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模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303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大纲(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试大纲(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试大纲(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试大纲(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试大纲(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大纲(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大纲(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图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画法;掌握用换面法求线段实长、平面图形真形的方法。(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初步掌握徒手画草图的技巧。(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一般的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的装配图。在绘图和读图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4)能严格遵守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

2、查阅本课程所涉及的标准结构、标准零件以及极限与配合等的国家标准。(5)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及图形输入偷出设备的主要功能,并会初步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此外,在本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训练的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学习本课程之前,需有金工实践的知识,同时本课程与中学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也有一定的衔接关系。本课程涉及到的有关结构、工艺等专业知识,应在有关的后续课程中获得解决。本课程只能为考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能力还需要通过后续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本课程计算

3、机绘图部分的教学要求,也仅限于二维的范围,为能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还须在有关后续课程中补充三维的计算机绘图内容。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的内容除绪论外,包括:I投影基础部分制图基础部分机械图部分.计算机绘图基础部分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在具体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中,还要求理解有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正投影图的主要特点及优点,为以后学习点、线、面的投影作必要的知识准备。(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为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第三节为机械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图示方法。第四节为学习本

4、课程应达到的要求和学习方法的建议。(三)考核知识点(1)有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机械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图示法:正投影法(主要的);轴测投影法(辅助用的)。(四)考核要求1识记(1)平行投影法和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2)正投影图与轴测投影图的区别。2领会(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2)在图示法中正投影图的主要优点。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教学内容(1)制图的国家标准简介。(2)绘图工具及使用。(3)几何作图。(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2重点与难点重点: 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难点: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3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一

5、般规定。树立国标的法典意识,严格遵守国标的有关规定。(2)了解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3)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4)掌握平面图形画法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第二章 投影作图基础1教学内容(1)投影法的概念。(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重点与难点重点: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难点: 三视图投影规律的应用。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掌握三视图的等量关系和方位关系。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教学内容(1)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投影变换。2重点与难点重点: 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及应用,投影变换。难点: 换面法的应用。3教学基本要求(1)充分理解点、线、

6、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并会应用投影规律解决相关问题。(2)掌握换面法的原理和应用换面法解决关于直线、平面的一次换面问题。 4.考核要求1有关点的投影和作图(1)识记:两投影面及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及其有关规定。第一角中点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及其画法。点的投影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重影点的概念。(2)领会:在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根据点的三面投影判定该点的空间位置(即点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方法。根据点的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根据两点的投影图判定该两点的相对位置(即左右、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根据重影点的投影图判别其重合投影的可见性的方法。(3)简单应用:根据点的空间位置(已知点的空间坐标,

7、或给出点的轴测投影)绘制该点的三面投影图。根据点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已知两点间的相对位置绘制该两点的三面投影图。本节知识点的重点是在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以及由点的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难点是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别及作图。2有关直线的投影和作图(1)识记:直线的投影长度与该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关系。直线的三面投影(无轴)的作图方法。各种特殊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两直线平行、相交和交叉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2)领会:直线的无轴投影图的投影规律。在交叉两直线的投影图中,以判别其重影点的可见性来明确交叉两直线的空间状况。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

8、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3)简单应用:根据一直线或平行、相交两直线的已知两投影,想象其空间位置及求作其第三投影。在特殊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中,判定该直线的长度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大小。在直线的投影图上,按题设条件在该直线上取点。应用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求解两直线平行、相交、垂直的作图问题。本节知识点的重点是各种位置直线、直线上的点和各种相对位置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难点是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及其作图。3有关平面的投影和作图(1)识记:用一组几何元素的投影表示平面的五种形式(是投影图上表示平面的主要方法)。迹线的概念以及在投影图上用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特点。各种位置平面的三

9、面投影的作图。平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原理。(2)领会: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在平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平面上投影面平行线的特性及其作图。(3)简单应用:根据题设条件和平面的给出投影求作其他投影。根据投影图判定给出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判别和绘制平面内点、线(包括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本节知识点的重点是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在平面内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第四章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1教学内容(1)基本几何体的投影。(2)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2重点与难点重点: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投影特点和尺寸标注。 难点: 常见切割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基本几何

10、体的投影特点。(2)熟练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3)掌握几何体尺寸标注方法。4. 考核要求1识记(1)棱柱体和棱锥体的形成规律。(2)回转体的形成规律。(3)形成回转面的母线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纬圆)的性质和作图。2领会(1)底面平行于投影面的棱柱体和棱锥体的三面投影的特点。(2)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常见回转体(圆柱、圆锥、圆球、圆环和圆弧回转体)的三面投影的特点。(3)已知回转体表面上点、线的一个投影求其他投影的作图方法。 (4)立体表面上点、线的可见性判别方法。(5)标注平面立体和回转体尺寸的要领。3简单应用(1)按正确的画图步骤绘制各种底面(主要为凸正多边形)的棱柱和常见的棱锥、棱台

11、的三面投影。(2)按正确的画图步骤绘制完整和不完整(12 或 14 个)回转体的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点、线的作图。(3)根据给出立体的两投影进行投影分析,明确该立体的构成,并求作其第三投影。(4)在给出立体的投影图上标注其尺寸。4综合应用绘制组合回转体、由回转体与棱柱体(同轴线)组合的简单立体的三面投影。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各种常见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及其画图步骤。难点是在回转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第五章 截交线与相贯线1教学内容(1)截交线。(2)相贯线。2重点与难点重点: 立体截交线的求法,两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画法。难点: 立体截交线的求法, 相贯线的画法。3教学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立

12、体截交线投影的求法。(2)熟练掌握两立体正交时相贯线的基本求法。(3)熟练掌握两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画法。 4考核要求1识记(1)截交线的基本性质及其一般的作图步骤与方法。(2)平面立体上截交线的形状特点。(3)用垂直或平行或相交于回转体轴线的平面,截切圆柱、圆锥、球的相应截交线的形状特点。(4)回转体上截交线的特殊点的求法。(5)相贯线的基本性质及决定其形状的因素。 (6)相贯线上应作出的特殊点(主要是回转体转向轮廓线上的共有点)的确定方法。(7)利用圆柱体的投影具有积聚性的特点,求相贯线上的点。(8)两圆柱相交时有两圆柱外表面的相贯线,两内圆柱表面的相贯线和内、外圆柱表面的相贯线。(9)轴线

13、相交、直径相等的两圆柱体相贯线的特点及其作图方法。(10)应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上的点。 2领会 (1)特殊位置平面与棱柱、棱锥相交,其截交线形状的分析和作图方法。(2)特殊位置平面与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圆锥、球、圆弧回转体相交,其截交线形状的分析和作图方法。(3)平行于回转体轴线的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其截交线形状的分析和作图方法。(4)带有截交线的立体的尺寸注法要点。(5)求作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一般作图步骤与方法,以及在其投影图上判别可见性。(6)两同轴回转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7)圆柱体与组合回转体相交,求作其表面交线的分析与作图方法。(8)带有相贯线的回转体的尺寸注法要点。3简单应

14、用用 1 或 2 个平面截切平面立体或回转体或组合回转体后,绘制其投影图,或由其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1)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求作其相贯线。(2)一轴线垂直投影面的圆柱与圆锥或球或圆弧回转体相交,求作其相贯线,并判别可见性。(3)两轴垂直于同一投影面的圆锥体与球相交,求作其相贯线,并判别可见性。(4)画出两同轴回转体相交的相贯线。(5)在相贯体的投影图上标注尺寸。4综合应用用 3 或 4 个平面截切(主要是构成矩形切口或穿孔)平面立体或回转体或组合回转体后,绘制其投影图;或由给出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并标注截切后立体的尺寸。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平面与回转体相交求作截交线。难点是圆柱、圆锥和球具有切

15、口截交线的画图。利用圆柱面投影的积聚性求作圆柱体与常见回转体的相贯线。难点是用辅助平面法求作两回转体的相贯线;圆柱体与组合柱体相交,求作其表面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第六章 组合体1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2重点与难点重点: 识读与绘制组合体视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难点:根据组合体两个已知视图补画第三视图。3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2)熟练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3)熟练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4考核要求1有关组合体的画法(1)识记:组合体构成的两种基本方式。 、形体分析法的具体内

16、容。(2)领会:形体分析法是假想的,因而在画组合体上相邻基本体有关表面的投影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运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步骤及方法要领。(3)简单应用:由给出的组合体轴测图或模型及指明的正面投影方向绘制三面投影图。2有关组合体的尺寸注法(1)识记:0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基本要求。组合体尺寸的分析。(2)领会:组合体的尺寸基准的选择。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3)简单应用:在给出的投影图上正确地标注组合体的全部尺寸。3有关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方法(1)识记: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要求。运用基本几何体(特别是柱体)的投影特点在组合体的投影图上进行形体分析的方法要领。运用各种位置直线、平面和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各种回转面的投影特性,在组合体的投影图上进行线、面分析的方法要领。(2)领会:组合体的组成部分多数为柱体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