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8925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 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A消除敏感反应B消除肌肉紧张C呈现厌恶刺激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2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不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场独立型C场依存型D沉思型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B倒 U 型关系C 正 U 型关系D平行关系4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5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这一教学策略是【】A发现学习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 D指导教学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

2、旁通属于哪种迁移?【】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7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8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A心理官能的发展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C概括化的原理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9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10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称为【】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11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

3、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12完形一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加涅13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什么特征?【】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14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15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 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2 -16布鲁纳在 1994 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A社会文化研究B家庭环境研究C学校环境研究D

4、班级气氛研究17由于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是【】A想像的道德情感 B情境的道德情感C直觉的道德情感 D理性的道德情感1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9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20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二、填空题:21罗森塔尔等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为。22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

5、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学习准备。23标准化成就测验具有客观性、计划性和可比性。24训练学生对所读东西产生一个类比,以加强其深层理解,这种精细加工策略被称为生成性学习。25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在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26元认知认识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三个方面。27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 m(a+b)ma+mb 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 lg(a+b)lga+lgb,这种迁移属于负迁移。2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是问题解决。29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是认知成分

6、、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30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自己也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性强化。3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上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32上完汉语拼音课后接着上英语字母课,英语字母学习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干扰称为 后摄抑制抑制。3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沿着不同方向扩展,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这种认知方式称为发散型。35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直观这样三种直观方式。36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动作对象的客观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和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3 -37在学习新材料之前,为引

7、导学生将新材料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先呈现比新材料概括水平高的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38根据布卢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 “评价”属于认知目标。39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即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阶段阶段。40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等两个基本成分构成。三、简答题:41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3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44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45学习策略训练要遵循哪些原则?46简述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四、论述题:47结合教学实际

8、阐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B 4、A5、A6、A 7、B8、C9、C10、11、A12、C13、 C14、D15、D 16、A17、C18、C 19、D20、B二、填空题:21、皮格马利翁效应(或叫罗森塔尔效应)22、学习准备23、可比性24、生成性学习25、实质性26、对任务的认识27、负迁移28、目标状态29、情感30、替代性强化31、自律道德32、倒摄33、学与教34、发散型35、语言直观36、客观性37、先行组织者38、认知39、内部言语动作40、学习需要三、简答题:41、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

9、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42、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4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10、。44、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习充分参与直观过程。4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46、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包括形- 4 -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包括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

11、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四、论述题:提示: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实际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解决不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文字题”时比较容易,解决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际题”时比较困难。2、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发现,优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经验显著地多于差生。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3、定势与功能固着。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整理:牧羊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