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408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历史第1-9课知识点整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上第19课知识点整理武汉市江夏区赤矶中学 王敏1、人类的形成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创造了人;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古代埃及

2、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5、对金字塔的认识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3、;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7、对种姓制度的认识形成:是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严格等级的制度;内容: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同,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

4、治阶级、特权等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地位悲惨。种姓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种姓制度的实质:印度的等级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体现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8、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雅典的发展:公元前8c 建立城邦,公元前6c 成为共和国,公元前5c 后半期达到全盛。雅典的全盛:时期:公元前5c 后半期(希波战争之后)当政者:伯利克里(政绩)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a、经济上,经

5、济繁荣;b、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c、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进步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局限性: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罗马的发展:公元前8c 建立城邦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c 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繁荣强盛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为东西两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6、,封建社会的开始。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9、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发展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化改新的原因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际,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朝鲜新罗的崛起,对日本产生巨大刺激。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的历史作用(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对大化改新的认识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

7、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所以,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密切的原因唐朝的经济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唐朝的繁荣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伊斯兰教的产生伊斯兰教的产生原因或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

8、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a、创立伊斯兰教;b、麦加传教失败;c、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d、630年兵临麦加城下,征服麦加。 伊斯兰教的历史作用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后来成为阿拉伯国家扩张的工具。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确立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形成封建

9、等级制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主从关系只存在与直接建立分封与受封关系的领主与附庸之间,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表现)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文化上,控制思想、垄断文化,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西欧城市的重新起的时间:10世纪西欧城市是在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西欧城市的条兴起:西欧城市重新兴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a、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b、政治方面,西欧城市的重新兴

10、起和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其中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c、思想文化方面,随着市民阶级在经济、政治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过程:a、6世纪,帝国穷兵黩武,造成国弱民穷;b、此后几百年帝国内忧外患,日益衰落;c、15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给我们的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暴力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古代世界的三大战争:希波战争、亚力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的影响希

11、波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亚力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力山大东征的过程伴随着战争与灾难,但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消极性: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进步性:罗马帝国的扩张使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屋大维不断扩张,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地中海成为

12、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的繁荣时间:帝国建立后的两百年时间原因: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对材料的理解:“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了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罗马帝国与外界的和平交往:与北欧、印度、中国的东汉。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商路: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收集和翻译希腊罗马文稿;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传播阿拉伯数字;传播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数学、天文、医学、文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东西方文明交流

13、的典型人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的主要历史事迹17岁来到中国元朝;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在元朝做官;在中国生活了17年;形成名著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中国文明,介绍了亚洲各国的情况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古代科技文化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公元前3000左右,古埃及人创造象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元前3000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腓尼基人创造了腓尼基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世界

14、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古代科技文化:杰出科学家: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史诗: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荷马史诗 ,再现了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戏剧: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底浦斯王 ,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民间故事:阿拉伯帝国天方夜谭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著名建筑:a、麦加清真寺:伊斯兰教风格,突出特点是大而高。麦加清真寺的中心是克尔伯神庙,是穆斯林必拜谒之地。b、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风格、哥特式建筑,突出特点是高而尖;被雨果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世人称之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朵。 佛教 基督教 伊

15、斯兰教 共同点时间 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地区 古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麦加 东方亚洲地区创始人 释迦牟尼 犹太人 穆罕默德 历史背景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民族压迫沉重半岛分裂内忧外患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服从忍受苦难救世主顺从“真主”安拉忍耐顺从放弃斗争发展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向外传播罗马帝国促进传播半岛的统一和扩张借助政权扩张势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新题速递河北杨建林杜兰静一、以史为鉴材料一 人们把青霉素的发现与原子弹、雷达的发明列为二战中的三大发明之一,不过有趣的是,用原子弹是为了杀人,用雷达是为了不被人杀,而青霉素是为了救人材料二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请回答

16、:(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战争与科技的关系。(2)说一说上述材料和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二、史实辨析材料一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材料二 正如罗斯福所说:“假如没有中国,请想一想,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材料三日本投降仪式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据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军事方面对其它反法西斯国家起到了什么作用?(3)论述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