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440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门一脚——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对于语文高考,关键是要找到增长点,提高自己的总分。那么,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呢?一、总原则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反复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二、具体要求(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复习。(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 60 分钟写作文。(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 。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

2、最佳点。(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 ;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三、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一)语言基础知识1.字音湖北省三年高考类析语音年度项目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考查重点同音字棘 际 极 集嗜 侍 试 适钦 倾 青 轻溺 丽 逆 匿同音字 、多音字灵、磷、玲、聆;诞、旦、淡、担;宿、诉、夙、素;咨、滋、芝、孜形声字、多音

3、字踹、竞、蘸、擂;涉、陡、登、雪;善、逊、璞、琢;棘、泊、苔、漆字音题目表述 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 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 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备考重点】新教材必修 15 和外国小说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上的形近字、易误读的形声字、多音多义字。记住新读音字:的士(d) 、拜拜(bi)、唯唯诺诺(wi)。【答题技巧】A、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 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B、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

4、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小窍门】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抓住“另类” 。特殊之一是古汉语异读的遗留,这在成语中表现明显,例如“虚与委(w i)蛇(y) ”“一暴(p)十寒” “暴虎冯(png)河” “千乘(shng)之国”等等。特殊之二是不少多音字存在某一读音少” ,而另一读音“多”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记少不记多”的简便记忆法。例如“遂”字只在“半身不遂”中读“

5、su” ,在其余词语中都读“su” ;“烙”字只在“炮烙”一诃中读“lu” ,余者读“lo” ;又如“辟”字。读“b” 的常见词有“征辟、复辟、辟邪、辟易、辟谷”五个,余下的就多读“P”了。2字形:湖北省三年高考类析 字形年度项目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考查重点错误类别双音词 熟语信誊值千金远见灼识 熏淘(音近或形近致误)双音词、成语缈茫(渺)廖廓(寥)箫索(萧)(音同形近致误)双音词、成语惆伥(怅)精捍(悍)典藉满架(籍)(音近或形近致误)字形题目表述 有错别字的一组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备考重点】易混易错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和成语。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

6、(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 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23.词语运用题: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湖北省三年高考类析词语年度项目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考查重点双音实词、虚词、成语 坚信 沉浸尽管 三步一叩实 词 、 虚 词 、 成 语趣 味 滋 味 意 味 韵 味痛 痛 快 快 淋 漓 尽 致兴 致 勃 勃 尽 情 尽 兴当

7、 是 便 是 自 是 恰 是遛 踱 逛 晃实 词 、 虚 词 、 成 语而 是 总 是 却 是 只 是 点 染 浸 染 绘 染 渲 染星 汉 星 云 星 光 星 斗如 梦 如 幻 如 诗 如 画诗 意 盎 然 诗 意 朦 胧词语 题目表述 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备考重点】1. 辨别句子中双音节实词、虚词、成语运用的正误 2. 选词填空(近义词、双解成语)实词辨析题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虚词辨析题:在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在复句中的

8、虚词,要注意前后虚词的关联,要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 体会熟语的感情色彩; 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选词填空,常常是三到四个空,可以采用找突破口的方法,先确定最有把握的一个空,再仔细辨别,确定其余的空。判断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可以用语感法或替换法.4.病句 湖北省三年高考类析病句年度项目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考查重点A 成分残缺B 不合逻辑D 搭配不当A 搭配不当C 成分残缺 D 不合逻辑A 成分残缺C 语序不当D结 构 混 乱 ( 句 式

9、 杂 糅 )病句 题目表述 没有语病的一项 没有语病的一项 没有语病的一项【备考重点】在全面掌握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大类病句特点及修改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复习搭配不当、表意不明和结构混乱。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1)跟着语感走。即通过语感进行检测,可很容易地审出杂糅、赘余、语序不当等语病。(2)主干压缩法(即划分主谓宾法)。此法可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3)同类比较法。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可举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从而找出病源。(4)特点记忆法。一看到并列词语,就要想到其顺序是否合理。一看到有“和”的并列词语,就要想到

10、前后对应是否正确或局部搭配是否恰当。一看到“是否” ,就要想到后面是否也对应着两面性。一看到“通过”与“使”搭配,就要想到此句是否掩盖了主语。一看到“对于” ,就要想到叙述的对象是否颠倒。一看到否定词,就要想到否定词是奇数还是偶数。一看到类似事物的列举,就要想到它们是否交叉。一看到“防止” “切忌” “避免”之类的词,就要想到后面是否跟了“不要” “不再” “不能”等词(跟了就错了)。一看到长定语,就要想到后面是否有与谓语搭配的宾语。一看到“不但(仅)” “而且” ,就要想到它的内容是否反了。一看到关联词,就要想到它的位置是在主语之前,还是在主语之后。11一看到“约” ,就要想到后面有没有“左

11、右” 。(“约”和“左右”不能同时用)12一看到“近” ,就要想到后面是否有“余” 。(“近”和“余”不能同时用)13一看到“最少” ,就要想到后面是否有“以上” 。(“最少”和“以上”不能同时用)14一看到“减少” ,就要想到后面是否有“倍” ,(“减少”和“倍”不能同时用,只能用分15数、百分数)常见的句式杂糅格式: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打着为幌子(以为幌子;打着的幌子)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原因是)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

12、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5)做题思路通常是:先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常见的典型病症。7.文学常识题:在后期的复习中,要熟记,考试时,用“熟点切入法”来解决。(二)现代文小阅读3湖北省三年高考类析科技文阅读年度项目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考查类别题目科技文中国建筑的“文法”社科文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社科文乡土本色小阅读考查内容表述不符合文意概念理解文意理解与推断筛选

13、与概括信息理解并筛选文中信息重要概念的理解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概念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和分析文意【备考重点】2013 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 “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 6 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然而“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几乎每年都能考查到。人文性较强的社科类文章 自然科学类文章【应试技巧】第一步:读原文

14、找“概念 ” 1. 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 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 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 关联词 4. 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5. 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第二步:读题干 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1. 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 2. 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A.“解释 ”“ 理解 ” 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B.“推测 ”“ 分析 ” 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 ;

15、C.“原因 ”“ 证据 ” 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 B 类同。 第三步:读题目,找区间,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找区间,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间。 2. 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间内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 、逻辑关系。3. 找错因。 社科类与科技类常见的干扰项有八种情况: (1)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观点。此时,应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 (2)误划类别。把本属于同一类的拆开,说成两类或几类;或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并成一类。此时注意选项的修饰语位置。 (3)指代错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解释有误,或是类别上,或是程度上。此时注意选项句指示代词,如:这、这些;此、与此相反等。 (4)混淆范围。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