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4747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报材料(太湖海事所执法标兵)省局修改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保太湖平安 树优良形象努力打造全国海事系统文明执法示范标兵品牌-“全国海事系 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标兵”汇报材料苏州市城区地方海事处太湖海事所(2011 年 11 月 9 日)尊敬的陈书记,各位检查组领导:欢迎各位领导来到苏州,非常高兴能接受部海事局检查组对太湖海事所创建“ 全国海事系统文明 执法示范窗口标兵” 工作情况的检查指导。现将太湖海事所创建情况汇报如下:太湖海事所(含太湖水上搜救基地)隶属于苏州市地方海事局城区地方海事处,是省一级地方海事所,成立于 1987 年,现有职工 27 名,配备海事巡逻艇 8 艘、高速搜救艇 2 艘、拖轮一艘。担负着 1600 平方公里太湖水域、水上风景

2、旅游区以及苏西线水域的安全监管、水上搜救、防堵保畅、防止船舶污染等职责,所辖通航水域 200 余公里,年船舶流量 26 万余艘次,货物运输量近 6000 万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对此,全所干部职工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强化队伍素质、提高监管能力;始终以“ 船民满意、社会认 可” 为目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维护通航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以“ 执 法为 民,服务 社会” 为宗旨,创新服 务理念和方式、按照行-2-政相对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和水运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创建人民满意的地方海事。经过多年的拼搏进取,苏州市太湖海事所获得了上级

3、领导、社会和船民的广泛认可,特别是 2006 年和 2009 年连续两次被部海事局授予“全国海事系 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标兵” 称号。对于上级给予的巨大荣誉,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视荣誉为鞭策,变压力为动力,按照省地方海事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四型海事”建设,着力提高“三个服 务” 能力,各项 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07 年,太湖海事所“水上救星,太湖卫士” 荣获苏州市交通系统十大服务品牌和江苏省交通厅“十佳交通行政执法标兵” 荣誉称号;2008 年又被苏州市交通局集体嘉奖,苏海巡 E101 艇被江苏省搜救中心评为“先进海巡艇” 。2010 年被省地方海事局评为2008-2009 年度全省地方海

4、事系统“ 文明执法示范窗口” 。苏州市交通局在全市交通行业开展学习“7.3”太湖搜救先进事迹、弘扬海事精神的活动。太湖所的工作经验经过梳理提炼,在江苏地方海事系统内外广泛推广。具体来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着力建设“四型海事” ,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加强太湖海事所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把“窗口” 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助推器,一手抓水上安全监管,一手抓文明“窗口” 建设,以建设“ 学习 型、责任型、服 务型、创新型 ”海事为重点,始终以文明创建的最新规范和最高标准严格要求干部职工,不断提升执-3-法人员的文明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实现了“窗口” 文明与安全监管等各项中心工作的相互促进。一是

5、文明创建的意识普遍增强。近年来,我们对照部海事局“文明执法示范窗口” 规范和评选标准,突出加 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海事软实力建设,实现行政执法工作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质,管理更加到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活 动和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加强全所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和海事业务学习,提高队伍智力素质;推进规范化管理,提高全面履职能力;不断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海事安全、环保、应急搜救等服务性、公益性职能;日常管理中积极创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提高海事监管信息化水平。通过“示范窗口” 建设,使全所文明创建意识更加牢固,创建目的更加明确,创建手段更加扎实,使文明创建成果为广大

6、船民和涉水企业共享,创建成绩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同时,文明创建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社会支持、目标明确、措施扎实、各类创建活动互相呼应的良好态势。二是监督考核机制更加完善。畅通诉求渠道,主动搭建社会监督平台。公开投诉电话,聘请行风监督员,邀请新闻媒体走进海事所;实行“ 一证三牌 ”服务(即持“海事行政执法证”、设置海事所名牌、个人工作责任牌、办公桌置放身份牌),通过处长联系信箱,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明察暗访等措施,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实行-4-“绩 效考核管理办法 ”,每月末根据出勤率、工作成效、 为民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与绩效工作挂钩

7、,使职工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逐步形成了“所长负责、全员参与、社会监督” 的 创建机制和氛围。三是执法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立足于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海事队伍,相继开展了“ 创先争优” 、“服务水运经济,为党旗增辉”、 “政 风行风建设”、 “作风 效能建设” “水上应急处置培训”、 “集中军营训练 ”等活动,实施文化素质达标工程,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演练和交流学习,并通过一对一“传帮带” 的方式培养青年骨干,用严格的要求、艰苦的训练,提高海事队伍的搜救实战能力。加强队伍梯队建设,优化队伍结构,从海事专业院校招录优秀大学生充实执法队伍,队伍综合素质跃上新台阶。近年来,太湖海事所职工整体

8、素质、结构得到全面提升和改善,先后有两名所长提升为处班子成员,3 名职工进入处中层干部队伍。二、实践“三个服务”理念,海事文明形象更突出坚持“三个服 务” 理念,着眼于大局、立足于服务、致力于规范,坚持为社会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努力为辖区水上安全、水域清洁、社会和谐发展作贡献,海事管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更加明显、地位进一步提高、海事文明形象更加突出。一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太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水-5-上安全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太湖海事所从严格船舶安检、动态巡航入手,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游艇驾驶员培训;在严把

9、源头关的同时,管理重心前移,确定专门人员负责太湖水上风景旅游区客船、旅游船及码头的安全监管工作,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制定了完善的景区巡航计划,有效地遏制了超客渡运、无证运输、恶劣天气冒险开航等违法、违章行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二是服务水运经济发展大局。苏西线是沟通太湖与京杭运河的重要航道,由于航道狭窄、环境复杂,极易发生堵塞事件。近年来,随着苏州市政府对苏西线“六升五” 航道整治工程的不断投入,太湖海事所一方面提前介入做好航道工程的安全维护,实行 24 小时巡航,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另一方面,太湖海事所开展码头装卸区综合整治,建立码头协管员及船舶报港等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船舶

10、航行、停泊、作业行为;同时太湖海事所定人、定艇、定职责,提高巡航质量,严格控制超限船舶进入苏西线,重点航段派艇驻守,第一时间处置船舶搁浅的阻航险情,苏西线长时间堵航现象得到根本杜绝,大大提升了苏西线的通过能力。施工期间,及时有效处置船舶搁浅堵航、船舶沉没等突发事件十余起,细致的监管维护得到了省交通厅的认可,苏西线被命名为“ 文明海事执法示范航段” 。三是服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太湖是江苏乃至全国水环-6-境治理重点地区,太湖海事所在确保辖区航道安全畅通的同时,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通过每年均开展大规模的船舶污染防治宣传活动,防污意识在辖区船民中牢固树立;通过苏西线及太湖入湖口设置 15 座

11、船舶垃圾回收站与 7 座油废水回收站,实现船舶垃圾与油污集中收集和上岸处理;在太湖胥口船闸出口增设检查点,专门负责对船舶污染防治设备的使用情况与垃圾回收情况的检查,船舶不符要求的涉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认真落实省局船舶污染物送交与接收制度,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督促船民养成正确的环保和卫生习惯,有效降低船舶违法排污行为发生率。通过以上措施,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有效净化了辖区水域环境。三、坚持“安全”为中心,文明创建特色更加鲜明针对水上交通新形势,太湖海事所从群众最关心、最期待、最能得实惠的事情做起,立足海事本职,立足辖区监管实际,围绕“ 平安太湖” 做文章、 树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明创建

12、工作新思路。一是打造“平安太湖”品牌。太湖海事所心系船民安危,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太湖安全的预控和搜救管理模式,先后出台了太湖大风封航工作程序、 太湖湖区船舶防污染及通航安全联合管理规定等工作规程,实行水上巡航执法与应急动态待命制度,确保将各类安全隐患尽早发现、及时处置;在稳固环太湖海事联动机制运行的基础上,创新预警预控新模式,与移动运营-7-商联合开发了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接到大风警报,在通知环太湖海事部门实施联动封湖措施的同时,还向水上旅游单位及太湖涉水人员群发封湖信息,让航行、停泊、作业船舶提前了解太湖气象情况,合理安排船舶航次计划,实行减载、封舱、港内避风等措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实施联动

13、封湖时海事部门的工作压力,而且还有效指导航行太湖船舶合理安排航次作业计划。通过这一措施,大大提升了海事部门与船民的良性互动能力。据统计,自 2009 年以来,虽然辖区共有 10 余次强冷空气侵袭、数 10 次强台风过境,但苏州太湖水域从未发生过重大险情和人员伤亡事故,冒险入湖船舶的数量大为减少,水上搜救成功率连续 7 年保持在 100%,“平安”二字已牢牢掌控在太湖海事人的手中。二是“太湖卫士”形象深入人心。自苏州市太湖水上搜救基地建成运行以来,太湖海事所一方面协助市局搜救中心规范搜救体系建设。强化环太湖海事机构联络机制,结合湖区特点编制太湖水上搜救应急预案总预案和各类水上突发事件四个子预案,

14、建设了一整套全覆盖的湖区预案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装备投入。采购水上应急冲锋舟、救生杆、救生绳包、防水手电及围油栏、收油机、吸油毡等各类新型水上搜救防污应急器材,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器材储备库。同时,开展新型应急器材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海事人员搜救、防控技能;第三,建立了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网络,并对太湖水域的山头、岛屿、暗礁等进行勘测定位,制定详细的太湖辖区通航水域图,不仅为船舶航行提供了准确-8-的参考资料,也为太湖联合搜救遇险船舶定位时排除了障碍。通过这些举措,太湖海事所承担重大水上搜救任务的基础更加稳固。三是保障重大涉水活动安全。苏州地区是世界著名水乡,重大涉水较多。为此,太湖海事所克服监管任务

15、重、执法力量少的困难,服从大局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年一度的苏州国际旅游节、太湖“ 开捕节” 的大型活 动以及苏州供水网 络互通等重大涉水活动和工程的交通管制任务;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作为水上安保前沿,全所按照上级部署,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报港管理、监装监卸、实船签证等手段,实现重点船舶全方位监控,确保整个世博会期间太湖水域水上交通的畅通有序。四、坚持科学创新,执法窗口形象更加亮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创新的思路去思考、研究和落实创建工作,在惠民举措、执法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窗口服务内涵不断深化、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服务形象不断提升。一是推行惠民举措,提升窗口服

16、务形象。在日常工作中,太湖海事人“ 常怀使命、常 怀感情” ,为了 让入湖船舶准确获知水域情况,太湖海事所在苏西线入湖口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建立了短信群发平台,将每天的天气情况、湖区水位、交通管制等讯息等及时传递给过往船舶;为了更有效地救助遇险船舶,太湖海事所将最先进的搜救艇安排在离险情多发水域较近的太湖搜救基地,-9-还积极与气象部门沟通、将湖区每日 3 次的常态天气预报增加到 5 次;为了减少船民来往奔波的麻烦,太湖海事所将签证点搬到海巡艇上,实行流动签证。如今,惠民意识已经深入到太湖所各项工作之中:引领迷航船舶、帮助船舶脱浅,为船民道一声问候、上一份报纸、倒一杯热茶,为获救的船民披大衣、送上热汤、给予心里安慰,这些都已被太湖海事人视为平常事、自然事。二是优化执法手段,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太湖海事所一直以科技信息化来引领海事船检管理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目前在日常工作中已有三大系统投入应用:即水上视频监控指挥系统、GPS 监 控管理系 统与高频电台通信系 统,基本实现了太湖主要航段的可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