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814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国种植技术网 来源:A 发布时间:2009-8-31 17:49:33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大棚三膜覆盖西瓜高效栽培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丁同华 杭太升 张小锋 王 华(江苏省东台市农业局 224200)摘 要: 根据江苏省东台市大棚西瓜高效栽培的经验,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了重视品种和种子的选择利用、栽培季节的有效调节、穴盘轻基质育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科学施肥、温湿度调节和病虫害防治、植株调整技术的合理应用等保证大棚西瓜优质高产高效的措施,可供各地借鉴。关键词: 大棚三膜覆盖; 高效栽培; 技术措施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2、本市大棚西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产量与效益明显提高,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农户的栽培技术水平不一,西瓜种植效益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本市大棚西瓜高效栽培的经验,笔者认为在大棚三膜覆盖西瓜栽培中有以下问题值得重视:1 品种和种子的选择利用选用耐低温弱光、易授粉、坐果力强、品质优、产量较高的早熟品种是实现大棚栽培西瓜高效目标的首要条件。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小果型礼品西瓜和中果型优质高产品种,既适应大棚西瓜早熟早上市的要求,又符合家庭小型化消费的需要;市场竞争力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目前比较受消费者欢迎,产量品质都比较好,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早春红玉、春红玉等小果型花皮红

3、瓤西瓜品种,特小凤、小兰、京阑等小果型花皮黄瓤西瓜品种,以及京欣 2 号、抗病京欣和新优 3 号等中果型优质西瓜品种。由于种子市场全面放开,西瓜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户因误种伪劣品种造成西瓜减产降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影响到西瓜种植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还可能引发群众集访事件,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因此,在大棚西瓜栽培中要十分重视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的选择利用。2 栽培季节的有效调节就东台西瓜而言:由于全市保护地西瓜种植面积逾 1.3 万 hm2,且栽培方式以大棚三膜覆盖栽培为主,占 90% 上下,双大棚四膜覆盖和中小棚覆盖栽培面积只占 10% 左右,再加上播栽期又比较靠近,结

4、果头批瓜的上市时间都集中在 5 月份,第 2、3 批瓜的上市时间在 6 月中下旬至 7 月初,芒种前后和小暑至大暑高温季节市场上东台西瓜很少。这不仅造成了东台西瓜短时间集中上市销售,瓜农之间相互竞价,影响西瓜种植效益和瓜农的收入,而且未能充分抓住大面积露地和小棚西瓜上市前,市场上西瓜少、价格高的有利时段,提高大棚西瓜种植效益。因此,在大棚西瓜生产中必须重视并强化西瓜栽培季节的有效调节。通过加强栽培管理、采取不同的栽培设施手段,早、中熟品种合理搭配,播栽期科学安排,达到高效的目的。首先,要抓好三膜覆盖头批瓜的栽培管理,以充分发挥大棚西瓜上市早、价格高的优势,实现高产量、高效益的目标。第 2,要加

5、强头批瓜采收后的田间管理。在春大棚西瓜头批瓜采摘后,要保留顶膜,加强肥水管理,抓好烟粉虱、红蜘蛛等害虫的防治,减少梅雨、高温、风灾、虫害等对西瓜的影响,努力提高 2、3 批西瓜的产量,并借鉴外地保护地西瓜长季节栽培经验,争取多结几批瓜。第 3,要适当错开播栽时间。对种植面积在 3.3 hm2 以上、应用大棚三膜覆盖栽培的种植大户,要在不影响西瓜高效的前提下,通过适当拉开播栽期的间隔时间,应用小果型早熟礼品西瓜和果实发育期较长的京欣 2 号、新优 3号等中果型西瓜品种,延长西瓜采收上市的时间,缓解劳力紧张、产品过于集中上市的矛盾,达到规模大、效益好的双重目标。第 4,要利用春大棚设施条件,积极发

6、展秋西瓜。充分利用春大棚,采用遮阳网覆盖育苗技术,种植秋西瓜,使西瓜上市期延至中秋、国庆双节,通过复种指数的提高,增加大棚西瓜的全年效益。第 5,采用双大棚多层覆盖栽培。经济实力强、栽培水平高的瓜农尽可能应用双层大棚四膜覆盖栽培方式,选用小兰等耐低温、坐果能力强、成熟早的品种,使西瓜上市时间提早到 4 月中下旬,实现争早上市,获得更高效益。当然就 1 个基地、1 个产区来讲,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规模,把握市场需求,确立栽培方式,科学安排栽培季节,力求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和优势,获得高效益。3 穴盘轻基质育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保护地栽培西瓜的育苗一般多采用营养钵电热线加温育苗技术,但这

7、种育苗方式却存在着制钵与移栽花工多、苗床面积大、成本高、移栽时根系易损伤和土传病虫草害较重等突出问题。而穴盘轻基质育苗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相比具有 4 个明显优势,即:出苗整齐,成苗率提高;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节约用地,土地利用率提高;缓苗期短,促早发效果提高。因此,在大棚西瓜栽培中还要重视穴盘轻基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技术措施上要抓好以下 4 个环节:一要根据苗龄选择适宜孔径穴盘和基质。一般以选用45 cm 大孔径 5070 孔穴盘为好。二要建好苗床,填装基质,浇足底水。要选择非瓜类作物茬口建好苗床大棚,按照“电热线育苗技术”中的电热温床铺设办法建好温床。把基质均匀倒入穴盘中填满,再用叠在

8、一起的 34 个穴盘压实基质,压出播种用的*,最后把装填好的穴盘排到苗床中;在播种前要 1 次喷足底水,浇透基质,底层开始见水时就可以满足播种发芽出苗的要求,播种后用基质盖种,再在上面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温床育苗要及时加温,促进齐苗、全苗、匀苗。三要及时揭膜,防止高温烫苗。播后覆盖地膜至齐苗前,要注意观察,当出苗达到 50% 时应及时揭膜放苗。四要加强管理,促进齐苗壮苗。全苗后要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及时通风散湿,促根防病,根据天气情况,开启通风口,调节棚温,将白天棚温掌握在 2530 ,夜间 1518 ,以适温促进秧苗健壮生长。同时要适量补水,防止僵苗。一般掌握在基质表面发白时补水。并要搞好移盘

9、换位,防止根系下扎,促进瓜苗平衡生长。对大棚重茬栽培的西瓜,穴盘育苗要积极推广嫁接换根技术,以减轻重茬田西瓜枯萎病的危害,努力促进大棚西瓜产量效益的提高。4 科学施肥目前在大棚西瓜栽培的施肥上存在不少误区,如有的农户氮肥施用过多,导致西瓜营养生长过旺,生育期推迟,瓜皮变厚,糖分下降,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有的农户施肥量过大,导致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也有的施用含氯复合肥,造成土壤中氯离子偏高,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还有的大量施用含盐量较高的鸡粪,致使土壤返碱严重,西瓜生长受到抑制,品质明显下降;还有的大棚栽培西瓜因土壤墒情不足,补水困难,致使肥效下降,西瓜产量品质受到影响。因此,

10、在大棚西瓜高效栽培中,要更加重视科学施肥。在施肥中,要做到“三个杜绝” ,坚持“三个结合” ,即杜绝大量施用含盐量较高的鸡粪作基肥,杜绝施用含氯复合肥,杜绝浅层集中施肥;坚持生物肥、腐熟有机肥、高含量硫基复合肥相结合,坚持全层深施、先施后耕、基肥加追肥相结合,坚持保墒、补墒、追肥与喷肥相结合。通过科学施肥,发挥最佳的施肥效益,为高产、优质、增效争得主动权。5 温湿度调节和病虫害防治按照西瓜生长发育需要,科学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主动防治好主要病虫是大棚西瓜实现高效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在大棚西瓜温湿度调节和病虫害防治上,有的农户只注重保温忽视增温,有的则强调棚内增温、忽视棚内调湿,也有的农户只

11、抓抗旱补墒却忽视地面保墒,还有的农户只注重治病却忽视防病,结果造成增温保温与通风降湿难以协调,温度调节难以适应西瓜反季节生产要求,空气质量下降不利于西瓜生产发育,病害加重影响产量效益提高。因此在大棚西瓜高效栽培中,必须特别重视棚内温湿度调节和病虫害防治。一是要改善光照条件,提高棚内温度。要坚持选用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的长寿无滴高保温薄膜覆盖,注重增加围裙膜厚度,尽可能按南北朝向建棚,以扩大受光面积,提高棚内的光照强度,增强大棚的增温保温性能,营造大棚西瓜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促进西瓜平衡生长。一般西瓜缓苗后,白天棚温保持在 2530 ,夜间 1820 。二是要适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由于温度

12、的变化,地面蒸发和西瓜蒸腾作用产生的气化水都滞留在棚内,湿度加大极易引发病害。因此,抓住晴好天气,适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是大棚西瓜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一般在西瓜生长期间的晴天上午要先揭开内棚,中午前后在大棚的背风处开启围裙膜通风,并要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步延长通风换气的时间,以增加棚内光照,降低棚内湿度,改善空气质量。三是要主动防病治虫,预防病虫为害。在大棚西瓜生长期间,按照无公害生产的技术要求,加强对疫病、菌核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的防治。大棚湿度过高时用 15% 腐霉利烟雾剂,每 667 m2 用 300 g,于傍晚闭棚烟熏,每 710 d 1 次,要切忌在小棚内和中午高温时烟熏

13、,以免造成药害。大棚内湿度不高时,也可用 72%杜邦克露、 68% 金雷多米尔、10% 世高水分散粒剂等对水喷雾防治疫病、菌核病和白粉病。对红蜘蛛、蚜虫要用 15% 扫螨净和 10% 吡虫啉对水防治。6 植株调整技术的合理应用西瓜植株的合理调整可以协调生长关系、优化群体质量、挖掘生产潜力,是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目前在大棚西瓜生产中,在植株调整技术上也存在着不少误区,如有的农户不注意科学整枝,造成茎叶丛生,自身荫蔽加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落花落果增多,坐果率降低;有的农户忽视人工授粉,导致西瓜坐果率降低,营养生长过旺,产量品质下降;有的农户不注意疏果留果,表现为见花就授,见果

14、就留,导致西瓜大小不一、畸形果增多、商品性降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大棚西瓜高产高效优势的发挥。因此,大棚西瓜栽培要十分重视植株调整技术的科学应用。在措施上,一要抓好合理整枝。爬地式栽培西瓜京欣 2 号等中果型品种要采用一主二侧整枝方法,坐瓜前应适度整枝,坐瓜后就不再整枝。小兰、早春红玉等小果型品种,密度高的也可采用“一主二侧”的 3 蔓整枝方法,密度低的可采用选留 46 条侧蔓的多蔓整枝法。在定植缓苗后,应及时去掉主蔓生长点,以促使侧蔓发生后从伸出的侧蔓中选留 46 条蔓,并将瓜蔓在畦面摆布均匀,尽可能让留瓜蔓向棚中伸长。二要抓好人工授粉。对低温易授粉的品种一般可从第 2 朵雌花开始授粉;对中果型品种每株授 23 朵雌花;小果型品种每株授 46 朵雌花;对低温不易坐果的早春红玉等品种,要见花就授粉,有条件的可借用京欣 2 号的花粉授粉,以做到多授粉多留果,提高坐果率。三要抓好疏果留果。在授粉后710 d,将靠近根部的第 1 雌花节位上的果实和第 2、3 雌花节位上果形不正的畸形果全部摘除。中果型品种每株选留果形端正的瓜 1 个,小果型品种每株选留 23 个瓜,以集中养分供应,提高商品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