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标准文本(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8874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龙茶标准文本(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乌龙茶标准文本(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乌龙茶标准文本(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乌龙茶标准文本(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乌龙茶标准文本(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龙茶标准文本(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龙茶标准文本(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55徐州汉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XSPQ/HXSP 0005S2014乌龙茶2014-05-29 发布 2014-06-18 实施徐 州 汉 星 食 品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发 布Q/HXSP 0005S2014I前 言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参照DB35/T 943-2009 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乌龙茶、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依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并结合本产品的技术特性和试验结果确定。本标准的编写遵循了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相关规定。本标准

2、由徐州汉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卜东海。本标准2014年5月首次发布。Q/HXSP 0005S20141乌龙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乌龙茶的产品分类、质量等级、要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以采购的获证企业生产的福建乌龙茶为原料,经干燥或不干燥、分装而成的乌龙茶(以下简称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限量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 5009.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4、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14553 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23204 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GH/T 1071 茶叶贮存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产品分类产品按原产地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闽北乌龙按品种不同分为大红袍、肉桂、水仙;闽南乌龙按品种不同分为铁观音、色种。4质量等级产品各品

5、种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5要求Q/HXSP 0005S201425.1原料要求5.1.1福建乌龙茶应符合采购的获证企业生产的福建乌龙茶产品标准的规定。5.2感官要求5.2.1闽北乌龙(大红袍、肉桂等)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感官要求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条索 壮结 尚壮结 稍粗松 粗松色泽 乌润 较乌润 尚乌润、稍带枯 稍枯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稍整齐外形净度 洁净 匀净 尚匀净 尚净香气 清幽细长 清纯 尚纯 稍淡滋味 浓醇 醇厚 尚浓 稍粗汤色 橙红清澈 橙红 深橙红 深橙红稍暗内质叶底 柔软明亮、红边显 软亮、红点尚显 尚软、欠亮 稍暗5.2.2闽北乌龙(水

6、仙)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感官要求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条索 壮结 较壮结 尚紧结 较粗壮色泽 乌油润、间带砂绿 蜜黄 较乌润 欠油润 稍带褐色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稍整齐外形净度 洁净 匀净 尚匀净 尚净香气 浓郁清长 清香细长 清纯 稍淡滋味 鲜醇浓爽 醇厚 尚浓 稍淡汤色 橙红清澈 橙红 深橙红 深橙红稍暗内质叶底 肥厚软亮、红边鲜 明 肥厚较软亮、红边 显 尚软亮、红边稍暗 欠亮5.2.3闽南铁观音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感官要求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条索 肥壮、紧结、重实 较肥壮、结实 稍肥壮、略结实 卷曲、尚结实色泽 翠绿、砂绿明 乌润、砂绿较明 乌润、有砂绿 乌

7、润整碎 匀整 匀整 较匀整 稍整齐外形净度 洁净 匀净 尚匀净 稍匀净香气 浓郁持久 清高持久 较清高 清纯平正滋味 醇厚鲜爽回甘、音 韵明显 醇厚、较鲜爽、音 韵较显 醇和尚鲜爽、少有 音韵 较醇和内质汤色 清澈、蜜绿或金黄 清澈、蜜绿或深金 较清澈、黄绿或橙 尚清澈、深橙黄Q/HXSP 0005S20143黄 黄叶底 肥厚、软亮匀齐 尚软亮、匀齐 稍软亮 稍匀齐5.2.4闽南色种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感官要求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条索 紧结、卷曲 壮结 较壮结 尚壮结色泽 砂绿油润 砂绿、油润 稍砂绿、尚乌润 尚乌润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稍整齐外形净度 洁净 匀净 尚匀净 尚匀

8、净香气 清香 清纯 尚浓欠长 稍淡滋味 鲜醇甘爽 尚醇厚 尚醇 尚浓稍粗汤色 橙黄、清澈明亮 橙黄清澈 橙黄 深橙黄内质叶底 肥厚、软亮、匀整 软亮、尚匀整 尚软亮、尚匀整 欠匀亮5.3理化指标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5 理化指标项 目 指 标水分/(%) 7.0总灰分/(%) 7.0碎茶/(%) 16.0粉末/(%) 1.3铅(以Pb计)/(mg/kg) 5.0稀土总量/(mg/kg) 2.0六六六总量/(mg/kg) 0.2滴滴涕总量/(mg/kg) 0.2氟氰戊菊酯/(mg/kg) 20氯氰菊酯/(mg/kg) 20溴氰菊酯/(mg/kg) 10氯菊酯/(mg/kg) 20乙酰甲胺磷/(mg

9、/kg) 0.1杀螟硫磷/(mg/kg) 0.5其它污染物 按GB 2762执行其它农药残留 按GB 2763执行5.4净含量允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5年第 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6食品添加剂6.1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6.2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 GB 2760的规定。7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Q/HXSP 0005S20144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8试验方法8.1感官要求按 GB/T 23776 规定的方法测定。8.2理化指标8.2.1水分按GB/T 8304规定的方法测定。8.2.2总灰分按G

10、B/T 8306规定的方法测定。8.2.3碎茶、粉末按GB/T 8311规定的方法测定。8.2.4铅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8.2.5稀土总量按GB 5009.94规定的方法测定。8.2.6六六六、滴滴涕按GB/T 5009.19规定的方法测定。8.2.7氟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按GB/T 23204规定的方法测定。8.2.8溴氰菊酯按GB/T 5009.110规定的方法测定。8.2.9乙酰甲胺磷按GB/T 5009.103规定的方法测定。8.2.10杀螟硫磷按GB/T 14553规定的方法测定。8.3净含量允差按 JJF 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9检验规则9.1检验分类产品

11、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9.1.1出厂检验产品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水分、碎茶、粉末、净含量允差。9.1.2型式检验9.1.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当原料来源发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改变时;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9.1.2.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第 5章除 5.1外规定的全部内容。9.2组批与抽样以同一批投料、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 1样品(抽样量不Q/HXSP 0005S20145少于 0.5kg)

12、,样品分两份,一份检验,一份备查。9.3判定规则检验结果全部项目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凡霉变、虫蛀、有异味或有害物限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的,允许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抽取样本或对备样复检不合格项,判定以复检结果为准,若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10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 贮存10.1标志 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10.2标签产品的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10.3包装产品的包装应符合 GH/T 1070的规定。10.4运输产品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有防尘防雨设施,搬运时轻拿轻放,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10.5贮存产品的贮存应符合 GH/T 1071的规定。11保质期在上述规定的运输、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为 12 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