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05967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食品微生物学基础 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80 分)1、在下列微生物中,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的是( ) 。A、真细菌 B、放线菌 C、古生菌 D、蓝细菌2、在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形态的原核生物中,最多见的形态是( ) 。A、球状 B、杆状 C、螺旋状 D、分支丝状3、在 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类脂质 D、蛋白质4、在 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类脂质 D、蛋白质5、用溶菌酶水解 G细菌的细胞壁通常可获得一种称为( )的缺壁细胞。A、支原体 B、L 型细菌 C、原生质体 D、球状体6、G细菌的

2、LPS 是内毒素的物质基础,其毒性位于( )上。A、类脂 A B、核心多糖 C、特异侧链 D、脂蛋白7、除支原体外,能形成“油煎蛋”状菌落的细菌还有( ) 。A、原生质外 B、球状体 C、L 细菌 D、衣原体8、异染粒在细菌中的生理功能是( ) 。A、碳源贮藏物 B、氨源贮藏物 C、能源贮藏物 D、磷元素贮藏物9、细菌芽孢的抗逆性是多方面的,但是突出的是( ) 。A、抗热 B、抗干旱 C、抗化学药品 D、抗辐射10、棕色固氮菌等固氮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会浓缩成一个圆形的称为孢囊的休眠体,它的主要功能是( ) 。A 、抗热 B、抗化学药物 C、抗辐射 D、抗干旱11、在某些蓝细菌中,会分化出一

3、种能固氮的特殊细胞,称作( ) 。A、静息孢子 B、链丝段 C、内孢子 D、异形胞12、以下四类微生物中,有一类可形成微小的、特征明显的“油煎蛋状”的菌落种类,它是( ) 。A、支原体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螺旋体1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 )结构的多样性上。A、肽桥 B、黏肽 C、双糖单位 D、四肽尾14、磷壁酸是( )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A、分杆杆菌 B、古生菌 C、G D、G+15、在 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上,有一个与 G+细菌不同的称作( )的氨基酸。(m-DAP)A、赖氨酸 B、苏氨酸 C、二氨基庚二酸 D、丝氨酸16、苏玉金芽孢杆菌主要产生 4 种杀虫毒素,

4、其中的件孢晶体属于( ) 。A、 毒素 B、 毒素 C、毒素 D、 毒素17、固氮菌所特有的休眠体构造称( ) 。A、孢囊 B、外生孢子 C、黏液孢子 D、芽孢18、微生物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它们的大小一般小于( ) 。A、1cm B 、1mm C、0.1mm D、1m19、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 。A、鼠疫 B、天花 C、艾滋病 D、霍乱20、人类已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是( ) 。A、麻疹 B、脊髓灰质炎 C、天花 D、水痘21、在酵母菌细胞壁的 4 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 ) 。A、几丁质 B、蛋白质 C、葡聚糖 D、甘露

5、聚糖22、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 ( )为主。A、纤维素 B、葡聚糖 C、甘露聚糖 D、几丁质23、在“9+2”型鞭毛微管二联体的 A 亚纤维上,会伸出内外 2 条动力蛋白臂,其性质是( ) 。A、ATP 酶 B、微管 C、肌动蛋白丝 D、中间丝24、 “9+2”型鞭毛的基体,其横切面在电子显微镜下呈( ) 。A、 “9+2”型 B、 “9+1”型 C、 “9+3”型 D 、 “9+0”型25、在真菌菌丝尖端的细胞中,细胞核常( ) 。A、有 2 个 B、有 1 个 C、找不到 D、有多个26、存在于真核微生物细胞中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其作用的最适 PH 一般都在( )左右。A、PH8

6、B、 PH7 C、PH6 D 、PH527、只存在于厌氧性原生动物和真菌鞭毛基体附近的一种细胞器是( ) 。A、液泡 B、膜边体 C、几丁质酶 D、氢化酶体28、单细胞蛋白(SCP)主要是指用( )细胞制成的微生物蛋白质。A、藻类 B、蓝细菌 C、霉菌 D、酵母菌29、2um 质粒仅存在于少数酵母菌如( ) 。A、各种酵母菌 B、假丝酵母 C、酿酒酵母 D、曲霉菌30、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可用( )处理。A、溶菌酶 B、纤维素酶 C、几丁质酶 D、蜗牛消化酶31、酵母菌细胞的直径约比细菌的直径大( ) 。A、2 倍 B、5 倍 C、10 倍 D、100 倍32、真酵母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 )

7、。A、掷孢子 B、接合孢子 C、子囊孢子 D、芽孢子33、大多数蕈菌属于( ) 。A、接合菌类 B、藻状菌类 C、子囊菌类 D、担子菌类34、蕈菌菌丝中双核细胞的大量繁殖须借助( ) 。A、减数分裂 B、锁状联合 C、准性生殖 D、有丝分裂35、现发现一种只含不具侵染性 RNA 成分的分子病原体,它属于( ) 。A、病毒 B、类病毒 C、拟病毒 D、肮病毒36、至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病原体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原生动物 37、真菌、细菌、病毒三者直径的大致比例是( ) 。A、10:5:1 B、10:6:4 C、100:50:2 D、100:10:138、动物病毒

8、在其宿主的单层细胞培养物上所形成的聚集体称( ) 。A、包涵体 B、噬菌斑 C、空斑 D、枯斑39、在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中,若人为地用氯仿等破坏宿主细胞,发现培养液呈现侵染性,此期称( ) 。 A、潜伏期 B、隐晦期 C、胞内累积期 D、裂解期40、我国用于防治棉铃虫的病毒杀虫剂是一种( )制剂。A、核型多角体病毒 B、质型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D、骨状病毒粒子 41、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B、类病毒 C、拟病毒 D、朊病毒42、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 NaCl D、叶酸43、蓝细菌和藻类属于( )型的微生物。A、光能无

9、机自养 B、光能有机异养 C、化能无机自养 D、化能有机异养44、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般为( ) 。A、0.5% B、1.5% C 、2.5% D、5%45、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 ) 。A、基础培养基 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46、一般酵母菌活宜的生长 pH 为( ) 。A、5.0-6.0 B、3.0-4.0 C 、8.0-9.0 D、7.0-7.547、一般细菌适宜生长的 pH 为( ) 。A、5.0-6.0 B、3.0-4.0 C 、8.0-9.0 D、7.0-7.548、放线菌一般适合生长在 pH 值为( )的环境中。A、7.0-8.

10、0 B、7.5-8.5 C 、4.0-6.0 D、6.0-8.049、葡萄糖和果糖等营养物进入原核生物细胞膜的机制是通过( )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送 D、基团移位50、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A、主动运输 B、扩散 C、促进扩散 D、基团移位51、对多数微生物来说,最适宜的碳源是( ) 。A、CHON 类 B、C HO 类 C 、CH 类 D 、CD 类52、在 CHO 类化合物中,微生物最适宜的碳源是( ) 。A、糖类 B、有机酸类 C、醇类 D、脂类53、类支原体和类立克氏体等不少寄生微生物或共生微生物至今还无法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故

11、称它们为( ) 。A、贪养菌 B、寡养菌 C、内寄生菌 D、难养菌 54、对厌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关系最大的物理化学条件是( ) 。A、PH 值 B、渗透压 C、氧化一还原势 D、水活度55、要对含菌量较少的水样进行细菌计数,较好的方法是应用固体培养其中( )法。A、固化培养基 B、非可进逆固休培养基C、滤膜固体培养基 D、天然固态培养基56、要对细菌进行动力观察,最好采用( ) 。A、液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 D、脱水培养基57、微生物的干重一般为其湿重的( ) 。A、5%-10% B、10%-20% C、20%-25% D、25%以上58、要对土壤中放线菌孢子进行计数最好使

12、用( ) 。A、浇注平板法 B、划线平板法 C、涂布平板法 D、弹土平板法59、在典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大的生长期是( )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60、在典型生长曲线中,代时最短的时期是( )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61、在曲型生长曲线中,细胞产量最高的时期是( )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62、在曲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不规则的时期是( )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63、作接种用的“种子” ,最好取自典型生长曲线上( )的培养液。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64、产甲烷菌类属于( ) 。A、兼性厌氧菌 B、微好氧菌 C、耐氧菌 D、厌氧菌65、凡是厌氧菌,其细胞中都缺乏( ) 。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B、过氧化氢酶 C、过氧化物酶 D、葡萄糖氧化酶66、利用酒精作表面消毒剂时,其最适浓度是( ) 。A、70%-75% B、75%-80% C、80%-85% D、85%-95%67、磺胺是( )的代谢类似物。A、对氨基苯甲酸 B、二氢蝶酸 C、二氢叶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