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课程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795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新课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新课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新课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新课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新课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新课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新课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小学新课程试题一、单项选择。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的整体提高。A、知识 B、能力 C、素养2、 (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3、阅读是学生的(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4、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5、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6、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

2、( )A.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7、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 )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A. 因材施教;B.实践与思考;C.民主化;D.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8、 (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 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9、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A 建构主义理论;B 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C 多元智能理论;10、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A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B 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

3、教育的理解和解释;C 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11、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B 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C 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12、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 )等教学方法。A 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B 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C 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13、 ( )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A 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14、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

4、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 2 -教师成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 15、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16、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 STS 课程设计思想 17、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18、 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

5、动力是( ) A.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19、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20、 “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21、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22、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23、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6、)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恰当地组织教材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B. C. D. 2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5、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26、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A 国家统一管理课程B 国家、地方、

7、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 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27、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28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 A. B. C. D.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 -2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3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

8、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多选题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 )A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B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C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D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 )A 均衡性B 综合性

9、C 选择性3、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 )A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B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C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独特的人C 学生是自由的人 D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5、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 )A 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B 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C 信息化课程资源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A 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B着眼

10、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C 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7、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8、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 )A. 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B.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C.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9、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考试、选拔方式。A. 学生自由选择B. 提供多次机会、

11、双向选择C. 综合评价的- 4 -10、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1、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 ( )A 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B 研究教材。C 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D 研究学生特点 12、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 )A 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 B 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C 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

12、的原则 D 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13、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 (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B 德育目标 C 过程与方法目标 D 能力目标E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4、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 )A 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B 教师观的转变 C 学生观的转变 D 教学观的转变 E 评价观的转变15、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A 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B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C 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D 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16、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A 教

13、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B 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D“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17、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A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B 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C 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D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E 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18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B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C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 - 5 -D

14、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E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F 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19、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 )A 均衡性 B 综合性 C 选择性 D 系统性 E 实用性20、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A 学生是发展的人B 学生是独特的人C 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D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简述题。1、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3、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4、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有哪些?四、论述题(一)试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 (二)阐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 答

15、案一、 1.C 2.A 3.A 4.B 5.A 6.A 7.C 8.B 9.B 10.C 11.A 12.A 13.A 14.B 15.D 16.C 17.B 18.A 19.A 20.C 21.B 22.B 23.D 24.C 253D 26.B 27.C 28.C 29.D 30.D二、1.ABCD 2.ABC 3.ABC 4.ABCD 5.ABC 6.AB 7.ABC 8.ABC 9.ABC 10.ABC 11.ABC 12.ABCD 13.ACE 14.ABCDE 15.BC 16.ABCD 17.ABCDE 18.ABCDEF 19.ABC 20.ABD三、简述题。1、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