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327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 东 省 昌 乐 县 教 育 局乐教便函200857 号关于印发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知各镇(街道)、县经济开发区、高崖水库库区教管办,县直各学校:根据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潍教便函200895 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二八年八月十八日2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遵循按需培训、案例分析、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

2、,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施能力,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二、工作目标(一)通过集中培训,促使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以及技术、课堂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等信息化教学基本技术。(二)通过日常研训,促进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信息化教学基本技术应用技能等,并能熟练运用博客、QQ 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三)建立信息技术在课堂日常教学应用管理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班班通” 。3(四)建立专家和骨干人才队伍。三、培训对象全县高中、初中、小学的学科教师,特别是农村

3、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学科教师。四、培训内容(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案例分析;(三)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培训。五、培训方式及时间(一)集中培训县级负责培训各学校骨干教师,学校负责教师全员培训。县级培训时间安排在 2008 年 8 月中旬。学校集中培训时间安排在 2008 年 8 月下旬。(二)日常研训学校日常研训时间安排在新学期,每周一个课时。六、培训成果(一)在集中培训期间,每名教师按质量要求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完成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基本技术技能培训测试达到合格水平。开学两个月内完成一节信息技术

4、与课程整合的汇报课。4(二)日常教学工作期间,学校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应用的普及率作为评价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周定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典型课例的研讨交流培训活动,教师运用博客、QQ 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形成习惯,研训成果及时发布到网站上共享。(三)年底评选出各学段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能手 20 名、优质课 20 节、教学设计 20 节,表彰10 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先进学校。六、组织领导(一)各教管办和学校要充分认识这次应用培训的重要意义,加 强组织领导,成立各级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制定应

5、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管理与评价机制,成立专家和骨干人员队伍,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培训质量和效益。(二)县教育局成立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教育局教研室、电教站、职成教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电教站。市、县教育局将把这次应用培训工作纳入今年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评5估标准(试行)(附后)。附件:1、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2、潍坊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评估标准(试行);3、昌乐

6、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细则。昌乐县教育局二八年八月十七日6附件 1: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傅喜明副组长:张迎之成 员:张建民 徐松然 高树福培训组:赵军营 赵正光 程国强技术组:孙 亮 王国政7附件 2:潍坊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评估标准(试行)评估项目 评 估 标 准 要 求B1、各级成立应用培训工作 领导小组;B2、制定应用培训工作实 施方案;B3、建立应用培训管理与 评价机制;B4、建立专家和骨干人才 队伍;A1、培 训组织B5、把应用培训工作纳入督 导评估内容,制定 评估 标准;B6、落实市

7、县骨干培训人 员; B7、落实学校集中培训人 员、内容、 时间、任 务、评价;B8、落实学校日常研训人 员、时间、内容、任务、评价;A2、培 训落实B9、每周定期组织各学科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典型课 例研讨培训;B10、所有教师达到教学设计 技术技能测试合格水平;B11、所有教师完成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汇报课任务 ;B12、所有教师日常教学设计 (备课)电子化方式形成 习惯;B13、所有教师日常课堂实现 信息化教学的普及率达到最大化。B14、所有教师习惯运用博客、QQ 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培训成果在网站上发布共享。A3、培 训成果B15、评选公布一批利用信息技 术

8、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能手、先进学校。8附件 3: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细则一、培训对象全县高中、初中、小学的学科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学科教师。二、培训内容(一)学习资料1、曹红旗副局长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全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赵鑫副馆长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全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珠珠讲座:观课评课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怎样的课是好课、 怎样利用资源上好课。3、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利明教授讲座:如何评课、上好课、三种模式教学应用的教学设计 ASSURE 模式。4、四川

9、省电化教育馆教研员陈守常讲座:教学光盘播放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二)教学案例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案例分析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各学科、各学段市级电教优质课课堂教学录像观摩。(三)基本技能1、IP 地址及 设置、域名、网址、网络实名、Ping 命令使用,杀毒软件、360 卫士的安装升级,百度等搜索引擎的使用,迅雷、Flashget 等常用下载工具的使用,软件的下 载与安装,压缩与解压软件的使用,Email 、QQ、QQ 群、MSN、博客、论坛等网络交流工具的应用。2、中国教育科研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教材出版社网站、山东基础教育资源网、潍坊市教育资源库、县教育资源库等教学资源网

10、站的使用。3、常用多媒体播放软件,屏幕捕捉软件的应用。4、常见媒体格式介绍:*.txt、*.doc、*.dot、*.docx、*.xls、*.xlsx、*.ppt、*.pot、*.pps、*.pptx、*.htm、*.html、*.wav、*.mp3、*.rm、*.rmvb、*.mpg、*.avi、*.wmv、*.mov、*.flv、*.gif、*.jpg、*.png、*.bmp。5、Word 提高电子教案效率的技巧, PowerPoint 模板应用技巧。(四)命题与测试潍坊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学校具体负责实施,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测试,成绩汇总到县电10教站。三、具体实

11、施(一)集中培训以学校为单位实施,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培训内容和要求,确定培训时间,在 2008 年 8 月 28 日前完成。1、8 月 22 日前,各单位将培训实施方案报电教站(A4 纸打印)。2、8 月 22 日前,下载培训材料。下载地址:http:/ 月 28 日下午,上报培训测试成绩的 excel 电子稿到0536-6239239163.COM。(二)日常研训学校日常研训时间安排在新学期,每周一个课时,具体时间由各学校自行确定。四、培训要求1、充分利用好教师用机和学生用机。2、每天上午分组集中收看理论讲座、上机操作实践培训,记理论学习笔记、上机操作步骤笔记;每天下午分散撰写学习收获

12、体会文章、上机操作练习。3、培训结束,组织考试,各学校向县教育局提交本次培训总结到 0536-6239239163.COM。11五、培训管理与督查学校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实施本单位的培训。县教育局成立培训工作巡视小组和技术保障小组,巡视、指导和督查各学校的工作。六、培训评价对各学校开展培训的工作进行评价,鼓励创新,注重实效。基本标准是:1培训工作实施方案:高起点,严要求,符合实际,切实可行;2培训工作实施计划:全方位,重在实施,抓落实,完成有保障;3培训工作组织管理:领导带头,严密管理,参训积极性高;4培训工作形式创新:结合实际,创新形式,重在知识的掌握;5培训工作信息报道:图文并茂,形

13、式新颖,内容真实、快捷;6培训工作过程资料:档案保存条理,视频、图片等形式多样;7培训学习收获体会:全员参与,学科针对性强,有参考价值;8培训学习成果展示:学校网站、培训专栏、教师博客网12络共享;9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日常研训有保障,创新工作有思路。七、培训简报县教育局将组织编辑培训简报,在教育网站上发布,及时共享各学校的培训经验。编辑部邮箱:0536-八、培训工作备忘录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备忘录序号 工 作 内 容 完成时间1 参加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会议 8 月 15 日2 学习全市会议工作精神,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技术保障小组

14、8 月 16 日3制定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8 月 17 日4 制定培训工作实施计划、工作备忘录、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 8 月 18 日5 拟定培训工作会议通知,下发通知 8 月 19 日6 召开动员大会,培训县级骨干教师,在教育网站开通培训专栏 8 月 20 日7 各学校下载培训材料,拟定培训方案,制定计划,报电教站 8 月 21 日8 各学校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开展培训活动,电教站组织到各学校巡视、指导和督查,编发培训简报 8 月 22 日25 日9 联系电教馆,领取试题,安排学校培训测试事宜 8 月 26 日10 各学校测试,电教站安排巡视 8 月 27 日1311 各学校上报测试成绩,电教站汇总后报潍坊市电教馆 8 月 28 日12 培训活动阶段性总结 8 月 2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