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706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的特征 1.1 雨季当遇持续大到暴雨,山洪爆发,造成上游水库溃堤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洪水下泄,洪水超高历史最高洪水位,洪水沿主副井斜巷倒灌矿井。造成风量减小或停风;洪水下泄过程中随深度的增加冲击力和破坏程度增加,冲坏巷道的支护;洪水下泄过程中人员躲避不及时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洪水补给量充足时造成矿井淹没等灾害,威胁矿井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下组煤开采时,因奥灰含水层局部富水性较强,水压大,当断裂发育,奥灰水原始导高较大时,受采动诱导,在薄弱地段可能发生突水事故,威胁工作面、采区、甚至整个矿井的生产安全。 井田内 2、4 层煤间距普遍较小,平均为 26.07m,其岩性主要

2、为砂岩、粉砂岩,无明显隔水层,根据新汶矿区裂高采厚比 1:81:13 的经验公式,采动裂隙高度将达到 28 米左右,回采四层煤时,裂隙将达到二层煤采空区。因此,四层煤回采时,二层老空水可能沿采动裂隙溃入,发生水害事故。 1.2 雨季强降雨造成的洪水倒灌井口发生的区域可能为主副井井口。1.3 洪水倒灌主副井井口可能发生在雨季。 洪水倒灌主副井危害:造成风量减小或停风;洪水下泄过程中随深度的增加冲击力和破坏程度增加,冲坏巷道的支护;洪水下泄过程中人员躲避不及时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洪水补给量充足时造成矿井淹没等灾害,威胁矿井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 1.4 事故前的预兆:地表水倒灌井口的预兆:当雨季降雨强

3、度大时,上游水库发生漫或溃堤事故,洪水下泄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并且强降雨仍然持续,水位继续上涨。承压含水层突水事故突水预兆: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并且出现空气温度忽变增高。老空溃水事故的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2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事故报告原则: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地点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由矿调度室及时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2 统一指挥原则:根据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抢

4、险救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2.3 救人优先原则 2.3.1 坚持“以人为本 ”原则,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及时撤人。井下各施工地点发现事故预兆或接到事故通知后由跟班人员带队、安监员殿后,以采掘施工地点为单位按避灾路线撤离。防止水害事故的次生事故,发生老空溃水时,立即撤离受溃水影响的所有人员。发生底板含水层突水水害时,撤离相关受影响区域内人员,加强观察。 2.3.2 积极自救,应急排水。及时启动应急排水方案,进行强排,确保小型突水(涌水量1m3/min)不淹采区、中等突水(1m3/min涌水量

5、10m3/min 不淹水平、大型突水(10m3/min涌水量30m3/min 不淹矿井;特大突水(涌水量30m3/min )无伤亡。 2.4 及时抢险原则 2.4.1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4.2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救。 2.4.3 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相关部门、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2.5 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原则:按照事故发生地和企业隶属关系,实行属地化和分级处置。 32.6 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6、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 的包户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组织机构 3.1.1 成立水害事故处置指挥部。处置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灾情发生后由矿组织进行自救,及时向新矿集团、救护大队及所属各矿求援,仍不能缓解时由矿总指挥部向当地政府和驻军联系请求支援。 3.1.2 矿水害事故处置指挥部立即成立现场指挥组和现场抢险救灾组、技术专家组,具体负责组织指挥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1.2.1 现场指挥组 组长:生产矿长 副组长:机电矿长、采掘矿长、安监站长 成员:各生产单位负责人

7、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 3.1.2.2 抢险救灾组 组长:安全矿长 副组长:采掘矿长 成员:机电科长、技术科、安监站站长、通风工区、采掘、辅助以及地面单位负责人。主要职责: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快速制定救护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指挥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3.1.2.2.1 井下抢险队 队长:采掘矿长 4队员:调度室、技术科、采掘工区、通风工区、运搬工区有关人员共计120 人组成。职责:负责井下遇险人员的撤离、救护工作。负责疏通泄水路线,施工临时挡水墙,防止向重要硐室串水。

8、3.1.2.2.2 地面抢险队 队长:经营副总经理 副队长: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 队员:调度室、洗煤厂、大修厂、运转工区、治安保卫部等 140 人组成。职责:负责地面灾害性天气河流洪水的疏堵水工作。对地面危房、车间进行抢修。加强对井口监测、检查和防洪应急措施的实施并及时采取措施。 3.1.2.2.3 机电抢险队 队长:机电矿长 队员:机电科、经管管理党政办公室、运转工区、调度室、通风工区有关人员 100 人组成。职责:负责-350m 水平泵房设备正常运转。 负责地面降压站、矿井供电线路、井上下各个变电所的正常供电。确保风机和各绞车房设备运转正常。负责灾害性天气通讯工作,确保灾时通讯正常。负责供电

9、及设备抢险工作。 3.1.2.2.4 抢险预备队 队长:工会主席 队员由临时抽调的 150 人组成。职责:负责灾害性抢险时各项紧急预备工作。 3.1.2.3 技术专家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机电科、技术科、通风工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根据雨季造成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53.2 部门职责 3.2.1 调度室: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命令; 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

10、应的准备工作;负责提供事故报告,事故单位有关资料、图纸; 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按指挥部命令通知灾区人员撤离; 整理抢险救援命令,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抢险事故现场进展情况和救援情况;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 按总指挥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负责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报告; 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3.2.2 党政办公室: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故信息,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接收上级部门领导

11、的重要批示、指示,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 保证事故抢救需要的车辆; 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2.3 安监站: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 按总指挥指示,组织工会和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6参与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负责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 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2.4 矿卫生室: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 分钟之内派出救护队伍; 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

12、;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2.5 经营管理办公室、机电科、物资供应部 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守。保障事故抢救物资的供应,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7、生产技术科、机电科、通风工区 提供灾区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 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现场相关检测、测量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防范措施; 负责起草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2.6 通讯管理组 负责保障指挥部外网、内网畅通运行,确保能及时通过网络发布事故信息及救援进展情况; 提供技术支持,协助事故单位处理和解决现场遇到通讯设施技术难题。3.2.7 党

13、政办公室 按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安排事故现场拍摄、采访等; 负责向指挥部及时提供气象资料; 7承办指挥部党政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任务。 3.2.8 财务部:保证为事故救援配备救援设备、器材提供经费支持和事故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3.2.9 劳动人事部: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和参与事故调查等。 3.2.10 工会:参与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3.2.11 其它: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4 应急处置 4.1 报告与通知程序 4.1.1 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事故地点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安全监察处,由值班人员向矿长、分管副矿长汇报,事故发生后矿长根据事故的情况立即下达启

14、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命令,组织实施救援,并在 1 小时内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事故汇报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性质、经过。 4.1.2 通知程序 6.1.2.1 矿调度室接到事故单位、地点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 6.1.2.2 按照本程序中所列指挥部成员名单先后顺序通知所有成员到调度室待命。 6.1.2.3 指挥部主要成员应迅速到位。4.2 响应分级 4.2.1 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响应、及时抢险、救人优先、属地为主”的原则执行。按照事故分级响应标准,执行响应等级响应程序和启动响应的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93 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15、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84.2.1.1 特别重大事故(级),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2.1.2 重大事故(级),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2.1.3 较大事故(级),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2.1

16、.4 一般事故(级),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2.2 响应程序 4.2.2.1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执行级应急响应。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1 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政府、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启动国家总局、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预案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4.2.2.2 发生重大事故,执行级应急响应。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1 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政府、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启动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预案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4.2.2.3 发生较大事故,执行级应急响应。指挥部所有成员迅速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