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敦成功转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349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斯敦成功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休斯敦成功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休斯敦成功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休斯敦成功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休斯敦成功转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斯敦成功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斯敦成功转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休斯敦成功转型休斯敦是世界石油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一些思路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个人认为,休斯敦成功转型,核心是抓住了机遇,抓住了关键。(一)充分利用优越的资源和地理条件,发展城市经济休斯敦位于墨西哥湾畔平原,地势平坦,腹地广阔,陆上交通便利。休斯敦紧邻着的加尔维斯敦市,早先有一个港口,19 世纪时,两市分别作为得克萨斯州内陆和水路的交通枢纽,这种格局使得休斯敦很难再建港口。但是 1900 年 9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给加尔维斯敦市以致命打击,海啸摧毁了那里的港口,于是建港口的问题被重新提出。恰在 1901 年休斯敦发现了石油,可观的石油产量成为在休斯敦

2、建港的一个充足理由。于是在商会的积极游说之下,联邦政府先是同意资助休斯敦修建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 80 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1913 年,又批准休斯敦建立了一个人工港口,这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上交通问题迎刃而解。休斯敦运河及港口的修建对休斯敦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传统商品的贸易数量增加,贸易辐射能力增强。其次,港口的建成极大吸引了新兴的石油业和相关工业在运河区投资设厂。第三,港口的建成带动了相关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正是港口和运河,使休斯敦从一个小康的木材与棉花集散地,变成美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且不断成长为石化工业重心所在。现在休斯敦港已是仅次于纽约港的美国第二贸易大港,对

3、休斯敦来讲是“城镇造就了港口,港口发展了都市”。(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休斯敦优势产业的发展遵循了市场导向。这首先表现在与国内市场需求相吻合而形成的休斯敦三次石油产业发展的高潮上,正是市场的需求刺激了石油业的发展,而石油需求又推动了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同时,休斯敦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降及石化行业的大萧条使休斯敦严重依赖石油工业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面对严峻的形势,休斯敦在充分利用剩余资源、尽可能延长开采年限的同时,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开发替代产业,着力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依靠已有的优势产业基础,

4、如港口贸易、制造业、航天中心、医疗中心等,促进机械设备和各类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生物医药研究、研发实验室、工具器械、信息设备、人体器官化学、金属加工研究、办公室设备和计算机、发动机和建筑设备、油气运输设备等。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尽管石油业还占有重要地位,但休斯敦已经摆脱了对能源经济的依赖。1999 年休斯敦石油上游产业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为 35%,石化相关领域吸纳就业占49%,产业支柱已完成从石油石化为主向多元化的转型,成为典型的新型能源大都市。(三)力争获得政府资助的大项目,以点带面发展高科技产业休斯敦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休斯敦发展高科技

5、的规划又是与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合拍,从而把握住了发展方向。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中军事研究占5/6,直接形成了一些重大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争霸的需要,美国政府重点支持国防、空间、医学、能源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而在这几个领域,休斯敦都争得了先机。1961 年休斯敦在与其他 20 多个城市的竞争中获胜,成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航天中心的所在地。航天中心的落户使休斯敦不断获得联邦的国防开支,年经费预算达 40 亿美元。另外,在 NASA的带动下,孵化出约 1200 家小型高科技公司。 医药业是休斯敦另一新兴的高科技支柱产业。20 世纪 60 年代休斯敦建立了得

6、克萨斯医学中心,集健康教育、研究和治疗为一身。在 80 年代早期,医学中心对休斯敦的经济影响甚至超过宇航业。此后,医学中心逐渐重视由研究到技术的市场推广。(四)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由政府投资的大项目在休斯敦落户,不但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带动了城市功能的转变,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影响。例如: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结构高层次人员比例的提高、旅游参观人数增加等等。第三产业在促进休斯敦迈向国际性大都市过程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 80 年代以后,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比例上升,增加值占地区总产值 50%以上,其中商业和金融业最为突出。从商业

7、方面看,1976-1981 年休斯敦的零售业和批发业销售额增长一倍以上,居全国大都市首位。休斯敦港口对外贸易额从 1970 年的 24 亿美元猛增到 1980 年的 230 亿美元。1981 年,休斯敦港外贸总吨位达到全美第二位。从金融业看,经济的繁荣吸引了许多重要的外国银行进驻休斯敦。1976-1980 年间,在休斯敦开办的外国银行由 15 家增至 46 家,其中包括德国德累斯敦银行、巴克莱国际有限银行、巴黎国家银行、沙特阿拉伯国家商业银行、香港银行集团等。在 80 年代初期,休斯敦是当之无愧的国际石油技术中心和美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有 52 个国家在休斯敦设有领事馆。(五)使传统的石油产业

8、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休斯敦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日益发展,高科技在石油行业的运用使石油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勘探的准确率,从而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壳牌美国石油公司等许多公司先后将总部迁至休斯敦,美国 30 家最大的能源公司中有 29 家在休斯敦设有总部或分公司,这里聚集着 1000 多家石油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数百家油管输油公司和地质钻探承包商,炼油能力占全美 24%以上,集中了美国基本石油化工工业生产能力的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最大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中心,并成为世界能源技术的中心。同时,战后的繁荣使休斯敦的石油工业也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80

9、 年代,拉丁美洲,中东、墨西哥湾深水区、北海和黄海等地区,先后成为休斯敦出口石油技术的主要对象。80 年代早期。休斯敦石化工业开始采取了向海外转移生产的战略,休斯敦的石化公司多采用与所在国合资的方式,通过向第三世界国家的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获得股份,从而利用所在国的廉价原料。例如 1983 年,钻石三叶草公司在智利和巴西拥有了合资工厂,壳牌则将其最大的化学工厂设在了沙特。休斯敦成功转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抓住机遇,机会不能错过。抓住向上争取,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国家的支持。休斯敦: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休斯敦的转型模式是按照延伸传统产业(石油) 、新建主导产业(航天) 、带动相关产业(金属

10、加工和食品加工) 、完善基础产业(交通通信)这样的顺序逐步推进的。每一步都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使城市从起初的石油城市变成以石油为主、包括多种产业集群组成的综合性基地,变成集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和高新技术于一身的现代化大都市。休斯敦是一个巨大的石油中心,石油工业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使它具有发展多元产业的雄厚基础。尽管石油和石化工业居于支配地位,休斯敦的经济结构却并不单一,而是属于经济学家们所说的“纵向组合”:以石油与天然气为基础,依次而上是石油化工、金属加工以及食品加工、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每一种产业都形成由初级产品到高端产品的产业链,整个城市则形成既竞争又协调配合的循环经济网络。

11、美国钢铁公司在这里设有全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钢铁厂。休斯敦及其港口是全美头号小麦出口地,菜牛与大米出口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还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医疗服务体系、许多大的法律事务所和其他较为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休斯敦的管理者把城市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他们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和种种优惠措施,如土地、基建、经营费用价格低廉等,以求保持城市长久繁荣。但由于城市缺乏全面规划,不断兼并周围地区和一味实行自由企业制度,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随之逐渐凸现出来。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休斯敦市通过征收销售税和制定有约束力的土地规划法等措施,大力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状况。1992 年,休斯敦被美

12、国幸运杂志评为“能应付 21 世纪全球性竞争挑战的最佳城市”。全美 60 个最佳商城,休斯敦名列第二。90 年代初休斯敦还被评为全美 30 个大城市中减少交通堵塞成绩最佳的城市。在美国 300 个城市的清洁、环保和美化评比中,休斯敦名列第一,并获得“废物处理业的硅谷”称号。(1)市场主导转型的典范:美国休斯敦休斯敦是美国的石油之都,如海湾、壳牌、埃克森等许多世界知名的石油大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当 20 世纪 60 年代,其石油开采业出现下滑态势后,其结构调整所走的路子基本上是“市场说了算” ,政府只起必要的干预和协调作用。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休斯敦的转型模式是按照延伸和拓展传统产业以形成

13、产业集群、新建宇航等主导产业、带动服务业与现代农牧业等相关产业以及完善基础产业的顺序来推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最终的结果是连城市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一个单一资源城市活脱脱演变为一个多元化主导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综合型城市。城 市 休 斯 顿发 展 史150 多 年 前 , 休 斯 敦 地 区 是 卡 伦 卡 娃 印 第 安 部 落 的 居 住 地 。 1836 年 ,地 产 商 艾 伦 兄 弟 购 下 2,690 公 顷 土 地 开 发 建 市 , 他 们 以 当 时 的 得 克 萨 斯 共和 国 总 统 山 姆 休 斯 敦 的 名 字 命 名 这 座 城 休 斯 敦市 ,

14、休 斯 敦 由 此 得 名 。 1837 1840 年 , 休 斯 敦 市 曾 为 得 克 萨 斯 共 和 国 的 首都 。 1845 年 , 得 克 萨 斯 被 并 入 美 国 成 为 一 个 州 。 本 世 纪 初 , 休 斯 敦 地 区 发 现石 油 , 资 本 家 蜂 拥 而 至 , 休 斯 敦 市 经 济 迅 速 围 绕 石 油 工 业 发 展 起 来 。 1914年 , 休 斯 敦 市 挖 通 了 连 接 墨 西 哥 湾 的 8O 公 里 海 运 航 道 , 建 立 了 休 斯 敦 港 。40 年 代 , 制 药 、 医 疗 事 业 发 展 较 快 , 成 立 了 日 后 极 富

15、盛 名 的 医 疗 中 心 。 二 次大 战 以 后 , 石 化 工 业 、 炼 油 工 业 沿 海 运 航 道 两 岸 发 展 迅 速 。 60 年 代 初 , 美 国 最 大 的 宇 航 中 心 约 翰 逊 宇 航 中 心 在 休 斯 敦 市 建 立 。70 年 代 世 界 石 油 价 格 暴 涨 , 休 斯 敦 市 凭 借 有 利 条 件 成 为 “世 界 能 源 之 都 ”。但 由 于 1980 年 美 国 经 济 衰 退 , 油 价 下 跌 等 原 因 , 休 斯 敦 市 经 济 严 重 受 挫 ,失 业 率 一 度 高 达 10 。 此 后 , 休 斯 敦 市 致 力 于 改 变

16、单 一 的 石 油 工 业 , 向 多样 化 发 展 , 使 其 经 济 在 80 年 代 有 所 恢 复 和 发 展 。 进 入 90 年 代 以 后 , 在 美国 其 他 地 区 经 济 不 景 气 的 情 况 下 , 休 斯 敦 市 经 济 的 增 长 势 头 仍 然 不 减 , 已 逐渐 成 为 美 国 高 技 术 中 心 之 一 。 经 济 情 况经 济 状 况 1994 年 , 大 休 斯 敦 地 区 的 生 产 总 值 为 1,373.06 亿 美 元 , 其 中 服 务 业 、制 造 业 、 零 售 业 、 运 输 业 和 矿 业 的 产 值 占 了 75 以 上 。 休 斯 敦 市 的 制 造 业在 全 美 位 列 第 7, 零 售 业 位 列 第 11。 1997 年 , 该 地 区 提 供 了 176 万 个 职 位 。休 斯 敦 是 一 个 主 要 的 大 企 业 中 心 。 在 全 美 500 家 最 大 公 司 中 , 有 15 家的 总 部 在 休 斯 敦 ( 包 括 全 球 5O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