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277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明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着重把握在审题立意方面的要求:(一)等级评分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表达为其本质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高考语文重点考核的内容。教育部颁布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要“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在评阅中,阅卷教师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方面:审题、立意是根本,材料是否充实,视角是否独特,情感表达是否真切是欣赏点。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对题目或材料中心的把握是否准确,不偏离题旨。表达方面:文体、语言是根本,结构是其欣赏点。“符合文体要求”是指写作

2、符合所选文体特点,且特征明显,不要写成“四不像”文章;语言表达顺畅,不能生涩难懂,也不提倡文白相杂或乱用网络语言;“结构” 要做到有头有尾,有分段,有过渡,没有大的漏洞。发展等级: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高考作文对“深刻”这一发展等级的认同是包含社会流行的正确观点与自己深切体会这两个方面的。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切,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提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

3、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评价标准。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这个积累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或是用词贴切,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有表现力,这些也都是有文采的表现。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已成为语文科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

4、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知识点 通过把握近几年高考题,掌握几种审题立意的方法。能力点(1)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2)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教育点 写作,应有目标意识。同时写作和阅读也是孪生的,熟悉写作的要求,有利于阅读鉴赏。教学目标重难点 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依据 12 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 分。高考和各地的期末考试均采用网

5、上阅卷,扫描出来比纸质试卷略显模糊,因此,考生的字一定要写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字迹要工整,书写要规范,避免写错别字。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高考作文“一个错别字扣一分”,在阅卷中这一点备受重视,希望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内容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情感真挚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不够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情感虚假基本等表达符合文体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

6、、语病多字迹难辨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等分析深入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色彩说明: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发展等级评分,依据 12 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错别字每一个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5 分为止。确认为抄袭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二、高考作文阅卷在审题、立意方面要求情况 :材料作文:“我辈既以

7、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自立定意,自选题材,自选角度。文体特征明显 诗歌除外。你的立意? (一)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选自孙中山 1913 年的致邓泽如及南洋国民党人函,时值辛亥革命后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在新浪网对 17 个地市高考题目做的调查中,山东卷题目在“最寓意深远”中位居第二,“最坑爹”中位列第二,“最给力”中位列第三,而在“最好写”中位居第八,尽管如此,作文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当今改革处于关键时期,所以指向明确

8、:改革发展。此题目较开阔、空间大、有话说。材料包含三个要素:1、有担当。包括两个方面:对国家、民族、人类、世界有所承担,有所奉献;有自我(个人、一辈人)之承担和投入。2、奋力拼搏,不畏困难、精神贯注、猛力向前。3、坚信未来,争取成功。由此看来,今年的作文题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去年的这世界需要你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它的时代性(唤起人们的责任)和人文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唤起斗志)。(二)评分标准今年的评分标准较往年有所变化。、内容方面的变化及具体的标准。由原来的切合题意变成了符合题意,降低了审题难度。符合题意:必须有担当,有担当必然有拼搏,但不一定有坚信未来。关于担当,专家做了进一步说

9、明:(1)不一定非要提改革开放、世界潮流、善长恶消,只要是进步向上即可,对人类、世界有贡献即可;(2)在论述中没提要有担当,但材料中有也可;(3)谈个人奋斗、个人拼搏成功,只要有益于社会也可,把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也可;(4)有担当必有拼搏,不谈未来也是符合题意。高分:60 分汀州梅花香、59 分莫隐逸,勇担当、58 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57 分你我改变中国、基本符合题意:谈自我奋斗争取成功,没有担当,只谈自己。如:坚持才能成功猛力向前战胜挫折希望就在前方偏离题意:(1)既无担当,也无自我或我辈之投入,不联系自己、实际,只谈他人。(2)与当前主流相冲突,内容不当或不健康。偏题题目如:尊

10、重自然规律中国发展是中华美德点亮善良这盏灯内容充实:文章能联系历史、现实、自我实际,三者有其一即可算内容充实;材料要具体鲜活。内容较充实:对历史、现实等有联系,但抽象化、不具体、笼统说。内容单薄:只有论述,没有联系,无具体材料,尽说套话。内容不当:材料与观点不配合、不相干或对立。只摆材料不论述不分析,材料之间松散,无内在逻辑。(三) 阅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 审题立意集中在第二要素。写责任并能写好的作文不多,跑题现象也不多,绝大部分同学都集中在材料中的第二个要素:面对困难挫折不放弃、有信念,勇往直前。跑题的比如说,写创新,写善良,写中华美德,写自然规律,以叙述历史的口气写中国发展历程等。出现此

11、类情况的学生是断章取义。2、 思路不清。很多学生的文章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没有一条主线,前面是一个意思,后面又转而写别的,给人感觉整个文章是几块拼凑起来的,如,前面还是写中国的改革之路,后半部分又是自己的奋斗过程。(四) 高考现场优秀作文成因分析:分析今年的考场优秀作文,有以下这些特质:1、 中心突出,全文有一条明确的主线。2、 结构清晰,一气呵成,层次分明,论证有梯度。如: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全文以“责任”为主线,有古人到五四青年到 90 后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3、 充分理解材料,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胸襟开阔。如莫隐逸,勇担当。先驳后立,脱颖而出。(五)从高分作文中得到的启示和对作文应考的建议

12、阅卷评分的最重要的依据还是整体感知,尤其是靠自己的阅读初感。因此我们的高考作文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高考作文要选择最准确的立意。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它是作者行文的灯塔与指南针。清朝王夫之曾经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立意准,就选对了帅,这仗便胜了一半。2、思想有深度。平时备考要扩大阅读视野。3、对自己作文情况要了然于胸,清晰定位,精心揣摩高考优秀作文,苦练成功作文样式,精心打造自己作文的亮点,同时不要忽略题目拟制,开头策划,精彩段经营,结尾段安排等细节。总之,我们要注重自我体验,更要关注社会人生;既要强化技能训练,又要注重阅读积累。三、审题、立意例析:(一)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

13、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拿给 10 个人看,问他们是否熟悉。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 春 霖 。 第 二 份 名 单 是 : 李 渔 、 洪 升 、 顾 炎 武 、 金 圣 叹 、 黄 宗 羲 、 吴 敬 梓 、 蒲松龄 、 洪 秀 全 。结果,10 个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的人却耳熟能详。谜底最后揭开:原来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他们赢得了科举考试,独占鳌头,披红挂彩,春风得意,没想到,风头出尽之后,这些状元郎归于平庸,湮没无闻。第二份名单里的人,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 他们考场失利,与高官

14、厚禄无缘。但是,他们很快调整心态,在逆境中奋起,有的成为思想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有的成为农民领袖,有的成为一代枭雄,声名远播,载入史册。读了上边的文字,你有何联想!请根据你的理解,选准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2012 年 6 月 9 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 2 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

15、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少于 800 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立意: (三)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立意: (四)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