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699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及复习纲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 一、认清学习能力状态 1 、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在初中特定环境下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这就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备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办法。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2 、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

2、认识 (1 )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 )学习的条理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

3、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 )忽视基础。有些 自我感觉良好 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 水平 ,好高骛远,重 量 轻 质 ,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 卡壳 。 (4 )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3 、知识的衔接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

4、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 ,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

5、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问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1 、 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 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

6、,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 。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

7、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2 、加强 45 分钟课堂效益。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 (1 ) 抓教材处理。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

8、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2 ) 抓知识形成。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 ) 抓学习节奏。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

9、,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 ) 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 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开销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现开销的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5 )抓课堂练习、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 1 / 4 - 1 / 3 ,有时超过 1 / 3 ,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

10、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应有针对性。 (6 )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7 )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

11、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3、体验成功,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 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 几点注意。 1、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实

12、际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教学。 2、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正如华罗庚先生倡导的 由薄到厚 和 由厚到薄 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应用性问题的出现,更对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应加强对应用数学意识和创造思维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总结一下高中数学的考点的和自学的要点。 数学第一册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预计 2 天完成)11 集合 (了解即可 知道集合的交集 并集 补集 和表示符号)12 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的定义要理解 知道 F(X)在集合对应中的内在意义)13 函数的基本性质(本章节 本册 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 函数的奇

13、偶性 对称性 单调性)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本章主要记住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形 表达式 对称性 表达式成立条件)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时间紧迫的话可以省略)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数学第二册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预计 5 天完成)复习意见:本章是课改后调整过的内容 但不是新内容 本章节有以下特点 公式多(所以不好记忆) 解题繁琐(计算易出错)所以不应当死记硬背公式 否则考试不仅易错还容易用错公式 应当采取以章节为单位的踏实复习为主 详解例题 熟悉公

14、式由来 做到熟练 准群 例题一定要吃透 课后题一定要会做 记住:最踏实的才是最快的()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小结 复习参考题 数学第三册(一个上午)这章节在高考中的比例从 5-15 分不等 一般是一道选择或填空加一道大题(时有时无)只要知道

15、排列和选择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式即可 重要的事排列和选择的应用思想和计算的精确度 通过几道典型的习题了解其思想数学第四册第一章 三角函数(一定记住 sinX cosX 的图像 对称性 奇偶性 )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自己推才记得住 sinX+cosX=1 这个公式是母公式 通过它你可以推出很多公式 包括倍角公式在内 试着推推 在考场上忘了公式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推 不要死记 要理解)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记住变化规则 做两道题 熟悉一下) 15 函数 y=Asin(x+)(熟悉的他的周期求法和变化规则) 16 三角函

16、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 平面向量 (记住向量运算规则即可)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小结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解个别难题的利器)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记住公式) 小结 复习参考题 数学第五册第一章 解三角形 (记住图形 单调性 对称性)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探究与发现 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12 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 海伦和秦九韶 13 实习作业 小结 第二章 数列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记住就行)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阅读与思考 斐波那契数列 阅读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