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与评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228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与评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三化学绪言课案例临西一中 黄洁教材说明教材版本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化学、了解化学的创立与发展。2、明确化学的作用与现实任务。二、过程与方法1、用传说故事、幽默的语言、奇妙而有趣的“魔术实验”实施教学。2、初次尝试、观察实验,并对现象和操作进行描述。三、情感与态度1、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使学生形成现在爱化学、要学化学,将来要用化学的意识;树立正确地学习目标和能学好化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活学习动力,即以“情感态度”为重点。教学难点 本节课无知识难点。只了解化学及其学习方法。教学用具“魔

2、棒点灯”实验与“溶液变色”实验所需器材。教学过程课 堂 实 录 设计意图教师:我姓黄,叫黄洁,是你们的化学课教师。这堂课我先给大家讲一个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有一根神奇的魔棒,魔力无穷。它既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也能使人丰衣足食,还能保家卫国。”因此人们做梦都想得到它。于是人们就找啊找,而且是一代人未找到,下一代又接着找,中国人找,外国人找,这么神奇的魔棒哪个不想得到,英国的道尔顿、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俄国的门捷列夫都曾历经艰辛地寻找过,那么大家猜一猜,最终人们找到了这根魔棒吗?学生:“找到了”、“没找到”、“不可能有这样的魔棒”教师: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根本没有这样的魔棒,就不可

3、能找到。但是(稍停顿),人们却寻找到了一门具有这根神奇魔棒之魔力的科学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习的化学。用传说及神奇魔棒的神奇魔力进入教学,很吸引学生。说出三位科学家的名字为后面打下伏笔:因他们为近代化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贡献。2(学生哗然,也有很轻声地“吹牛” )教师:有同学在轻声地说“吹牛”也一定还有很多同学心里在说:黄老师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老师真的在自夸吗?当久旱不雨时,向云层里发射降雨弹,或用飞机喷洒化学物质进行人工降雨,不能说是“呼风唤雨”吗?从矿石中冶炼出金属,难道不是“点石成金”?把草树皮变成纤维,利用石油为原料,得到合成纤维,织成布、做成衣;化工生产农药、化肥,使粮食丰产得到

4、保证,难道不是“丰衣足食”。化学武器,虽不提倡,但它也能“保家卫国”。看来老师不是自夸,也更不是吹牛,化学知识的确具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再若不信请看,这只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玻璃棒(管),在化学老师手里也会具有神奇的魔力补充趣味实验:“魔棒点灯”(象玩魔术一样,刚才普普通通的玻璃棒,当老师再从不透明的塑料水槽中再次拿起,只在酒精灯上一点,酒精灯就燃烧起来了;学生表情各异,大多为惊讶与好奇?)教师:这就是化学知识的神奇力量,其实前面说的“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就现在而言早已成了化学中的小 KS 了。如今的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徇丽多彩!板书课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媒体图片:请看图片中的内容(并

5、简单说明各图中的物质内容都离不开化学:同课本)教师:从这几幅图片及生活的周围可知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十分精彩的物质世界。这就是化学的功劳。板书:一、精彩的物质世界离不开化学教师:化学是如此的奇妙,那么你一定会问什么是化学?板书:二、什么是化学教师: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这些物质还在不断地变化着。化学就是研究这些物质及物质的变化规律的。通过化学研究,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知道其性质,就能掌握它的用途。利用它的变化规律就能制造新物质。板书:1、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教师: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也经过了慢长的过程。板书:2、化学的发展学

6、生:阅读课本第二到第四页教师: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正确分析了学生心理活动,并以学生的口气说出“老师是王婆卖瓜”显示了老师的幽默与风趣。同时也抓住了学生心理,抓住了学生心理也就抓住了课堂。通过例证与反问证实了化学知识的力量,使学生初步明确化学的重要性。通过魔术式的“魔棒点灯”实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极大的好奇心,为激化学生学习化学起到了很大作用。引入课题自然通过对图片内容与化学关系的说明,再次让学生明确化学知识的奇妙与“神通”。让学生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化学。了解化学的创立与发展。3分子学说的创立,为近代化学奠定了基础,还有很多很多人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象俄国的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

7、明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中国在化学的发展中也有突出的成就。有闻名于世界的三项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砖;早在商代就会制青铜器,春秋战国时就会冶铁炼钢,东汉时会酿酒,唐代就会蜡染技术;到现在已能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注意:纳米是长度单位、1 纳米=10 9 米)副板书:1 纳米=10 9 米 或 1nm=10 9 m教师:化学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主要研究领域也可说是任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板书:3、现代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和创造新物质、新材料。(举例说明)如:无毒无害的高效肥料、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新药物;有记忆能力、有生物功能的新材料、超导材料等)。开

8、发新能源:(解决能源危机、石油紧缺问题。)预防污染、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在生命科学中也正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师:我很希望同学们能学好化学,将来为祖国的发展,为社会的需要作出贡献,大家想学好化学吗?学生:想!板书:三、怎样学化学教师:首先大家要相信我是一位优秀的化学老师。其次上课时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还要认真观察实验,也要多动手实验。因为化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就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怎样:请认真观察实验中的变化现象及老师的操作细节。师生活动:(教师做溶液变色实验,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实验操作:取下盛澄清石灰水的细口瓶橡胶塞,倒放在桌上,然

9、后右手握瓶(标签向着手心),左手拿一支试管,向试管中倾倒石灰水约试管容积的 1/4 体积。然后盖好石灰水瓶塞,向试管中正确滴加酚酞(盛在滴瓶中),再取下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盐酸于变红的溶液中至红色消失,最后清洗滴管。提问:1、老师取下两个液体药品的瓶塞时瓶塞是怎样放置的?(正放、倒置?)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是否伸进了试管口?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化学上的成就,培养爱国热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使学生了解化学正为适应科学的发展需要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需要而服务。也更进一步说明了化学的重要性及面临的现实任务。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正确地目标。只有信任老师才会接受老师的知识。液体

10、变色实验,再次让学生感到化学的奇妙和趣味,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个实验并不是单纯为了表现趣味而设计的,还另有目的。让学生观察回答操作细节,为后面学习液体药品取用、滴管的使用留下了正确地、深刻地印象,是增补该实验43、两次使用滴管,第一次和第二次使用完后的处理有没有不同?学生:学生一一正确答出(略)。教师:大家观察得很认真,答得都很正确,那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化学!四、小结所起到的第二个功效。给了学生很好的鼓励,一句“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化学”。也为学生想学好化学给了十足的信心。发挥了该实验的第三个目的和功效。板书设计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精彩的物质世界离不开化学

11、二、什么是化学研究和创造新物质、新材料。开发新能源:预防污染、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在生命科学中也正发挥着巨大作用。三、怎样学化学教学反思初三化学绪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堂课,也是初中化学教师面对学生的“处女作”。也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的良好开端,使学生能对化学“一见钟情”。所以我对这堂“开场白”作了充分准备。本节课特点:1、从课题引入的“传说故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2、能正确分析学生心理,既备了教材,也备了学生,且语言较幽默、风趣。3、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教材处理也得当,教师以什么是化学?化学的创立与发展、化学的作用与当今的任务;如何学好化学为教学线索,层层加深对化学重要性的阐明,处处激发学习兴趣,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4、两个补充实验,不多不少,各显奇效:补充实验少了,整堂课都是教师夸夸其谈,淡而无味;实验多了,会使学生眼花瞭乱、华而不实。5、本节课也有不足,就是教师讲述偏多,仍有满堂灌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