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0444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市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传播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反映云南哈尼族文化的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的分析,从符号学,文化学等角度说明了少数民族文化是怎样通过影视艺术来传播的。并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面对现代都市文明冲击所产生的文化趋同,民族特色流失等现象。关键词:诺玛的十七岁 、少数民族、文化诺玛的十七岁是一部反映云南哈尼族题材的电影。它由章家瑞导演执导,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云南良黎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选择当地哈尼族少女担任主角,原生态地演绎了云南红河州地区哈尼族的独特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影片诺玛的十七岁是章家瑞导演的红河州三部曲(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红河) 的第一部。这

2、部电影保有纯净美丽的视觉效果和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大胆尝试。本文主要从这部影片入手,探讨一下影视作品如何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以及这种传统的弱势文明如何面对现代都市文明产生的冲击。最后,文明的走向应该选择异质化的共生道路还是同质化的共赢道路(即,两种文明同时发展,互不干涉;还是两种文明交错影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本文对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结论性思考。一、 影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从影像符号元素分析:符号是影片的表意元素。富有表现力的符号会使源于现实的影像产生丰富的内涵。 诺玛的十七岁中有很多体现少数民族特有的符号式元素,恰当地传达出哈尼族人民的文化特性。首先,影片的

3、开篇不久就用远景镜头拉出红河州壮观的山间梯田。天是蔚蓝的天,天底下是一片连绵的山,就在这山间豁然呈现一片片水灌梯田,山景映照在水中,水面呈现着蓝天。这是一幅何等美丽纯净的图景。梯田是哈尼族最重要的文化代表,千百年来,在高山峡谷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哈尼人创造总结出一套种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去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水涧沟渠引进梯田,形成色彩斑斓的“梯田文化” 。 1对哈尼梯田的表现穿插于整个影片中,哈尼姑娘诺玛在田间行走的图景,她站在自家对梯田的瞭望,来自城里的阿明拍摄梯田的秀美风光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哈尼族在梯田中的插

4、秧仪式。这也是影片表现哈尼民族的又一特有的文化图景。在这里,人的主体活动也是“符号活动” ,从图腾崇拜到祭祀典礼,人在符号的想象和对虚拟生活的向往中,形塑着精神偶像,累积着崇拜仪式,进而展开多种方式的文化传播。 2影片中是这样表现的:一位哈尼族老者站在梯田边上高喊:“插秧了!”众人站在水田中,一边动手插秧,一边齐声高呼。在插秧仪式中哈尼族的男女老少都要围在一起跳民舞唱民歌表示庆祝。这也是哈尼民族所特有的一种祭祀仪式,哈尼族的文化里有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反映在“插秧仪式”中,就是通过歌舞和插秧动作等方式来祭祀自然,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在哈尼族插秧仪式中,还有个很有意思的象征。哈尼姑娘、小伙们

5、在水田里互掷泥巴,第一次掷的泥巴是要打在自己的心上人身上的,这也是哈尼族青年彼此表示爱慕的一种独特方式。影片通过对插秧仪式的表现传达了哈尼族在劳动、人与自然关系、婚恋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特质。影片中还有很多图像符号也传达着哈尼的民族文化。如,诺玛的哈尼族服饰。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 3又如:哈尼族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诺玛进集市卖烤玉米是这部影片情节发展的重要步骤。诺玛和她的奶奶平时也以米饭和玉米为主食。哈尼族喜欢吃肉,平时会把

6、吃不完的肉制成肉干吧,有尊贵的客人来访就会拿出来待客。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就是,阿明来诺玛家里,奶奶让诺玛去拿牛肉干吧待客。说到牛,哈尼族还有一个习俗是敬牛,这在影片中也有所表现。诺玛的奶奶织布作出很漂亮的垫子,让诺玛拿去给快要进栏的小牛带上。牛是耕种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的敬牛习俗经久不衰。母牛生下牛犊,全家即上山觅割嫩草喂它,有的还加喂肥肉和红糖水;如遇冷天,不惜用旧衣服、棉絮为之包裹御寒。牛犊生下的第三天清晨,主人家将蒸好的一大甑子糯米饭放在牛厩前,按家中人口和水牛母子数字,捏制如碗大的若干饭团,给牛各喂一团后,家人分取一团就地食用。此俗意味着人、牛地位平等。 4一部电影中的符号元素不仅

7、包括图像,还有语言、音乐等听觉符号。在电影中,音乐的适当运用对于表达主题,烘托效果,推进情节进展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诺玛的十七岁主要运用了三种类型的音乐来烘托情节。第一种是飘浮在风中空灵的恩雅的背景音乐。而且这种音乐已成为整部影片的基调。它随着影片图景的变换不时地出现,但每次的出现,都只有一瞬间。这种音乐的穿插方式很特别,每当影片开始展现云南的自然风光时,音乐缓缓而起,让观众的心情与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可以说这种音乐起到了联系情与景的桥梁的作用。而且音乐的节奏缓慢,总处于后台状态,当叙事情节进一步发展时,自然而然地停下,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后面两种音乐在影片中都只出现了一次。在该片中间部分,诺

8、玛坐在阿明的车上,憧憬着跟他一起进城去看观光电梯时,音乐响起,这是一种愉快而向上的音乐,传达给观众一种美好的希望,美丽的梦。在影片的最后,诺玛虽然没有实现她的愿望,但她收到了阿明的杂志,欢快的音乐奏起,给人一个温暖而美好的结尾。这就是音乐在向观众传达情绪时的作用。音乐也能够表达主人公的情绪。如,当诺玛幻想着跟阿明进城,在她的小屋子里听到呜咽的箫声,这也蕴含着一种暗示,憧憬与失望影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哈尼族本地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文化的载体之一,这也是该片对哈尼族文化传达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哈尼族称爷爷、奶奶为“阿波” 、 “阿匹” ,影片中还有大量诺玛跟族人用哈尼族语言的对话。相比之下,章

9、家瑞的另一部反映云南题材的电影花腰新娘则没有表现出少数民族语言的特色。二、都市文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诺玛的十七岁中隐喻的一个文化主题就是少数民族文化面对都市现代文明的冲击所呈现的一种状态。这个文化主题是作为一条暗线蕴含在主人公诺玛的情感变化的主线索里的。影片的开头是这样介绍的:云南哀牢山白云深处有一个哈尼村寨,有一个哈尼族少女名叫诺玛,故事发生的时候她刚好十七岁就是这个十七岁的少女对初恋朦胧情感的体验和对都市文明的向往构成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诺玛与她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景色优美但环境相对闭塞的云南红河州。哈尼族的祖祖辈辈就是过着这种农耕劳作的生活。但是,与诺玛同龄的女孩洛霞从城里打工回来,

10、她所带回来的都市文化冲击着诺玛的心。洛霞穿着鞋底高高的运动鞋和时髦的大红衣服,与哈尼族传统的土布衣服构成对比。尤其是她提到她的男朋友带她坐城里的“观光电梯”。“观光电梯”这个意象很特别,它与哈尼族的梯田意象暗地里构成对照,一个是都市文明的产物,一个是哈尼族传统文明的象征。同时,它又是诺玛心中对爱情的想象,她憧憬着有一天也能有一个她喜欢的人带着她去坐城里的观光电梯。在这里,洛霞这个人物相当于一个中介,她将都市文明最先带入诺玛的视野,她是都市文明和哈尼族文明沟通的一座桥梁。诺玛到集市上去卖玉米,遇见了阿明。阿明作为一个城里人,本身就是都市文化元素的一部分,他又进一步带给诺玛,带给这个村寨更多的都市

11、文化元素。如,他在小镇上开了一个照相馆,这是现代商业文明的象征,与影片结尾处出现的“柯达胶卷专卖店”一样都代表着都市文明的闯入。又如,阿明没有买玉米的钱,送给诺玛一个随身听。随身听也是都市文明的产物,而它带给诺玛无限的喜悦,诺玛对它爱不释手,这是不是也隐喻着都市文明对少数民族弱势文明的解构?诺玛的纯美和她身上特有的异族文化的特性深深地吸引着外地游客。在阿明的带领下,诺玛开始跟游客拍照挣钱。这时诺玛对阿明的感情开始慢慢升温,同时她对都市的向往也更加强烈。在影片中,此时阿明成为诺玛心中两种情节寄托的对象。诺玛对阿明隐隐若现的初恋情结以及诺玛以“电梯”为象征符号的都市情结。然而,诺玛的梦和希望很快就

12、破灭了。阿明的女朋友来了,她的闯入打破了诺玛对朦胧的爱情的憧憬。她跟阿明照相也挣不到钱了,阿明又被出租屋老板赶出去不得不回城,这又打碎了诺玛进城坐观光电梯的梦。诺玛的初恋和对都市的向往这两种情绪交织着的开始、发展和破灭,有着强烈的象征意味。它象征着都市文明与哈尼族的本土文明相吸相斥的一种冲突状态。一开始,都市文明以不可言说的强势状态闯入,吸引着相对弱势文明对它依附。然而当另一种文明想完全融入时,都市文明又体现出排斥的状态,与之拉开距离。这也是这部影片中蕴含的文化思考。在影片中,文明冲突的状态是以主人公诺玛的情绪变化表现出来的。当阿明跟女朋友一起回城后,诺玛又回到她原来的生活轨迹上去了。一天诺玛

13、在雨中寻找奶奶,失足掉进水中,她躺在泥水里放声大哭,这时诺玛的哭叫表现出她全部希望与梦想失落后的一种绝望。但绝望之后她很快就恢复了。这里有一个别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场景,奶奶为诺玛“招魂”。哈尼族有鬼神崇拜的传统,哈尼族人原始宗教观念认为,凡人一旦降生在地之日始,随着三声哇哇啼哭声,就都具有了十二个“魂”。 强烈的“灵魂”观念是哈尼族原始宗教的一种特殊观念。 5影片中诺玛落水,奶奶为了使她早日康复为她“招魂”,奶奶在门前摆好祭品,然后高唱“回来,诺玛,回来”诺玛醒来后跟奶奶说:“我再也不去城里了。”这段影片也蕴含着象征性的文化隐喻。它象征着诺玛从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到向本土文明的回归。诺玛在绝望后能很

14、快又找回原来的生活轨迹,也表明了哈尼族文化温和的包容性,这种温和的特质使得哈尼人可以在两种文化的冲击中进退自如,而不会产生急功近利的文化失衡状态。最后,阿明成功了,成为知名的摄影家,诺玛收到了以自己的大幅照片做封面的杂志,影片在诺玛灿烂的笑靥中结束。这是否象征着两种文明在冲突中最终“握手言和”?都市文明在向少数民族文明慢慢渗透中,两者相斥相距,最后达到和谐的共生,交错的状态。三、由影片引发的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思考在哀牢山间,遥远的云南哈尼村寨,现代都市文明的各种现实形态不断地挤入诺玛的视野,当地哈尼人如租房子给阿明的老板,已经抛弃了每日与之相伴的水烟袋,骑上摩托车,开起“柯达胶卷店”了

15、。这些是诺玛的十七岁这部影片呈现给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今天,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速度上,现代都市文明都远远领先于少数民族本土文明。“城市化”正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城乡人口结构转化,产业结构及布局的转化,人们价值观念及其文化、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有被都市文明同化的危险。美国学者帕克曾以美国的“同化实践”为例,提出了同化过程的大体模式:“迁移接触文化和价值的竞争逐步适应主流社会的文化同化”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作为都市的亚文化群,在日常的社会经济

16、文化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少数民族城市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接受、认同主体文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一元化的过程。 7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传承方式都有消失的危险。有研究表明,民族文化流失的速度在提速。而其中流失最快的是语言,其次是服饰、歌舞、建筑等。 8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承、文字传承、影像传承、行动传承等。 9而这些传承方式中,文字传承所依赖的少数民族语言正在消失,行动传承中的各种民族特色的仪式也趋于殆尽。总之,在少数民族大力发展经济,追赶繁荣的都市文明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慢慢被共同性所取代,它本身的文化活力在减弱,生命力在降低。那我们是否应该人为地限制两种文化的趋同,使其独立地共生呢?美国学者缪尔亨廷顿在 1994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文化冲突的时代来临了?的文章。他认为,未来不会出现一个普世皆准的文化,人类仍然会生活在一个不同文化并存的世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多元文化汇聚并存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