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1125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鹏历史工作室1甘肃省临夏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题历史命题:王鹏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史记记载:“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这则材料反映了 ( )A.夏桀暴虐无道 B. 商纣王残暴腐朽 C.周厉王贪财好利 D.奴隶制度的残暴2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砍的意思) ,试诸壤土” 。郭沫若释“美金” 、 “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

2、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 )A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C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 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 年)有“初税亩” 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4商代甲骨文中有囚、刑、劓字的造型,西周文献中有关于诸侯向天子朝贡和觐见的

3、记载,有关春秋的文献中有“楚王问鼎 ”的故事,战国历史中有关于公田与私田的表述。下列最能概括说明上述一组历史现象的是 ( )A我国奴隶社会创造了极高的奴隶制文明B再现了奴隶社会井田制的瓦解过程C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D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5春秋战国(公元前 8 世纪公元前 3 世纪)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A由诸侯割据走向统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B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大融合C由“百家争鸣”转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由守旧走向改革,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王鹏历史工作室26战国时期荀子载“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

4、其治。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试而使之!”。在当时最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事件是( )A 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筑芍陂 B。“铸铁柔化技术”早于西方 2000 年C李冰在岷江流域修建都江堰 D。甘石星经有了世界最早的日月食记录7货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币制的演变反映着不同时代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右图是秦统一货币的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重大影响是( )A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 B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C为秦始皇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实力D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物质基础8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

5、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上述材料的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9下列对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汉时期开辟的直接连通亚洲与欧洲及非洲地区的商贸通道B 丝 绸 之 路 是 历 史 上 横 贯 欧 亚 大 陆 的 贸 易 交 通 线C 丝 绸 之 路 在 历 史 上 促 进 了 欧 亚 非 各 国 和 中 国 的 友 好 往 来D丝 绸 之 路 是古代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被誉为“文化大运河”10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

6、繁、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弘等突出特点。其中,造成“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与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秦统一货币示意图王鹏历史工作室311、沈约宋书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业本,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指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不薄之饶,覆衣天下。”这则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六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的现实是( )A 。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7、 B。 江南经济开发加快,南北经济趋向平衡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商品经济异常繁荣 D。江南经济开发加快,南方经济超过北方。12隋代开凿的大运河,史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沟通了南北水路运输线 。从江南直接运输物资到长安的正确路线是 ( )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广通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江南河通济渠广通渠邗沟 D江南河永济渠邗沟通济渠13唐太宗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物产丰富B唐太宗时期对人民的剥削依然沉重C唐太宗时期政权统一,疆域广

8、阔,交通便利D唐太宗牢记隋亡教训,善于反省自己的过失14.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15.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中,表示上下隶属关系, 表示政令下达程序。其中最为能准确的一项是 ( )16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 )王鹏历史工作室4

9、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一定的局限性17中国古代货币史认为:唐初“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为以后历代铸币提供了范式,宣告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铢两货币的结束和“通宝钱制”时代的到来。所谓“范式”的含义之一是:( )A以皇帝年号命名 B采用圆形方孔形状C以铜为主要材料 D不再标明重量18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下列隋唐时期的生产活动中可接受教训的是 ( )A兴建和修复水利工程 B扩大桑树的种植面积C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D大面积种植水稻19 全唐文卷 316 页载:“杭州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

10、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水牵卉服,陆控山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下列对杭州商业繁华原因的分析最符合材料的是 ( )A政治中心地位万民归向 B海运发达外贸兴盛C自然资源丰富商埠密布 D大运河的带动促进20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年份 纳税户数 中央赋税收入大历 14 年(779 年) 120 万户 1200 万贯(包括盐利)建中元年(780 年) 310 万户 1350 万贯(不包括盐利)对此表的解释准确的是( )A由于人口大幅度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增加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度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

11、但国家收入增长21 乐府杂曲高昌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居。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赞颂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22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图:“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 ”此诗反映的是 ( ) A. 靺鞨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日本与唐朝友好往来23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风”主要指 ( ) A方向不定的风 B北方匈奴人的风俗习惯王鹏历史工作室5C唐代吐蕃族的风俗习惯 D民族融合的风24史载:唐

12、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粮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唐德宗由“泣”到“喜”表明( )A唐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唐中后期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 C唐中后期我国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唐都长安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完全丧失25右图中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泉州、明州、明州、登州被称为唐代八大都市。由此可获取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 )城市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扬州和成都成为超越两都的政治经济中心政治都会与经济中心重合的特征依然存在 开放的对外政策使沿海港口城市

13、走向兴盛 A B C D26右图是一张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 ( ) A.西汉 B.唐朝C.明朝 D.清朝27敦煌是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古人生活习俗和佛教仪规的宝库, “刷牙图”在敦煌已发现十几处。据专家研究,刷牙习俗始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此材料最能体现的主题是 ( )A. 佛教宣扬个人卫生 B. 唐人重视口腔卫生C唐人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生活方式 D. 唐文化对西方产生影响28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 ,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凝聚力B通过和亲的手段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29佛教在经新疆传入中原的过程中,沿途修建了许多石窟,形成了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飞天和菩萨是全裸的;而在敦煌莫高窟中全都穿上了裙子,至多半裸上身;在洛阳龙门石窟中就全穿上宽袍大袖的衣服了。这种服饰上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