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289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办公室风险管理工作浅析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起源于上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70 年代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并逐渐形成了风险管理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管理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大了风险管理工作力度,编发了全面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还专门聘请专家讲课,组织培训学习,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风险初始信息收集和风险辨识工作,为后续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说,2011 年是我局的“风险管理年”。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的神经中枢,处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各方的核心地位。办公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

2、个单位工作效能的高低、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对外形象。由于办公室业务独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也是风险易发区和多发区,一旦发生办公风险事故,将对整个企业的工作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做好办公室风险源点的辨识工作,制定防范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办公风险从事中、事后弥补转变为事前预控的闭环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办公室工作职能由文秘工作、文档工作、保密工作、信访工作、公关接待、办公信息化、新闻工作等多个方面组成,其中风险因素主要集中于文件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保密工作四个方面。一、文件管理风险。文件管理是指公文的拟制、办理、整理、归档、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

3、接有序的工作。文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文件的审批、转发、办结等环节,包括文件未及时报送领导审批、未及时转发给承办科室、未督促科室按时办结和重要文件多环节运转后丢失等风险。对于未及时将文件报送领导审批的风险,文件管理人员在收到文件时首先要快速浏览文件,根据文件时限要求,区别处理。对符合规定的公文,办公室应先进行登记,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根据领导的批阅意见交有关科室办理或阅知。对于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若主管领导不在,可先交有关部室阅知,再报有关领导审批,以免贻误工作。对于未及时将文件转发承办科室的风险,要建立科室文件管理制度,落实文件运转、管理责任。在领导批示后,按照批示意见

4、,及时发送相关科室承办,不得延误。负责公文运转的人员在文件送出合理时限内要与承办科室联系,掌握文件运转情况。对需要由有关科室办理的特急件,在报送领导批办的同时,应与有关承办科室提前沟通,请其先行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做好后续督促工作。对于未督促科室按时办结的风险,要严格遵照单位对于办文时限的规定。办公室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建立阶段性重点工作督办提醒台账,跟踪公文办理进度。对于重要文件多环节运转后丢失的风险,文件管理人员在领取文件时,要与文件收发清单仔细核对,从源头上防止文件缺失。在文件运转过程中严格执行文件签收制度,跟踪文件办理流程,做到当日文件

5、当日清。平时工作中要加强文件跟踪管理,密切关注文件去向。二、印章管理风险。印章管理是指印章的刻制、发放和回收、保管和使用。近年来,随着电子印章的使用,也给印章管理带来了新的风险源点。印章管理的风险点最主要体现在印章违规使用和丢失风险。印章使用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严格的用印审批程序,单位及各部室对外提交的各种文本需加盖单位印章的,要视用印文本形式不同采取不同的审批程序。印章管理人员用印前要做到确切了解用印内容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对文件内容和印章使用单上载明的签署情况认真核对,审核是否符合用印手续,确认无误后方可盖印,不允许不看内容盲目盖印,不允许在空白信笺上盖印。重要材料底稿应在办公室留存一份。公司

6、各部室要建立印章使用登记簿,专门记录印章的使用情况,以备存查。用印后,印章使用登记簿和印章使用审批单作为用印凭据由印章管理人员留存,定期归档。印章丢失风险防范措施。为防止印章丢失,应明确印章管理的相关规定,原则上使用正式印章要在办公室内,不许带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将印章带出使用的,应事先填写印章使用单,载明事项,经办公室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印章保管人同经办人共同携带使用。平时印章保管必须存放在保险柜内,不得随意放置。三、档案管理风险。档案是企业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真实的历史记录,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在于其内容中所蕴含的知识。一位企业高管曾经说过: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取决于这个公司的档案管理水

7、平。档案管理中的风险最主要体现在档案的保管上,包括:没有按照管理制度要求保管,造成档案的损坏或丢失;没有按照期限保管,导致不够保管年限的档案提前销毁;没有建立相关借阅手续将原始档案借出,或没有按时归还借阅档案,导致档案的丢失;对销毁档案没有进行造册登记;销毁档案时未经审批鉴定随意销毁档案等。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风险,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保障制度。如档案信息的专报专题研究制度,编辑、指导、筛选、送审以及追踪反馈制度等。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建设,明确分管部门,为档案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努力做好档案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

8、。要及时做好档案归档及规范管理工作。主动介入本单位办公自动化、电子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技术支持与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文件归档机制,加快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要严把档案归档质量关。这是做好档案管理的关键。高质量、低风险的档案管理来源于领导的重视,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群体意识,来源于工作程序的合理和管理制度的健全。四、保密工作风险管理。保密工作,是指为达到“保密”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保密工作的主要风险包括:对保密文件的保密范围、级别、期限的确定、变更和解密没有按规定执行;对保密文件的制作、收发、传递、保管没有按规定执行;对密码设备没有妥善保管、使用;没有按规定保守客户秘密等。

9、对于保密工作风险源点的管理措施,一是要严格保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宣传教育,使干部员工具备保密意识,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录的不记录。二是加强对保密环节的管理,对于涉密文件、档案、传真件、影音资料、会议记录等内容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打印、复印、发送、借阅等。三是发现秘密已经泄露或可能泄露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立即做出相应处理。办公室工作职能范围广、工作头绪杂、敏感问题多、协调任务重,风险源点无处不在,要想达到防范、化解,最终杜绝风险的目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知风险点,将按制度办事、按规范操作培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样才能防止由于不良的操作习惯引发的各类风险事件。办公室工作风险管理,要秉承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对办公业务风险点实现常态化管理,从源头上进行梳理,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从流程上进行固化,从执行上进行管控,从根本上避免或杜绝风险点演变为风险事故,为将办公室建设成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规范化部门奠定基础,为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