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0050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 年湖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今年 1-11 月,我省经济增长逐季回调,整体呈现逐季减缓的走势,总体表现为宏观稳定,微观调整,适度通胀。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同比增长 14%,三大需求中,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相对稳定外,消费和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展望 2012 年,宏观经济形势会继续好转,但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国内需求也存在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及我省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初步预计 2012 年我省经济将逐步迈入稳步发展阶段,全年经济增长或将在 13.7%左右。一、20

2、11 年我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我省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既有效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又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省经济增长逐季回调,整体呈现逐季放缓的走势,但经济运行仍处于高位,并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前三季度 GDP 总量达到 13578.42 亿元,增速为 14%,高于全国同期 4.6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49.91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增加值 6722.18 亿元,增长 18.5%,第三产业增加值 5006.33 亿元,增长 12%。从全年看,预计经济总量有望突破 1.8 万亿,同比增长 13.7%,全社会固定

3、资产投资总规模将突破 1.2 万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将接近 1500 亿元。同时,经济运行的积极信号增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增长活力趋于增强工业经济稳步增长。1-11 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4%,与前 10 个月持平。一是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全省轻工业增加值增长 25.1%,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 31.7%,全省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8.5%,轻工业增幅快于重工业 6.6 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主导行业生产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省 39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 38 个行业实现正增长,24 个行业增幅快于全省工业。三是工业产销衔接总体平稳。1-11 月全省

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 37.1%,产销率为 97.5%,同比回落 0.1 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长 45.1%,同比回落 0.1 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前 11 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7122.3 亿元,增幅总体呈逐季提高态势,累计增速达 17.8%,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 0.8 和 0.1 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城市,支农惠农政策初见成效。前三季度,全省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7.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 2.8 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7.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 1.9 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高出城市0.

5、1 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农村消费增长则慢于城市消费增长 4.6 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城市,说明农村市场正在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正逐渐转化为现实的内需推动力。 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发展。1-11 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988.64 亿元,同比增长 30.9%,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 1.6 个百分点。一是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加快。前三季度,全省重点项目累计到位资金 1225.93亿元,完成投资 1196.03 亿元。二是宏观调控影响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回落。1-11 月,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速为 31.5%,同比回落 11.8 个百分点。出口高位波动增长。1-

6、11 月,全省累计进出口 305.6 亿美元,增长 30.8%,其中累计出口 175.88 亿美元,高于 2010 年全年水平,其出口增速也由年初 17.6%恢复达到 36.4%的高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5.3 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增长 10.1 个百分点,与三季度基本持平。(二)、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取得进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在我省大力推进“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的提振下,工业结构优化明显,轻工业生产增长快于重工业。 1-11 月,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5.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 18.5%,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 6.6 个百分点,轻

7、、重工业结构调整为31.7:68.3;高新技术增长迅速。2011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将突破 2000 亿元,较 2010 年增长 20%以上。投资结构进一步趋优。1-11 月,我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35.9%,比三季度投资增幅回升 1.6 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 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40.3%,与三季度回落 2.1 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为 40.4%,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23.8%,比三季度投资增幅回升 2.6 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为 53.7%。民间投资增长持续强劲,1-11 月累计增长 4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3.7 个百分点

8、,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59.9%,占比同比提高 9.8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所上升,1-11 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增长 3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2 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受国际金价持续上涨的影响,加之股票市场的波动起伏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紧缩,一是金银珠宝类消费不断升温。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 58 亿元,同比增长 39.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1.7 个百分点。 二是文化消费成为消费品市场的新亮点。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 48.7%;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3

9、8.1%;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增长 28.2%;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 12.7%。(三)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有所改善财政增收保持高速增长。1-11 月全省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增长 31.8%,26.8%,同比提高 5 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41.5%,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增幅虽比 1-10 月下滑 1.3 个百分点,但同比提高 14.8 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规模增大。1-10 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37.1%,增幅高于全国 8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增长 19.2%,其中利润增长 19.4%,税金增长 19%。我省主要支柱产业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汽车、钢

10、铁、食品、石化、机械行业超过 2000 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超过 1500 亿元,纺织、电力、建材行业超过千亿元。(四)区域经济竞相发展,“两圈”经济平稳增长。1-11 月,17 个市州中的大部分增势较好,13 个增速超过 20%,其中省域副中心城市领跑全省,襄阳、宜昌分别增长 27.8%、26.9%,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 28.6%。武汉城市圈经济继续保持近年来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1-11 月城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8.7%,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7.7%,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37.4%。鄂西生态圈发展加快,工业增速达到 2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8.4

11、%,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 17.9%,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37.9%,4 项指标增速分别高出武汉城市圈 6.1、9.7、0.2和 0.5 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增长格局由前些年的“东快西缓”转向“东稳西快”。(五)民生保障持续有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受益于上调基本工资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13.8%和 22.2%,增幅同比提高 1.8 和 7.3 个百分点,与全国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民生工程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建设合计投入财政资金 696.1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 36.2%,较去年同

12、期提高 1.7 个百分点。我省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已提前 4个月完成 4131 万人次的年目标任务,到年底我省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将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得到实惠增多。二、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新问题 一是第三产业发展有待提高。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长 12%,增速同比提高 1.7 个百分点,但低于 2006-2010 年 12.9%的平均水平,占 GDP 比重 36.9%,同比下降 1.9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33.0%,拉动经济增长 4.6 个百分点,其贡献相对放缓,比上半年贡献率低 2.8 个百分点。

13、二是居民消费增长需提速。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比上年同期减缓 4.5 个百分点。在消费品市场运行中,一方面,受国家消费政策效应递减的影响,我省汽车消费增幅持续回落。前三季度,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21%,增幅同比回落 19 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 1.6 个百分点;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推动了居民储蓄意愿明显增强。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 11209.32 亿元,余额比年初增加 1356.25 亿元,同比多增 1497 亿元,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三是投资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一方面,今年以来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 6 月开始逐月减缓

14、,到 9 月底已由上半年的 33.8%回落至 29.4%,10 个行业投资出现负增长。近年来的投资走势显示,投资正在由高速增长期向稳定增长期过渡,特别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暂告一段落。另一方面,资金到位增速低于投资增长。1-11 月,全省投资资金到位增长 30.2%,低于全省投资增长水平 0.7 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增速均下降 1.7%,国外资金下降 10.2%。四是企业经济效益下行压力较大。今年受融资环境趋紧、用工成本上升、利率汇率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等多重挤压,工业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及相关费用上浮 30%60%,全省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分别增长

15、 20.6%、18.4%;劳动力报酬刚性上涨,全省企业工资成本同比增长22.8%。尤其是我省需大量从外省调入的原油、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消化成本的压力剧增。持续上升的成本压力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全省工业利润增幅逐月走低,已由年初 54.5%、一季度34.3%、上半年 23.3%回落至 1-10 月的 19.4%,低于全国同期 5.9 个百分点,同比回落 54.3 个百分点。五是企业资金供需存在一定矛盾。自 2010 年以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连续 13 次上调,大量资金流入资产和资本项目,实体经济流动性仍然不足,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困难、成本增加的困境。同时,以房地产为代表,信息

16、、批发零售、商务服务等服务业增速也不断下降。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增速下降至29.5%,降幅接近 10 个百分点。另外,工资上调、能源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等带来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对流动资金需求加大,资金供需矛盾或将逐步加剧企业未来经营困难。六是物价总水平出现结构性上涨。今年上半年,受流动性过剩、输入性通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和部分农产品供应偏紧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家调控物价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物价增幅呈现回落趋势。1-11 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2.8%,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 0.4 个百分点,同比上升 3.4 个百分点。尽管物价上涨势头在减弱,上涨幅度在减少,但没有改变上涨幅度过大的现状,1-11 月我省物价水平累计增长 5.9%,为 2009 年以来最高位。其中,食品、烟酒和居住价格为主要上涨因素,1-11 月份分别上涨 11.9%、4.0%和 6%。七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13.8%,比 14%的 GDP 增长、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