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28937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专学校2016年工作计划精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中专学校 2016 年工作计划中专学校 2016 年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2016 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省*职业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之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学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各级行政部门颁布的新政策,准确地把握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工作的新挑战。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计划(20152018 年)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 号) 、 *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

2、0 年) 、 *省教育改革方案(20152020 年) (*政发201545 号)等文件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掌握及运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根据*省*职业院校建设方案,有序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二、总体目标2016 年学校根据*省*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重点建设两个特色专业群,一是建设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核心集皮具、美术专业为一体的服装产业专业科;二是建设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集模具、汽修、电子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业专业群。持续推进实践型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应发展要求、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校企深度融合

3、、中职高职衔接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省内领先的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总体目标,学校强力实施“专业立校、课改兴校、创业活校、项目强校”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坚持内涵发展,服务社会,坚持深化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实现中共隆回县委“职中做强”的教育规划目标。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一)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认真落实教育部教职成201414 号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 年修订) 、 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学校德育课堂,发挥学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

4、础性作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2、完善推进“三心教育” ,实施以校科两级为管理体系、以“爱心、信心、责任心”为主线,以具体的活动为载体、以班级管理为终端的“三心教育”德育教育模式。3、推进学生生活技能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实习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生存,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二)坚持文明创建,提升学校育人氛围1、加强党总支、工会、共青团、妇女、计划生育等各方面的工作,争取 2016 年创建*省文明窗口单位。2、创新运用新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炼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师

5、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的文化育人氛围。(三)坚持项目强校,提高学校办学品位1、启动*省*中等*学校项目建设,认真按照*省*院校建设方案完成 2016 年服装产业特色专业群、装备制造业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治理能力和特色项目建设任务。2、改善教学、实习、实训、师生生活条件。2016 年预计投资 800 万元,完成新校区运动场地建设,预计投资 200万元完成两个特色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3、推进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项目建设、中高职衔接试点,逐步形成规范机制。确保学校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微课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教学比武等项目中获得奖励。4、配合县政府和教育局创建

6、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四)坚持课改兴校,推进产教深度整合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行业指导、评价、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共同育人。1、加强校企合作,成立重点建设专业群服装产业专业群、装备制造产业专业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产教深度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2、加强推行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接轨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项目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3、规范“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推进装备制造产业专业群与“*集团” 、 “北汽集团”的“

7、工学交替” 、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4、拓展就业渠道,着力提高就业档次,确保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 86%、满意率达 95%以上。(五)坚持创业活校,提高学校办学声誉。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积极推行创业教育。1、积极推行创业教育,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毕业生创业典型,回校讲座,激发学生创业热情;通过校内举行科技创新大赛、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等活动培育学生创业创新激情;通过培育孵化学生创业规划项目,促进一批创业项目切实实施。2、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在技能竞赛、专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9业技

8、能抽考、职业能力考试等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3、严格高三管理,加强高考研究,重视高考信息,力争 2016 年对口高考本科上线超过 70 人。(六)坚持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计划(20152018) 文件精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成为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2016 年,学校将根据*省*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重点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建设。1、建立科学民主的治理结构科学构建学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分配,规划设计制约利益实现的制度,用法治的思维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加快制定学校章程 。成立章程建设组织机构,依法开展章程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

9、全以学校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学校党政工团群、教学、实训、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落实校长负责制,完善“校一科”两级管理,构建由理事会、各指导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及学生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2、创新权力协同的运行机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9以学校章程、制度建设为基础,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健全和规范权力运行规则,构建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权力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健全科学民主的

10、决策机制。选择性吸纳政府职能部门、高校专家、企(行)业技能专家、社会(社区、学生家长)成立学校理事会、发展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顺畅高效的执行机制。健全学校机构设置,规范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高机构的办事协调能力。建立全员参与的监督制衡机制。认真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定期召开教代会,推行教代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定期召开教工代表大会。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依托阳光服务平台、数字化智慧校园平台、绩效考核平台等推行校务、科务公开,完善公开制度。3、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突破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和“围绕服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设置

11、机构”的原则,推行全员竞聘上岗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修订校科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办法 、 绩酬分配方案 、 处室(专业科)考核办法等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9开展多元主体办学机制探索。加强校企合作,建成 3个“股份合作制”的“校中厂(场) ”或“厂(场)中校” ,实现各专业订单培养“全覆盖” ,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建立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修订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计划,激励教师主动进企业下车间为企业服务。(七)坚持学培并举,提高服

12、务社会能力。1、创新工作方法,拓宽招生网络,完善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质量,确保学校办学规模达到国家示范校标准。2、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统筹作用,组织专门队伍,联合人社局、农业局、扶贫办等部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2016 年力争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800 人;创业培训 500 人;企业职工培训 1000 人;其他培训 2000人。(八)坚持专兼结合,提升教学团队素质改革教师管理办法,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制度。创新教师成长和激励机制,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学名师、专业

13、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9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建设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名师领衔、骨干支撑、技术精湛”的专业教学团队。1、教师队伍成长机制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职工培训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每年不少于学校收入的 5%投入教师培训,完善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工作方案 ,加强对企业实践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教师教学岗

14、位职责,完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实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构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2、启动名师、大师建设。制定并实施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 ,遴选 12 名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优秀老师,建立服装产业专业群、装备制造业专业群等名师工作室。制定并实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 。3、加强专业带头人建设。修订并实施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及管理办法 、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落实专业带头人学习和培训任务,每年择优选择专业带头人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模式。4、加强骨干教师建设。修订并实施骨干教师选拔标准及管理办法 。根据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遴选一批具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教师职业道德、实践工作经验、较强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的双师教师。5、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兼职教师管理,面向行业企业,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努力拓宽师资渠道,发挥校企合作企业优势与潜力,广泛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生产实训、产品研发。加强管理兼职教师,通过教学能力培训,规范兼职教师教学过程,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