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30483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2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下面是我们 114 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

2、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一、xxxx 镇基本情况xxxx 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 25 公里,总面积为 164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900 米,年平均气温为,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2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 25 个行政村,86 个社 6871户,总人口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总耕地面积为 xxxx01 亩,人均

3、耕地面积为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xx9 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 744 户,发放扶贫资金 372 万元;xxxx3 年在 xxxx 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 1300 亩;xxxx4 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

4、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xx街、阿化、西滩 8 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xx3 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 2736 以下,贫困率均在%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 1355 户(5257 人) 。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xxxx 年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2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近年来,我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1、

5、加大宣传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传,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传,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 ,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成功的关键。深入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原因、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所有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

6、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情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脱贫思路。3、严格按程序认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准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做到条条到位、环环尽责。特别在代表评议环节上,我镇注重突出民主性、广泛性,要求评议小组至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230 人以上,且每个村民小组不得少于 5 人;在镇政府审核环节上,组织干部到各个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申请户主的基本情况,确保对象认定不出现偏差。4、强

7、化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坚持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一是我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项目。二是通过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国土、发改、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钱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室建设、电力改造等“刀刃”上。三是群众“凑” 。发挥困难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5、跟踪问效,信息管理动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动态识别、动态管理,保持扶贫对象的精确性和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按季度对贫困户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增收状况,对于脱贫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调整扶贫方案,纠正扶贫措施。6、群众自觉行动,苦干

8、实干是根本。使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动因。总结的经验:我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把国家的帮助和自身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镇谋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群众依靠自己力量发展生产的积极性。1、地理条件优越。我镇位于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 25 公里,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2平均海拔 1900 米,海拔较县城低近 1000 米,年平均气温为,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及药材等经济类作物,且交通便利,202 省道贯穿境内与循

9、化县连接,石甘公路与石大仓乡相连,公伯峡电站公路与循化县红旗乡相连,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拉木峡丹霞地貌、公伯峡电站、苏只电站、水车生态园区、 “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马步芳公馆、阿河滩清真寺和古树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观光资源,并可依托宽广的库区水域资源,发展冷水养殖、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黄河谷地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服务产业。3、民俗文化有待开挖。我镇以回族和撒拉族居多,占全镇总人口的 86%,回族和撒拉族擅长做可口的饭菜,尤其是撒拉族的民族特色餐负有盛名,回族的“刺绣”也享有名誉,有收藏黄河奇石的爱好,且这两个民族热情好客,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扶持发展农家乐、民

10、族餐等民族特色餐饮业。4、劳务经济渐成规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拉面经济明显提升了农民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和支柱产业。5、扶持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带头致富群众新建畜禽养殖规模、冷水养鱼、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生产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2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

11、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我镇有些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比如我镇 26 村人饮工程一直未能完成;北片各村浇水渠道还没有实施防渗工程,渠道渗漏、决口等现象严重,造成群众灌水困难;我镇境内的巴燕沟和 6 条大排洪沟治理不彻底,每年发生洪灾冲毁和淹没耕地现象,给广大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二)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持续

12、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2(三)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程度比较低。现阶段扶贫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政府行为,贫困人口的参与比较被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我镇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致富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

13、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不够突出。当前扶贫系统开展的转移就业培训是短期非学历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培训范围广、成本低、见效快,但缺点是对最需要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帮助不大,短期培训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突出转移就业培训的重点,探索出新的培训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的成效。(五)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

14、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2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 4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四、对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目前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

15、困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仍然严重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 、蹚“深水区” 、打“攻坚战” ,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用新机制保障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用新机制保障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用新机制保障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形成强大合力,提高扶贫成效。(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已有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按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二)建立“到户到人”长效机制。集中帮扶,着力解决整家整户整体脱贫的问题。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精准帮扶、逐户验收”的工作要求,因户制宜,实施扶贫到户到人工程。一是干部帮扶到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