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893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景、情反衬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以哀景写乐(豪)情“以哀景写乐” ,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 ,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 “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

2、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乐观旷达。 “片云”“孤月 ”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 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 “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 “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

3、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塞上作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 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 羌校尉朝乘障,破 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

4、,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但是,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景象愈是凄烈荒凉,愈反衬出百折不回的英雄气魄。若改成丽日晴天,春风和畅,反而衬托不出雄伟博大的气象来。哀景对于反衬某些豪情是有特殊妙用的。诗经采薇篇中更是有情、景反衬的经典句子:“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fi):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

5、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 “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

6、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 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 ”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所以,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惟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 ,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

7、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行 宫元稹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就是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

8、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 ,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千秋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后两句状写花影摇曳,莺声间关,形象生动,摹写精当。用“乱”和“碎”来形容花多,同时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的纷乱,荡然无绪。可谓以乐景写哀情,给

9、人以凄迷的感受。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 过 ,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台城 ( 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 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

10、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草薰 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 无穷” ,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景、情正衬情、景正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以

11、哀景写哀情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 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 “妙合无垠”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山城 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的这首偶题 ,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诗人创作此诗时,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诗人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

12、, “亦与心而徘徊” 。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题金陵图( 唐)韦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 笼十里堤。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一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

13、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 、 “秋” 、 “边声” 、 “千嶂” 、 “长烟” 、 “落日” 、 “孤城” 、 “羌管” ,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将军和征夫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既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魂牵梦绕着妻儿。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十

14、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写老兵,由“ 十无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写起,着眼于他返乡途中与到家后的情景,主要采用以哀景写哀情的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以乐景写乐情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 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

15、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风人松 (题酒肆) (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 骢惯识西湖路, 骄 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 丽人天,花 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 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悦。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 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这是乐景写乐情的例子。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