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624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业——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互联网视角阅读物业管理企业并购发布时间: 2015 年 4 月号 | 来源: 现代物业 | 作者: 康小伟 2015 年的初春,乍暖还寒。彩生活以总金额 3.3 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深圳开元国际物业 100%的权益。这一并购案似二月的春风,撩拨起人们驿动的心,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内外一个热门话题。议论的触点,不仅仅是关注其是否成为迄今为止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宗并购案,而是基于行业发展的视角,探讨其企业转型升级以及互联网思维背后的意义。不管你怎么看,并购整合已成趋势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并购,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追溯物业行业发展历史,近十年来也时常传出企业并购的信息,并不断小有波澜。之所以没有获得广

2、泛关注,客观地讲有几点原因:第一点是行业分散,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其并购行为可谓“小打小闹” 。第二点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构成影响行业话题。还有一点是社会对物业企业价值认知或者关注度不够,缺乏行业地位的影响力。行业并购话题进入行业乃至成为社会关注点,还是近两年的事,尤以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的诱人背景。2014 年,中国物业企业间的并购案多达几十起,有人预测 2015 年数量还会增加。据悉,行业老大万科物业一改矜持的形象,正式“亮剑” ,搭建社区平台,以 13 个区域公司为核心,开始了全国输出管理服务与并购整合的步伐。中国最大的民营集团中民投,也将构建社区平台作为一项业务规划,并开始以社区

3、金融服务为切入口的平台业务。还有一个又一个跨界者,正在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启动社区平台业务等等。随着行业并购案例的增多,企业与社会关注度不断在增加,有些企业还主动寻求并购与合作,资本市场也开始关注与参与行业并购行为。在过往企业并购中,具有很多成功的并购典范,也出现了一些并购整合的负面案例,并购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对行业并购看法不一,有褒有贬。但从未来行业发展看,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已成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么,行业并购整合究竟有什么魔力?企业为什么会被并购整合所吸引呢? 其一,并购整合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和社会存在,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优化资产、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纵观世

4、界风云,已历经 6 次全球性并购浪潮,这一轮轮产业并购重组浪潮几乎波及到所有产业部门,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地产、金融等行业尤为强劲。我国从 2010 年开始率先在汽车、煤炭、钢铁三大行业大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重塑了这三大产业的发展格局。2013、2014 这两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并购重组更是激烈。其二,行业发展必须经历并购整合的洗礼。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物业管理企业目前普遍面临成本上涨与盈利下降的困境,客观地为行业并购重组、从分散型向集约型发展提供了客观地发展因素。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可以快速挺进某一地区而占领市场,整合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并购企业双方,也不再羞答答。其三,社区 O

5、2O 模式倒逼物业行业并购步伐。“互联网+” 时代,传统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成为研究并不断实践的课题!过去的一年,可谓 O2O 元年,几乎所有行业,如汽车、房地产、医疗、商业、餐饮等等相继爆发了 O2O 模式。以物业为切入点,通过整合物流、物业和供应商资源,致力于构建移动电商服务平台的社区 O2O 模式更是受到追捧。一时间,原本处于经营困局的物业行业,被视为“新蓝海” 。作为嗅觉最为敏锐的行业品牌企业和相关产业,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社区 O2O 盛宴 ”,纷纷投资,抢占地盘,各类闻所未闻的企业参加到物业管理企业并购的热流之中,诱使物业管理企业并购的速度加快,竞争激烈。终其所述,面对我国经济和物业管

6、理行业呈现的新常态,并购整合具备了诸多客观条件。领先的品牌企业意欲掌控行业发展的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优势资源,保持行业的领跑地位,持续并购同业企业是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并购大幕才刚刚拉开,这种基于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必将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企业是挖掘自身优势、打造独自品牌,还是做一个并购投资者,或寻求并购合作伙伴,当以各自企业的战略规划,顺势而为。并购基因,因时顺势而变企业并购行为是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的并购策略,并采取相应的并购方式。并购策略与并购方式还会根据不同阶段而进行调整,有些还会根据并购方的意见进行调整。常见的企业并购方式有全资收购、出资控股、资产换股、承担债务、协议

7、合并、借壳或买壳、托管、融资兼并等等。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并购多为四种方式:1、全资收购,由并购方出资收购目标企业的全部资产,即 100%收购股权。这种模式对资金需求大,对管理运营要求高。2、出资控股,并购方出资购买被收购方的部分股权和权益,以达到控制地位。股权比例不等,有的是相对控股,即收购股权比例在 51%68%之间;有的是绝对控股,即 70%以上的股权。3、空壳收购,即购买物业管理企业的商号(含品牌无形资产)与物业管理资质,不含企业资产与服务项目。4、资产换股,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并购方企业,被收购企业的所有者成为并购企业的股东。从并购实践看,市场化企业是现行企业并购整合的主体力量

8、,国有企业或开发商子属企业因其特殊定位及战略不同等因素,增加了并购实施的难度。纵观十余年的行业并购历史,以 2011 年分界线,可分为两个阶段,:2011 年之前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企业并购行为是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成长性,希望通过企业并购,以期在不同业务方向、不同地区资源上实现整合,具有业务互补性、地域优势互补性以及品牌形象的互补,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扩大经营区域,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协同效应。此前的长城物业、均豪物业、绿城物业、开元国际、之平管理、诚信行物业等的企业并购当为这一时期的并购案例。第二个阶段始于 2011 年,以彩生活为代表企业,开始全国布局,启动大规模收购业务,此后的跟进者君华投

9、资、银湾物业、中城建物业等也开始了全国并购业务。这些企业从做平台公司到大数据的畅想,以物业为入口,以创新社区O2O 模式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企业兼并的扩张之路,以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进入 2015 年,还会不断有企业加入物业行业规模化的并购队伍。这也客观地促使行业并购市场争夺愈发激烈,往往一个意向企业面对多家并购方, “待价而沽”,抬高了并购门槛。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社区 O2O 模式”犹如明亮的夜空,星光灿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社区O2O 模式”让物业人倍增了自豪感,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突破行业困局追崇的方向。“社区 O2O 模式” ,倒逼物业管理行业并购整合步伐。面对如火如荼的行业并购现象

10、,行业内外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两种态势、两种声音。践行者,信心满满,高调推进,相信“发展是硬道理” ,运营管理与服务整合问题会随着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完善,最终打造一个巨大的“社区 O2O”平台。观察者,以系统逻辑思维分析并购整合业务的优势与劣势。普遍认为,基础物业服务如果做不好,没有业主服务的满意度,建立不起品牌形象,自然无法粘住客户,新型业务当然不会落地。细细分析,问题的焦点实质是一致的。 “社区 O2O”是建立在“互联网模式+ 客户体验”基础上的,其客户粘性精于产品、源自信任,最终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这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即业主不等于客户,要完成由“物业业主”向“平台服务客户”过程的转变,做

11、好基础物业服务,是物业企业创新物联网思维绕不过的一个坎!记得二十年前有个毛线广告很值回味, “羊毛出在羊身上,好羊出好毛,好毛纺好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羊毛很值钱,但养好羊更重要。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有了新型的羊毛理论:羊毛可以出在牛身上,或者猪身上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羊毛不出自羊身上的案例。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小米并没有放弃“羊” ,小米在精心做产品!小米的商业模式的成功,关键是其构建的生态系统,把客户当朋友,让用户参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体验产品,建立了极致的“口碑” 。小米手机产品本身并不赚钱,但极具性价比,物美价廉。小米还是玩粉丝经济的好手。每周一次的预定,都会被忠

12、诚粉丝们一抢而空,饥饿营销抓住了国人的消费心理。小米耳塞、充电宝、玩偶米兔、游戏等增值服务层出不穷。雷军给小米的定义是希望小米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的乐趣,用户能一起参与进来做产品。雷军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手稿:口碑,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养羊,还是买羊毛?间或回答羊毛出在牛身上,还是猪身上?这些都不重要,关键还是要尊重不同行业的特性,唯有树立互联网的思维、以“做实业的心态” ,才有望构建“社区 O2O”平台。尽管并购整合的目的不尽一致,操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万宗归一,都需要脚踏实地还原于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属性,这是并购与发展的基础。网站教父蔡文胜说的好:“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

13、,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 。良药要遇良方,五脏同调,方可内外兼修。崇尚本质,方能守正出奇。不忘初衷,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企业并购的目的和愿景,从朴素的心理出发,初衷都是相好的,市场反应也是积极向善的!但实际运作下来,实施预期愿望的企业并购并没有相像得那么多。理不顺的并购案例、失败的并购案例常常让人们反思,这些并购败笔问题出在哪里呢?人们开始从并购败局中寻找答案,也从中给出了企业并购后整合的菜单,从战略、业务、品牌、人力资源、运营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给予梳理,以求整体上的协同效应。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机构在研究企业并购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并购究竟是物理性质的还是化学性质的?是成为一个“

14、加工薯条的机器”还是成为一个“装土豆的麻袋”?物理性质的并购是把原来的几个企业变成现在的一个企业,简单的 1+1 联合, “集而不团 ”,充其量是一个“装土豆的麻袋” ;化学性质的并购则不然,并购后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整合,优势互补,协同效应,发挥 1+12 的功效,最终成为“加工薯条的机器” 。形象的比喻,科学的解析,从更深层次解读了并购及其整合的内在机理。回望 100 多年的全球并购历史,我们发现,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不缺思想、不缺技术、也不缺人才,更不缺钱在企业并购整合的过程中,股东双方过不了的,往往是诸如对资金、人才、技术等的控制欲望与拥有的权力。“手抓沙子”的故事?应该都记得,无论

15、是谁,越是抓得紧,反而越会流走。所以彼此对权益把握适度,才是王道,并购整合就像“抓沙子” 。 我们可以理一理股东惯有的思维,比如收购方常常发火:我们是大股东,其实根本没有控制力;收购前什么都不给说,现在才告诉我们;协议都签订几个月了,还没有交割清楚,业务也没有理顺。被收购方也发牢骚:什么强强联合,根本就是恃强凌弱;新班子核心都是他们的人,我们是二等国民了;现在人心浮动,哪有心思干活。怨天怨地,怨声怨气,不能协同,哪来合力?所以,并购整合心态很重要, 双方股东需不断调整心态,修炼心境,在并购整合的博弈中,找到尊重与平等、权利与权益、担当与分享的平衡点。“互联网+” 时代,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是

16、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 ,是一个优势互补的时代。企业并购整合,就是一个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就是一个共创共赢平台的过程,是一个从相知到文化融合的过程。并购整合需要胸怀。股东双方要有平常心,有效沟通,善于谅解,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建立起平等、协同、共享的股东机制。并购整合需要格局。并购企业能有多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股东双方心中有多大的格局,眼光能放多长远。大股东少谈控制权,小股东莫纠结小利益,建立事业的共同体。并购整合需要付出。股东彼此双方要恪守契约精神,善尽职守,发挥优势,共担风险,乃至奉献与牺牲,才能享受愿景,成就事业。并购整合是个充满压力的艰难过程,在博弈与融合、创新与发展中,实现有效、迅速的整合。人们公认,物业管理是轻资产行业,但企业收购行为使通过提供约定管理期限的服务产品变成了重资产,而项目传统价值随着管理成本的不断上扬,逐年贬损并伴有项目管理权丢失的风险。同时,为了提高企业并购后转型升级能力,还需要增加投资,转型升级。因此,股东、老板们一定要清晰,依据行业和企业特点、遵循投资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