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29207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精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来源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践报告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语录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对冉有和季路助季氏将伐颛臾的一场对话,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苏教版教材将季氏将伐颛臾和寡人至于国也作为一个板块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 ,从编者意图看,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过十则 ,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仁爱思想等略有了解,但由于仁的内涵比较丰富繁杂,学生对何者为仁

2、何为不仁,比较含糊。进入高二,将有一门选读选修课,学生是否会选修这一模块,这篇课文的教学显得比较关键。鉴于上述原因,我用形象的甲骨文“仁”字导入,运用字源探析法较轻松地说清 “何者为仁 ”, 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通过 “何为不仁 ”“仁在何”“仁归何处”等问题的研讨,落实对孔子政治主张的理解和文言知识的教学。此即通过“言”的品味,理解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文”的内涵,将两者融为一体,使学习变得既轻松又扎实。实践过程一、导入孔子作为一名老师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性格温和、循循善诱,是一个翩翩君子的“圣人”形象,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

3、个不一样的孔子,因为这一次孔子发怒了,而对象就是他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季氏将伐颛臾二、整体感知齐读全文,纠正字音、断句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齐读全文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对话是在什么情况或者背景下发生的?明确:季氏将伐颛臾“伐”字怎么解释?解释为明目张胆地攻打,而且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动用“武”力“将”字说明什么?“将”字说明这个战争还没开始,即将发生,可以通过劝阻得到制止,如果不去劝说,那么这场战争就有可能变成现实时代背景:当时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而王室日趋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

4、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败,这种情况到孔子生活的时期一直持续了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历史上被称为“三桓犯上”这其中,季氏的势力最大他之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是贪其土地,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的势力构成威胁当时孔子的徒弟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而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两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三、文本探讨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思考:对于这场仗,孔子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大家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明确: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点: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资料:论语中就曾经提到“

5、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篇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颛臾就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附属国,而野心勃勃的季氏却想吞并它,这显然违背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礼乐思想孔子能不生气吗?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中哪些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语句最能体现孔子生气的态度,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明确:求!无乃尔是过与?表示推测语气,宾语前置句解释成“恐怕要责备你吧?”要读得温和,缓慢学生朗读 何以伐为?“何为”表示一种反问语气,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宾语前置句 求!语气强烈孔子对冉有三次直呼其名,接

6、下来的两次责备的语气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下面孔子的话,孔子的语气有什么变化,从哪里看出来?明确:语气加重,更加急促、强烈、气愤求!周仁有言是谁之过与?1、指责的语气、句子有:责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实质上是指责冉有、季路没有做好季氏的家臣、不是直接地训斥从哪里看出来孔子引用了周任的话表明只有施展才能了才能担任职务,否则就辞职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很显然“在其位,就得谋其政”用盲人遇到危险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是做相的失职用老虎犀牛这些猛兽逃出笼子,龟甲和玉器毁坏在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匣

7、中是看管者的责任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作为家臣没有进行劝阻的失职所以这种责备的语气会委婉、含蓄一点 学生尝试朗读这一段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读出强烈的痛斥的责备语气“疾”注意断句学生朗读这一句孔子三次责备的语气层层递进,取决于谁的态度?明确:冉有冉有的话体现了他害怕责备、推卸责任的特点比如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句话体现了冉有推卸责任,不想被孔子责备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句话流露了冉有支持攻打颛臾的真实想法,却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本意,实在很虚伪根据说话内容,冉有的话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而弟子的语句呢因为是推托之词,所以要稍微缓

8、慢一点,畏畏缩缩角色朗读下面,我们根据前面对师徒两人的对话的内容,请同学们揣摩第一段到第三段“为之辞”为止的语气,各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尽量把冉有的推脱语气与孔子愈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加气愤的层次感表现出来学生展示朗读四、问题探讨1、其实啊,孔子面对冉有的执迷不悟如此痛心疾首,是可以理解的,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终于回到鲁国,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半生追求托付给得意门生,冉有非但没有遵守,反而孔子反对武力的主张,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在对话中流露出的这种真性情,使他的儒雅形象更生动外,还增添了几分可爱与真实那么孔子治国安

9、邦的主张到底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到明确的语句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说明孔子主张对内使人人和平稳定、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要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以德服人、深化思想: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内涵体现:礼让、正名、以身作则五、拓展延伸讨论:联系材料,谈谈孔子为政以德主张的具体表现和现实意义资料:近些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红线”国家发改委

10、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 0 .47“我国基尼系数在 10 年前越过0.4 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人们喜欢将他神圣化,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凡人,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他与冉有的对话中的语气,因声求气,从而深刻地体会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也更生动更全面地认识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形象六、作业1、背诵“丘也闻萧墙之内也”语段、写一篇心得,谈谈孔子的思想主张对现实生活的启发七、板书:“因声求气”收获与体会季氏将伐颛臾中记载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

11、路的一段对话。孔子从“仁”政的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由于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季路是季康子的家臣,他们在内心里很支持“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于是就有了文章中的这场师生之间的辩论。在学习本文前,必须要想办法让学生先了解孔子与冉有、季路谈话的背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而对于孔子这伟大人物的认识,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层,只知道孔子是“圣人” ,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类的话,而对孔子的“仁” 、 “礼”等思想却未曾涉猎。因此,我把这一课的教学效

12、益定位在三方面:了解孔子的“仁” 、 “礼”核心思想、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初步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具体实行的措施:一、早读时先领着学生大声地反复朗读本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有时候文言文的教学里,老师只注重字词的解释、串讲课文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读文本的重要性,很多时候,上完一篇文言文,学生却未能流畅地通读全文,不可不谓失败。语感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重视朗读,反复的朗读,以达到让学生熟悉文本、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在学生熟读文本后再来深入学习文本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也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和有效教学的要求。二、布置预习、自学。要求:给文中生字词注上拼音;把一些重要的实词、虚

13、词的解释附注在课文中;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特殊文言句式。这预习的要求,实际上就是扎实地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并且要求学生记住这几点要求,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1今后每篇文言文的学习自学方式都是按此步骤来进行。这也就是在无言中把具体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对日后文言文的学习很有帮助。而这自学的要求也正符合了“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学到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这一有效教学的要求。三、每四人为一小组,以小组

14、为单位,搜集孔子的相关名言名句。课堂上,正式进入文本的学习前,先进行了“孔子名言大赛” 。学生们个个踊跃着大声说出自己小组所掌握的名言,还未正式开始进入文本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激发出来了。孔子名言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在进行“孔子名言大赛”的同时,学生对孔子的思想了解得更加全面而深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三军不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没想到,在短短的一晚,学生居然能搜集到这么多的名言!更让人振奋的是,在课堂短时间的比赛中,学生的兴奋度、踊跃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1程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既让学生自主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名言,锻炼了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比赛中语言表达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