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模拟一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13621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下模拟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下模拟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下模拟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下模拟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下模拟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下模拟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下模拟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年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题 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 分1、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憩息(q) 粼粼(ln) 犀利(x) 皎洁(jio)B.蜿蜒(wn) 绮丽(q) 慷慨(ki) 恫吓(dng)C.纤维(xin) 脉搏(mi) 堕落(du) 孤僻(p)D.腼腆(din) 瀚海(hn) 坟墓(m) 洗涤(d)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束手无策 络绎不绝 无可言喻 引经据典B.怒不可遏 爱不释手 偏偏起舞 滂沱大雨C.家喻户晓 姹紫嫣红 不解之缘 青黄不接D.轻举妄动 肃然起敬

2、 相提并论 如饥似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B.小明数学成绩很好,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C.广州市委书记一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许多记者围得水泄不通。D.他的口才极好,跟别人辩论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词,令人佩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我市在“十二五”期间能否抢抓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B.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C.深圳市获得 2012 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3、的结果。D.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惠州市被全国文明委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5、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勤奋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一句中“勤奋”是形容词,在句中作主语。B. 我国古代对年龄的称呼,其中三十岁称为“而立”,五十岁称为“花甲”。C.“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想起来。 ”这句中“银铃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山寨”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演变至今日,变成了有仿冒嫌疑或伪造嫌疑的意思,更衍生出“某某现有事物的粗糙模仿版”的引申含义。6、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1)写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雪景的千古绝唱:, 。(2

4、) 陋室铭中与“世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蛟龙”意思相近的句子:_ 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有生活哲理,诗中表明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句子是_,_。7、语言运用(4 分)据柳州日报报道:一位八旬的老人被子女遗弃在某乡镇卫生院,无人照料。其实老人.有四位子女。卫生院也曾多次联系老人子女,希望他们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义务,但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老人。 ”作为学生,面对上面材料(注意说话对象,语言得体,易于对方接受)面对遗弃父亲的子女,你会对他们说:“_ ”。 (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

5、句子。有首歌叫好大一棵树 ,我想,老师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我想, 是一棵树,一棵 的树,他 。 (2 分)8、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2 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封线不得答题评卷人 得分 一、基础积累(16 分)2(一) (10 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分)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C.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D.宜乎众矣(适宜)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3 分)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_。3、下列与“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1 分)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 “铭”侧重于议论, “说”侧重于叙事。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5、翻译。(4 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 (二)春 望(3 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我们读出了

8、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诗中所望所感都来自诗中一词,这个词是( )(1 分)A.国破 B.城春 C.烽火 D.家书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三)最美好的时刻(10 分)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发出的清香。 他下

9、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拉他挨着她坐下。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他们跑来,舒服地躺在他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裳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宁静 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

10、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 8 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13. 文章的

11、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2 分)“美好”指的是 “时刻” 指的是 14. 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分)。15. 第三自然段中“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16. 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2 分)。17.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2 分)评卷人 得分 二、阅读题(33 分)3。(四)植物聊天(10 分)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

12、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 。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

13、不易受到侵害。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1、文章结尾处说“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 ,请你说说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是什么。 (2 分)答: 2、说说什么是“植物聊天” 。 (2 分)答: 3、分别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