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0975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僧堂乡中学课题研究实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施 方 案老僧堂中学2011 年 6 月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形式化倾向较重,德育体系不够完善,常常把重视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从而出现尽管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讲解,并不能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要求。2、近两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了学校班级管理和宿舍管理,学生管理走上良性发展阶段,学生受学校纪律处分的人次逐年减少,同时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我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等节日的文娱会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都能在组织和实践中积极参与。为了提升我校的德育内涵,学校提出打造学校德育名片,

2、即“全员德育”学校德育文化构建,融入学校“全员德育、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特色文化建设体系,有效提升领导、教职工、学生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德育文化。3、近年来,我校教学工作努力实现校本化,德育的校本化也突显重要,我们应在德育活动的同时,通过总结、反思、开发、提升,形成德育校本教材,建构本校特色的德育文化。二、课题目的、意义1、通过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全体参与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形成德育文化,进行德育改革,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充分认识及重视学生、教工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寻求德育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径。2、

3、整合校本资源,最优化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创建民主、和谐、平安校园,提升办学层次,使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良好的精神文化和责任感。4、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德育工作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努力形成我校特色的德育文化。三、理论依据1、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现代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德

4、育教育的实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文件。纲要指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四 、课题研究目标确立教师、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培养目标。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和

5、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在学校学生自主德育活动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在学校、班级、宿舍文化自主设计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目标。五、课题研究范围和内容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实际,研究制定与本课题相关的考核细则及管理措施,子课题为“常规管理中的德育文化建构” ;2、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子课题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文化的渗透”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宿舍文化建设中,提升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子课题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

6、文化建构” ;4、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在实践中调研,关注时事,体验生活,加强社会责任感,子课题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文化建构” ;六、课题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已有的案例或活动过程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具有培养价值的活动案例,并在推广的过程中创新案例。2、比较研究法在同一种主题的德育活动中,对不同的活动方式所产生的活动效果或价值进行比较研究。3、总结归纳法对整个研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总结出符合我校德育目标的培养模式七、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1、阶段(2011.6-2011.7)德育问题的调研思考和研究学校德育模式实践尝试,总结分析典型活动案例,

7、组织观摩推广。2、阶段(2011.8-2013.4)课题培训制定学校的各科室各班级实施活动方案走出去、请进来进行研究活动按计划组织各项实践组织论文大赛。3、阶段(2013.5-2013.7)整理研究材料进行数据统计完成结题报告展示课题成果接受鉴定。八、课题表现形式:结题报告九、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1、保障,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制定研究方案并按方案逐步实施,及时调控,保障活动顺利进行。2、保证:制订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签订课题研究责任书 ,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健全教育科研激励机制,设立课题研究奖,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兴校,在学校形成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联动的工作局面。经费保障,建立实践活动的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3、保障,每项活动前制定周到的活动方案时充分考虑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十、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社会实践活动案例精选、德育文化成果展及成果的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