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631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宁夏固原一中 2008 级高一语文(必修 2)第三、四单元测试题(提示:所有题都必须作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一、选择(202 分40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rn)戌 窈窕(tio ) 桂棹(zho) 冯(fng)虚御风B嫠( l )妇 愀(qio)然 舳(yu)舻 山川相缪(lio)C酾( sh)酒 横槊(shu)江渚( zh) 正襟(jn)危坐D匏(po )樽枕藉(j) 蜉(f)蝣 一叶扁(pin)舟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

2、用的比兴手法。 B、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305 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C、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楚辞与诗经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几何 几何: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 遗:遗留C忧伤以终老 终老: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 何以:为什么4、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B以其乃华山

3、之阳而名之也何可胜道也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此余之所得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5下列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B而今安在哉? C有碑仆道 D侣鱼虾而友麋鹿 26、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险与远,则至者少。C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麋鹿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国无主,其能久乎?8、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秦贪,负其强,以空

4、言求璧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9、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B大王见臣列观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D羡长江之无穷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句是( )A昼夜勤作息 B否泰如天地C我有亲父兄 D便可白公姥12、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5、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13、下列句中的“赋”与赤壁赋中的“赋”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是( )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3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15、对下面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

6、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A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B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C意义相同,用法不同 D意义不同,用法相同1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不同,相同B相同, 相同C相同,不同D不同, 相同17、指出各句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不属同类的一项是(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望美人兮天一方B忧劳可以兴国C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D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18、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7、。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译文:向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19、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如:并列 转折 等)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4一组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A B C D 20、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三句是:(

8、)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A B C D二、解释填空(每空一分 共 12 分)21、 诗经 氓中女子毅然决然地离开,大概是因为男子有这样的缺点:(必须用原诗句)A、 (性格)B、 (品质) 。她从失败的婚姻中总结出的教训是: 。22、写出诗经 采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23、解释离骚诗句的句意: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4、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执意要休掉刘兰芝的理由从原文看应该是(从下面句子中选填)(举动自专由 否泰如天地

9、可怜体无比 吾已失恩义 生小出野里 汝是大家子 )25、解释下面两个成语的意义:A、放浪形骸 B、情随事迁 三、阅读(48 分)5(一) 、阅读下列三篇诗文,回答 2630 题 。 (10 分)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 宾,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 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心。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

10、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读曹操的诗曹操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奇人,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 伟大的诗人。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曹操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才能和政治才能、军事才能一样,在那个时代处在一个主导地位,他与两个儿子合称“三曹”。中国 历代文学理论家均称赞曹植是最优秀的作家,这个我同意,因 为 曹植诗传下来的最多,内容丰富, 艺术高深,但就诗的气势和反映生活的深厚而言,曹植不如曹操。有人评说曹操的诗“ 苍凉雄健,才华纵横, ”我觉得还要加上一句,就是 “同情民生,追求事业,拥抱山河, ”那诗中展现的宽阔胸怀,无人可比。由于三国演义的出现,曹

11、操一直作为一个奸臣的形象存在,受历代人的咒骂。 这是由于中国正统思想造成的,或者说 曹操打过农民起义。 1959 年 3 月 23 日的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替曹操翻案的文章,还了曹操一个历史情白。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据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 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 讳不避权贵,举 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 为 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 的人。 ”郭沫若的文章多方阐述了曹操的历史贡献。曹操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为历史上的楷模,他的一些做法,恐怕今人也难以做到。26、请补写出短歌行空缺的句子。 (2 分)27、请根据短歌行和龟虽

12、寿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至少列出 2 条) (2 分)628、从读曹操的诗一文看,曹操的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最值得肯定的是什么?(2 分)29、 “曹操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为历史上的楷模,他的一些做法,恐怕今人也难以做到。 ”从读曹操的诗中找出“今人也难以做到”成为楷模的理由。 (2 分)30、再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 (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2 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3134 题:(10 分)(一)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1、请补写出归园田居 (其一)空缺的句子。 (2 分)3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C、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