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9293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营养 愉悦喂养中国宝宝营养喂养指南第 1 页 共 26 页 1第一章 婴幼儿营养促进基本知识一婴幼儿营养促进基本概念(一) 营养:营养是所有生命物体的一种生命活动,是有关生命生长、维持、修复整个生命体或其中一部分过程的总和。(二) 营养成分:指食品中营养素和有益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膳食纤维等。(三) 营养素: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提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机体活动和体质健康、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些物质,将导致机体发生相应生理学不良变化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五大类。(四) 营养行为:是指母亲喂养婴幼儿的行为方式和

2、宝宝自己摄取营养的行为方式。例如:宝宝哺乳后,应让宝宝竖起俯卧在母亲肩头,轻拍宝宝背部帮助宝宝排除吃奶时吞咽下去的空气,待打完嗝后再少喂些许才算饱了。刚刚结束运动、愤怒、抑郁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宝宝会哭闹、烦躁不安;进食速度快、喜欢吃大块、偏爱某种食物的宝宝会导致肥胖;长期饥饿半饥饿,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生长迟缓。(五) 营养气氛:儿童的营养环境主要是由家长提供的,家长的营养观念、喂养行为和儿童本身的进食行为、进食环境、与家庭成员一起进食、摄食时的情绪、习惯等。(六) 营养投入:是指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三者共同作用的总和。营养结局是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水平的总和。(七) 生长发育:

3、从受精卵着床到胎儿出生、再到青春期结束进入成人期的全过程。其中体格的发育叫生长,即“长个增重” ;功能的成熟、能力的获得叫发育,即“长本事” 。(八) 儿童营养与成人营养的不同:成人靠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完整, “老化”是成人的主要生命表现;而“生长发育”是儿童的主要生命表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获取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大。因此妈妈必须掌握营养素、营养行为、营养气第 2 页 共 26 页 2氛的综合知识和技能才能养好孩子。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宝宝营养(一) 能量(1) 能量是指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热量。能量是计算来的单位,是指水升高 1吸

4、收的热量,以千焦(kJ)为国际单位。1 千卡(kcal)的能量相当于 4.184 千焦(kJ)。(2) 人体每消化 1 克蛋白质产出约 17KJ 的能量;消化 1 克脂肪产出约 37KJ 的能量;消化 1 克碳水化合物产出约 17KJ 的能量。(3) 母乳、配方奶和平衡膳食的能量分布是相似的。约 915%来自蛋白质;45-55%来自碳水化合物;35-45%来自脂肪。(4) 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每日热卡需要量约为 334.72-502.08KJ/KG,以后每三年渐减41.84KJ/KG。(5) 能量供应量:不同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婴幼儿能量供应量如下表:年龄段 能量0-6 个月 5

5、02.08/Kg 体重6-12 个月 418.4/Kg 体重13-24 个月 4602.4KJ24-36 个月 5020.8KJ(二) 蛋白质:(1)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不能够在体内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因此叫必需氨基酸。其余可以在体内转化成氨的作用,故呈非必需氨基酸。正常人需要九种必需氨基酸。(2) 蛋白质构成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并由此构成组织和器官,人体约体重的16-18% 是蛋白质;构成人体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在人体参与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包括酸碱平衡、体液维持、胶体渗透压平衡;(3) 蛋白

6、质缺乏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毛发与皮肤病变。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缓、精神不振、肌肉无力、活动减少,而后出现水肿,毛发稀少而细、干枯、易折断脱落。第 3 页 共 26 页 3(4) 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奶、蛋、肉、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动物蛋白;豆类、核桃中含有很好的植物蛋白。有些妈妈认为“吃得好”就是“营养好”,所谓吃得好就是多吃鱼肉蛋奶,没有进行均衡搭配。粗粮、蔬菜水果对宝宝的健康也很重要,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燃料,为大脑提供动力,对疾病起到防范作用。膳食纤维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保持消化活动正常和通便,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7、。让宝宝营养好,重要的膳食平衡,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搭配合理。(三) 脂肪和脂肪酸(1) 脂肪酸是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亚油酸、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稀酸(DHA)、花生四稀酸(AA)是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对脑、视网膜、神经髓鞘的发育有促进作用。DHA 和 AA 是母乳的成分,在母乳喂养不足时,应让宝宝食用添加 DHA、AA 的配方奶粉进行营养促进。(2) 脂肪是机体贮存能量、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构成细胞成分(例如细胞膜),帮助脂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维生素(VA、VD、VE)的吸收。体内缺乏脂肪,宝宝体重不增,生长相对缓慢,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同时皮肤干燥,经常口渴。(3) 脂肪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

8、植物性食物中以坚果类含量丰富,如花生、葵花籽、核桃。(4) 摄取脂肪过多会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刻意摄取脂肪会影响宝宝身体组织发育、激素制造和脑部生长。(四) 碳水化合物(1) 碳水化合物是指糖、寡糖、多糖的总称,是提供能量的重要营养素。糖指所有的单糖、双糖,如葡萄糖、蔗糖等,寡糖也称低聚糖,多糖包括淀粉和非淀粉多糖。双糖、多糖在人体不被吸收,必需经过消化道的消化酶分解成单糖后才被吸收。(2) 体内缺乏碳水化合物,导致浑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严重者昏迷。而碳水化合物过多则转化成脂肪在体内贮存,导致过胖。过多的摄取碳水化合物会使肠内发酵加强,产生腹泻;碳水化合物摄入

9、过多,影响蛋白质的摄取,引起宝宝虚胖和免疫力低下。不要让宝宝吃过多的零食和糖类,要控制好宝宝饮食中糖的摄入。(3) 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来源于淀粉,小部分来源于单糖和双糖。主要来源于蔗糖、谷类(水稻、小麦、玉米、杂粮)、薯芋类、水果和蔬菜。第 4 页 共 26 页 4(4) 多数妈妈认为母乳可以完全满足宝宝营养供给,专家建议母乳喂养 4-6 个月适当添加一些辅助食品(泥糊状食品),以保障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宝宝出生 2-3 周内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随着宝宝身体的成长,其所需营养成分也要随之均衡,例如维生素 D 就需要在两周后开始少量添加。(五) 膳食纤维:(1) 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的

10、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类。(2)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但可以被细菌分解、对人体有健康意义。其主要机能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咀嚼机能,促进牙齿和下额发育;影响倡导细菌代谢,改善菌群比例及活性。(3) 膳食纤维多存在于谷类中,尤其粗粮(米、玉米、面粉、小麦)、豆类、水果和蔬菜。(六) 维生素 A:(1) 维生素 A 又叫视黄醇,维生素 A 及 -胡萝卜素都在肠道与脂肪一起被吸收。具有维持上皮组织建康、增强机体免疫、维持正常、视觉机能。维生素 A 在体内参与眼球视网膜内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视力。缺乏易患夜盲症和干眼病、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粘膜萎缩。(2)

11、维生素 A 不易通过胎盘,因此新生儿在肝内贮存维生素 A 较低,出生后 1 个月内主要靠母乳提供,因此妈妈应多吃些富含 VA 的食物;2-3 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补充胡萝卜水、西红柿水、菠菜水;4 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蛋黄、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 A 的蔬菜和水果。(3) 有些妈妈认为“脱脂奶粉比全脂奶粉好”,其实不然,应当让宝宝尽量喝全脂奶粉,因奶粉在脱脂时容易把 VA 丢失掉。让宝宝以天然食品中获得 VA 和胡萝卜素是没有任何危险的,让宝宝吃 VA 胶囊和鱼肝油要小心,因为 VA 吃多了可能发生中毒。(4) 维生素 A 主要靠有色蔬菜中的胡萝卜素供给。例如:红薯、南瓜、番茄、菠菜;动物

12、性食物包括:肝、肾、蛋类。(七) B 族维生素(1) B 族维生素均为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储存较少。第 5 页 共 26 页 5(2) 维生素 B1 又叫硫胺素,在体内与磷酸相结合,刺激胃蠕动,促进食物排空、增进食欲,同时具有营养神经、维护心肌、消除疲劳的作用。维生素 B1 主要存在谷类、豆类及动物性食品当中;(3) 维生素 B2 又叫核黄素,在能量代谢中起到辅助酶的作用,提高神经组织所需要的能量,维持正常的食欲、肌肉弹性和健康的精神状态。维生素 B2 主要在动物性肝脏、蛋黄、瘦肉中;(4) 维生素 B12 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机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生

13、素 B12 主要在肝、肾,豆牙、马铃薯等。(5) 不要让宝宝丢弃宝宝不愿意吃的蛋黄,蛋黄和蛋白都是十分重要的营养来源,蛋黄中所含的卵磷脂更是大脑发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八) 维生素 C(1) 维生素 C 是具有抗坏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总称。有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愈合,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机体寿命,改善钙、铁和叶酸的吸收,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防止牙床出血。缺乏 VC 易造成牙龈肿胀、出血,骨骼畸形、易骨折,伤口难以愈合,严重者造成贫血或大出血。(2) 维生素 C 在人体内不能够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 C 广泛存在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VC 性质极不稳定,在酸性的环境下可

14、达到保持,受热氧化破坏、遇到金属被破坏,因此给宝宝煮菜汤时最好用手撕,煮菜不宜时间过长。(九) 维生素 D(1) 维生素 D 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制造强健的骨骼和牙齿,帮助 VA的吸收,维生素 D 与 VA,VC 同时服用可以预防感冒。(2) 宝宝缺乏维生素 D 一般爱哭闹、易激怒、睡眠不好、多汗。严重者表现为骨骼病变、颅骨软化、出牙延迟、脊柱串珠、鸡胸、腕踝畸形等。(3) VD 服用过量,易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加,宝宝表现啼哭、烦躁、爱发脾气;消化液减少,使宝宝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气喘等症状。(4) 维生素 D 存在于动物肝脏、全脂奶、蛋黄中,VD 是唯一能够在体内合成的维生素

15、,合成的条件是紫外光的照射。宝宝在阳光下活动 20 分钟,通过紫外线作用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化成 VD,多晒太阳是婴幼儿补钙的重要途径,也能够自动补充 VD。因此婴儿期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以增加 VD 的合成。(5) 引起缺钙的主要原因是 VD 摄取不足。有些妈妈认为 VD 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就给宝宝补充 VD,但 VD 不是营养品,过多服用会引起食欲下降、恶心、消瘦等症状,第 6 页 共 26 页 6有可能发生血钙、尿钙现象,严重者易患肾脑心肺等器官钙化。因此对于不是严重缺钙的宝宝通过豆制品、奶制品和均衡食物、阳光紫外作用来补钙更安全。(十) 维生素 E(1) 维生素 E 是很重要的血

16、管扩张剂和抗凝血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体内缺乏维生素 E,因红细胞溶血可引起轻度溶血性贫血和脊髓小脑病。(2) 维生素 E 主要来源为植物油,其次为菌类、藻类。动物性食物的蛋黄、金枪鱼富含 VE。含 VE 的植物性食物中包括新鲜的蔬菜、茄子、甘薯等。(十一) 维生素 K(1) VK 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之一,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缺少的物质,能够防止内出血和痔疮,可以促进血液正常凝固。(2) 维生素 K 缺乏症常发生在 1 周岁以内的婴儿,称为“新生儿出血症”。临床表现为皮肤出血、呕血、便血、穿刺部位长时间出血,常合并为颅内出血和肺出血。(3) 母乳中含维生素 K 约 15 微克/升,仅是配方奶粉的 1/4,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头几天能够摄入的奶量低于人工喂养者,纯母乳喂养儿维生素 K 摄入不足,因此,新生儿出生初期医务人员要注射补充 VK。三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当多食用蔬菜和鱼肉,以让宝宝适时补充 VK。(4) 维生素 K 主要存在苜蓿类食物、萝卜缨、莴苣、菠菜中。动物肝脏、鱼肉也富含V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