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511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张万秀摘要:本文阐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树立我要学、爱学、乐学、自觉学的观念,并对这种观念的培养从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开展发散思维的教学、推行科学评价、挖 掘 教 材 情 感 因 素 、 发 挥 网 络 的 优 势 五 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阐述。关键词:自主探究 学习 培养 实现学习是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学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而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汲及的范围很广,老师不可能做到面面具到传授知识,所以在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组

2、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指导者,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而又审时度势地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实现学生自主探究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过去常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实践少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与同学合作更少,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改

3、变这种“一言堂” 、 “满堂灌”的弊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引导转化为主线,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为目标,实现学生自主参与的有效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由发挥的空间。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比如一节课 40 分钟,可以把它分几段:510 分钟讲解理论知识,1015 分钟课堂实践,1015 分钟自主学习,最后可花一两分钟小结。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2、巧设教 学 策 略 。例如,在讲 WORD 中的“图文混排”这一课, “图文混排”知识点就有 8 个应用,而应用很灵活,不同的应用效果不一样。如

4、果单纯的以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全面的知识传授,一是时间紧张,二是容易使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感觉没兴趣,能力差的学生又跟不上。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先准备好运用 8 种应用的图文混排作品,在作品中标识每一种应用并在作品的后面附上各种应用的操作方法,上课时先通过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网络展示给学生看并通过软件传送给每位同学。然后教师结合作品重点讲解“设置图片格式”中的一种应用及特点,再后布置任务让学生用教师准备好的文本和图片素材进行创作应用,其余的应用请学生自己结合作品,阅读作品中附带的各种应用方法自主学习完成。这样学生带着任务看书和实践,有意识地去探索奥秘,一旦学生用自己探索的方法完成任务时

5、,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还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成功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从一上课就带引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就会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自主意识、自信心得到增强,学生也会更爱课堂,更爱学习。二、开展发散思维的教学1、发散思维的引导。在信息技术实践中,完成每一个任务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有很多问题值得老师和学生去探究。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展发散思维的教学,引导学生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如:在 FLASH 软件画图时怎样将圆画成一个圆而不是一个椭圆?怎样画出一个正方形而不是长方形?等。这些问题,教师不一定要“一语道破” ,而应是鼓励学生

6、探究。有的学生可能看了有关的书籍或资料能够回答,而有的学生则通过上机实践去找到窍门,还有的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切磋、议论,而找到答案等。同样,这种“探究”得出的结果肯定比老师直接说出来的效果好得多。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还可能提出一些让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而教师由于受知识的局限性或信息技术发展的快速性而一时无法回答,遇此情况,教师也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探究。教师和学生可以作一个约定,看谁能探究的时间短,看谁能探究的结果比较科学准确。通过这种“探究” ,一方面可为教师拓展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2、布置发散思维的任务。在信息技术实践中,同样的操作方法可以做出各式

7、各样的作品,所以老师在布置任务时也要注意任务的可发散性。如在学习 FLASH 移动动画时,不能单纯地指定性要学生做移动作品,不能让学生复制式的重复老师的操作,这样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布置实践任务一定要有发散性。如在 FLASH 中做一个小球移动动画作品等,可以这样大范围地布置:1) 、发散性任务:物体的移动作品,只要包含移动操作即可,不需要和老师的一样,具体是什么内容,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健康就好,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探究。2) 、适当的发散性提示:天上移动的有飞机、小鸟、白云,雨水等;地上的有;水中的有。适当的发散性提示可以调动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其他方

8、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发散性的任务、发散性的提示,使学习内容和实践的任务不再呆板而是充满活力,有效地培养学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生的发散式思维,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三、推行科学的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评价贯穿始终教师以评价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学生通过评价培养自信,师生双方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评价引导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发散性的课堂评价。信息技术作品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没有纯粹的对与错,针对一个作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欣赏角度就有不同的看法。在课堂实践中对学生的操作和作品要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评价应该是发散性的,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具体的方式是:1

9、) 、通过网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和实践作品,引导学生从作品体现的美观、创造力、想象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等角度进行评价;2) 、针对展示的作品让学生讨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两方面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学生通过演示和讨论提高自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也要反馈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从两方面进行反馈:1) 、通过典型范例的展示指出学生易犯的错误,思考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改正操作中的失误 ;2) 、 请学生观察教师演示的正确的操作,让学生反思自己操作中的失误,锻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10、创造展示平台。科学的评价不仅仅只表现在课堂上,应该多渠道创造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我,享受大环境评价的洗涤,调动自主探究的热情。可以针对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开展年级竞赛:如学习 WORD 内容时,可开展电子板报比赛;如学习网页制作内容时,可开展个人或班级网页比赛;学习 FLASH 动画制作内容时,可开展动画制作比赛;学习程序设计制作内容时,可开展程序设计比赛。形式:两人作品。在竞赛中设立的奖项,在校内进行作品展览,并且把优秀作品挂在学校的公开网站上。还可以在年级竞赛的基础上推进学校性竞赛,在学校性竞赛基础上抽选优秀作品推出校门走进市或全国比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期待,期待中有收获。让学生

11、体会学有所用的成就感,让学生体念成功,在成功的鼓舞下保持自主探究的热情。四、挖 掘 教 材 情 感 因 素 信息时代里,知识增长和变化的加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科学在本质上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更新真理。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 信 息 技 术 课 的 教 学 中 , 教 师 还 应 充 分 地 挖 掘 教 材本 身 蕴 含 着 的 情 感 因 素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恰 当 地 插 入 一 些 能 激 发 学 生 情 感 的 事 例 , 使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学 生 从 中 受 到 启 发 和 教 育 , 逐 渐 从

12、 被 动 学 习 转 变 为 主 动 学 习 。 例 如 , 我 在 学 习Flash 动 画 制 作 的 时 候 , 我 先 向 学 生 展 示 上 一 届 同 学 的 学 习 成 果 , 一 起 欣 赏 了 他 们 用Flash 为 同 学 、 老 师 、 家 人 制 作 的 电 子 贺 卡 , 让 学 生 们 发 现 该 软 件 的 神 奇 功 能 , 从心 中 涌 出 一 种 “我 也 要 把 我 的 作 品 送 出 去 ”的 愿 望 , 跃 跃 欲 试 的 欲 望 调 动 学 生 的 学习 热 情 。 还 有 ,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 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

13、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 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五、发 挥 网 络 的 优 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媒工具,网络以其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流通网络化,信息反馈多样化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拓展学生阅读面,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接触社会、认知社会的重要渠道。为 了 更 好 地 让 学 生 认 识 网 络 的 优 势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可 以 适 当 地 利用

14、网 络 , 例 如 高 中 Flash 软 件 的 学 习 , 课 本 介 绍 很 少 且 不 够 详 细 , 但 是 学 生 很 感 兴趣 , 课 本 又 不 能 满 足 学 习 的 需 要 。 这 时 可 以 告 诉 学 生 , 你 只 要 在 IE 地 址 栏 上 打 入“Flash 教 程 ”进 行 搜 索 , 就 可 以 找 到 很 多 Flash 教 程 的 学 习 网 站 , 自 己 可 以 先 行进 行 学 习 。 学 生 通 过 查 找 发 现 网 络 上 蕴 藏 着 如 此 丰 富 的 学 习 资 源 和 信 息 , 有 些 学 生更 是 做 到 举 一 反 三 , 找 了

15、 许 多 其 他 学 科 的 学 习 资 源 。 接 着 我 再 指 导 他 们 将 找 到 的 网站 地 址 通 过 电 子 邮 件 的 形 式 告 诉 同 学 和 老 师 , 或 者 通 过 QQ 传 送 给 老 师 和 同 学 。 有的 学 生 跟 我 说 : “老 师 , 现 在 有 了 网 络 真 好 , 我 除 了 和 朋 友 、 同 学 之 间 多 了 一 种 联系 的 途 径 外 , 还 多 了 许 多 良 师 益 友 , 我 现 在 要 找 什 么 学 习 资 料 , 只 有 上 网 , 大 部 分 都可 以 找 到 , 还 可 以 自 主 学 习 , 网 络 真 是 给 了

16、 我 无 穷 无 尽 的 好 处 。 ” 学 生 尝 到 了 甜 头就 会 加 强 学 生 自 主 探 究 动 力 。网 络 不 仅 可 以 提 高 学 生 自 身 各 方 面 的 素 养 , 还 可 以 给 学 生 带 来 许 多 负 面 的 影 响 。例 如 , 很 多 学 生 对 于 网 络 的 认 识 比 较 肤 浅 , 有 的 学 生 很 崇 拜 黑 客 , 有 的 学 生 学 着 别人 在 网 络 上 发 布 一 些 不 好 的 言 论 , 或 者 骂 人 , 更 多 的 学 生 还 停 留 在 上 网 就 是 聊 天 、玩 游 戏 、 交 网 友 这 种 认 识 上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还 应 充 分 发 挥 教 师 自 身 的 情 感 优 势 、 言传 身 教 , 从 而 感 染 学 生 , 使 他 们 形 成 良 好 的 学 习 态 度 、 思 想 品 德 和 个 性 。 在 讲 解计 算 机 网 络 方 面 的 知 识 的 时 候 , 教 师 就 应 该 以 身 作 则 , 通 过 自 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