赤霉病等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关键期,选用适合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既可防病治虫,防早衰,又可抵御“干热风 ”等自然灾害,达到一 喷三防、省工 节本和增产保产的目的。吸浆虫重发区,充分利用药剂持效期,适当前移防治时间,在成虫发生始盛期用药。 -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