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件(综合布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424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文件(综合布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文件(综合布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前言桐庐“五校一中心”新校区占地面积 56633M2。整个校园建筑面积 15946 M2。我们的弱电方案设计就是紧密配合以上建设规划,实现区块功能,使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成为一座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学校。为确保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弱电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我们专门成立针对本项目的设计小组,认真阅读了招标文件的有关内容并仔细查阅了设计院的全套图纸,调研了校园智能化网络建设比较成功的省内若干所知名学校,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基本特征,根据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工程的要求,综合我们对校园智能化网络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理解,精心给出本设计方案。、 设计指导思想本方案的设计指导思想就是以现代教

2、学理念为根本,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特征,运用国内先进的技术,采用成熟的产品,科学搭建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的应用系统平台,使之服务于现代化教学、实验,为学校提供快速、高效、可靠的管理手段,创建师生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为桐庐“五校一中心”跻身国内一流学校奠定基础。、 设计原则依据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我们在设计中遵循了以下五个基本原则:1) 源于需求高于需求的原则学校具体需求是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系统方案设计的立足点。我们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系统内容要符合招标文件的基本要求,又注重方案设计高于需求的原则。用专业化的技术思想促进、提高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系统的规划与设

3、计的水平,确保桐庐“五校一中心”弱电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和扩展性。2) 品质与成本匹配的原则在方案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到产品性能与价格的有机联系,认为只有品质与成本实现最佳匹配,才是一个最优秀的方案,即设备的选型、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性价比。3) 产品选型与技术服务兼顾的原则本设计方案所要满足的是学校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科研手段和管理手段、教育的技能手段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计中所选的产品不但考虑其在国际、国内的技术先进性,稳定性;同时应考虑良好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4) 技术应用全面性的原则在技术应用方面,我们综合考虑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扩充性、可靠性、安全保密性及友好性。5

4、) 坚持标准的原则为确保方案的严谨、科学,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执行。、 建设目标桐庐“五校一中心”园区弱电系统建设首先以学校的教学、教师的进修和教研工作为主要内容,其次体现科学、高效、可靠的现代化中学园区管理(教学管理、实践技能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学籍管理等)手段。其核心内容围绕着四个中心的建设进行,即行政管理中心、教学及进修实践中心、资源管理中心、辅助教学中心。通过方案总体设计、工程分步实施、设备有计划的到位、资源和业务逐步整合、应用逐渐深化的建设策略,突出学校的实验特点,加强对学校科技综合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通过五个阶段的建设,

5、即:建网、建库、建队、建特色、建机制使学院在近几年的时间内,建立一个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满足办公自动化、教学实验、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图书信息检索、视频点播、安全防范、楼宇自控等需要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以学校理论及技能教育和管理为目的的建立学校的教学、实践、调研等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教育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设计依据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568)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商用建筑布线

6、系统管道及空间位置标准 (EIA/TIA-56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 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 115-8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94)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N232-90.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7、 (GA75-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T20573-9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J 57-83)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YDT926-1997)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5027-96)邮电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GF007-94)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YD/T2008-93)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方法 (YD/I-1012-1999)二、系统概述目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这些高速发展的新技术带动人类步入了计算机发展的新时代网络时代。数据

8、、语音、视讯、多媒体等信息量急剧膨胀。信息传输的高速、安全可靠及各任意点之间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对信息传输介质及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当前及将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建筑物布线的挑战是我们在大楼设计建设之初,就要认真考虑的课题。一般来讲,一座大楼的生命周期要远远长于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周期。因此,大楼内采用的通讯设施及布线系统一定要具有先进性、高可靠性、易维护性等特点,力求使系统达到高标准、高性能,并有很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并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和长远效益,以满足现在及未来的发展需要。、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要点桐庐“五校一中心”共有数据信息点个,语音点个,另外所有计算机机

9、房室内根据装修单独布线。整个网络系统采用美国 AMP 公司的光纤及六类布产品,网络数据中心在广播电视中心的机房内,电话语音系统采用普通四芯电话线,电话语音通讯中心放在广播电视中心内,系统以星型方式和各个分中心相连,构成整个校园弱电系统的结构。、 系统需求分析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综合布线系统是一模块化、灵活性较高的智能化布线系统,它通过延伸到每个房间的信息点,将电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与管理设备连接为一个整体,高速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从而为校园内部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综合服务。1)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数据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2) 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的建筑群主干网络()布线采用芯

10、单模 室外铠装光纤和大对数通讯电缆,光纤及大对数通讯卫星电缆考虑到了有冗余。3) 各大楼每一楼层布线采用六类双绞线做水平布线,使其到桌面。4) 各大楼在相关的楼层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弱电配线间。5) 网络中心机房设在行政楼三层的中心机房,是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网络的汇集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考虑到了机房的合理布线。6) 综合布线系统满足与外界通讯联系的需求,包括电信数据线路、光电数据线路、卫星数据线路等各类数据线路的接口需求。7) 综合布线系统中应充分考虑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讯系统等留有足够的信息点的分布。8) 弱电系统中强电进行统一管理。、 设计目标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是一座服务于

11、二十一世纪的跨世纪智能化、信息化园区。该园区是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园区,快捷、方便、准确的信息网络是该园区智能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用途合理、经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对满足园区内各楼群各种不同信息的传输至关重要,考虑到该园区的实际情况及对信息处理的多样性,要求提供一个灵活性极高的布系统:能支持话音,宽频电话网络,电脑数据及高速图像讯号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我们为该工程的设计确定了如下设计目标:布线系统应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需要,并能支持语音和保安监控等系统的应用。设备变迁时要有高度的灵活性、管理的方便性。产品的通用性能满足各种网络产品及通信系统的要求。1)适应未来网络发展的需要,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

12、。2)为用户提供快捷、开放、易于管理的语音与数据信息基础传输平台。3)让用户能及时传递可靠、准确的各类重要信息,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 。4)为用户提供电子数据交换()等各种服务的传输平台,为实现无纸化收、发编、审创造条件。5)为用户提供可视图文、电子信箱、用户电报、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等系统的接口。6)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7)符合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标准。8)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9)能支持综合信息传输和连接,实现多种设备配线的兼容。10) 能够保证系统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而不必更动整体配线系统。11) 改变结点连接能使网络拓扑结构方便在星型、

13、总线、环型等之间进行转换。12) 能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及宽带的传输能力,适应异步传输模式() 。13) 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能够简单、方便地进行线路的分析、检测和故障隔离,当故障发生时,可迅速找故障点并加以排除。14) 具有适应未来的需求,平稳过渡到增强型分布技术的智能型布线。并能实现大厦与等到全球住处高速公路接轨的需求。、 设计规范1) 建筑设计研究提供的桐庐“五校一中心”校园平面图及学校需求文件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队2000 年 7 月 3 日发布,10

14、 月 1 日实施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0174-9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8)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450296-969) 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10)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YD/T2008-93 11)大楼通信结构化布线系统待业标准 YD/D 926.1-199712)千兆以太网标准化 IEEE802.3AB 、802.3Z13)ATM 标准14)民用建筑线缆标准化 EIA/TIA57015)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化 EIA/TIA60616)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化 EIA

15、/TIA60717)商用建筑群布线测试标准化 TSB 6718)国际建筑布线标准IEC/ISO1180119)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化 ANSIFDDI20)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标准化 CCITTISDN 21)EMC 电磁干扰标准 EN55022、REN5502422)GB/T50314-2000 中甲级标准三、综合布线系统化设计原则、 总体规划一般来说,国际信息通信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综合布线也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的发展和完善的。我们在设计时要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的利益,我们可以采用“总体规划,

16、分布实施,水平布线一步到位” 。主干大部分敷设在建筑物的弱电井内,更换和扩充比较的容易;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高。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物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连接件(如果选用 1000MBPS 的双绞线)缩短布线周期。、 系统设计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六个步骤:1) 获取建筑物的平面图;2) 分析用户的需求;3) 系统结构设计;4) 布线路由设计;5) 绘制布线施工图;6) 编制布线用料表;典型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的拓扑结构布线方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使任一子系统单独的布线,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