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29631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三篇财政法治建设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篇一)2014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心得体会。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

2、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唤起的制度力量,必将有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要规范理财行为,严格按照预算法规范的程序和要求编报预决算,按规定的用途拨付和使用财政资金,预决算编报都要做到程序合法、数据准确、情况真实、内容完整。推进预算公开,增强政府理财工作的透明度,减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部门自由裁量权,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将公开透明贯穿预算改革和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预算公开透

3、明对财政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用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查摆和解决问题,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取得重大成效,让群众充分认同。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精神,要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实事、做决策更加自觉;“四风”积弊得到有效整治,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讲真话、做诤友的真诚同志关系正在回归;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基层基础巩固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提高了能力;反“四风”改作风制度规定陆续出台实施,党员干部按规矩办事用权的意识逐步增强。财政工作要坚持依法执政,机关干部要带头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模范践行者,自觉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增强法治理念

4、,树立法治信仰。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把活动中没有解决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继续解决好,积极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着力推进集中反“四风”改作风转为经常性的作风建设。要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持续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一体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

5、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篇二)坚持依法治财加快财政信息建设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2007 年财政部部署了在全国建设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其宗旨是以信息系统整合为突破口,建设并推广基于统一业务及技术规范的应用支撑平台,将主体业务应用纳入一体化管理,建成各级财政内部、财

7、政与本级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打造阳光财政。推进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基于统一平台之上的财政信息系统,通过各业务环节的互联互通,以及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运行状态,可以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等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让财政资金都置于监督之下,增加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实现阳光下的财政监管,促进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的公正、公开、透明,规范财政权力运行。同时通过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便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资金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风险控制。这是从机制上、源头上推进依法治财,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

8、既能保证监督质量,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促进财政资金的规范和安全使用,又能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9范财政行为,防止暗箱操作和人为干扰,维护财经法规和纪律。为全面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我市在财政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了“参与式预算”新模式,提升了预算的科学性、透明度和参与度。同时加快推进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2011 年市本级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汇集财政管理九大功能模块,通过“大平台”系统累计分配预算指标 22392 笔,合计金额亿元,申报用款 34783笔,金额亿元

9、,完成清算亿元。2014 年通过“大平台”系统累计下达预算指标亿元,批准用款亿元,公务卡报账 292家,累计报账金额 4793 万元,发放人员工资 215797 人次,累计发放资金亿元,发生政府采购 552 笔,支付金额亿元,捕捉动态监控提醒 27832 笔,金额亿元。2013 年县区财政平台一体化全部上线运行,2014 年累计批准用款亿元。随着财政“大平台”功能逐步完善,财政业务量逐年增加,通过平台支付的资金量巨增,为保障财政“大平台”的稳定运行,防范风险控制,坚持依法、依规在阳光下办理财政业务,市财政信息中心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在各业务科室的配合下,出台了淮南市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10、,从而使市县(区)财政部门在管理和支付上有法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9依、有规可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全面建设依法治国的框架,加快推进依法治财的进程,是我们每个财政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要始终坚持和贯彻依法治理的理念,把依法治理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切实加强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章可办的财政管理新常态。市财政信息中心将会同相关科室充实和完善财政“大平台”管理办法,注重财政管理、财政支付、资金予警环节动态监控管理,落实责任追究,让财政管理、支付始终处于阳光下运行。(篇三)10 月 20 日,举世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11、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近几天,通过看电视、读报纸、上网浏览和参加学习讨论,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讨论,我感到:作为一名财政工作人员,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将报告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9一是明确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主要目标。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明确政府财政支出责任,使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

12、相适应。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使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健全财政对经济运行监测、评价、调控机制,不断增加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形成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制衡机制,全面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二是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依法确定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合理界定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保障能力,提高财政对依法行政保障能力。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在明确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建立规范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确定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决策依据、决策程序和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占政府间转移支

13、付的比例,均衡地区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提高调控能力。充分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9挥财政的调控职能,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财政经济预测和财政运行分析制度,准确判断和全面把握全市财政经济运行态势,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要建立财政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化解财政收支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和其他财政风险,不断提高财政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能力。四是规范预算编制行为,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决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约束

14、。加强政府财政收支预算管理,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准确反映政府财政、财务收支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使财政资金与预算项目执行结果有效结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完善国库及债务管理制度,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调度,减少不合理的财政资金占压、运用,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加强债务管理制度,制定完善还款准备机制,落实还款责任,及时偿还到期债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面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肃查处政府采购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六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禁止违法收费,逐步将预算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认真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公示、评价和监督管理制度;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征收行为,严格依法征收。七是完善行政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完善行政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招待费、差旅费等支出标准,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不断提高政权建设保障能力。(编辑: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