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8641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师教学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师教学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师教学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师教学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师教学实施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5 单元 第 6 课时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授课年级 高一 课题 第 5 章 第 6 课时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程类型 新授课目标解读1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2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课程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课前准备PPT 演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表格(比较时间、科学家、实验情况、结论或结果) ;光合作用概念及反应式;光合作用与有

2、氧呼吸过程比较表;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对光合作用影响曲线;叶肉细胞中 CO2和 O2进出细胞的情况;饥饿处理和酒精脱色处理示意图;多种问题及相关答案演示;板书等。课程导学建议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上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让学生联系光合作用的原理来分析、解释一些生产现象,并组织好学生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活动。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程序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叙述: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呢?2.PPT 演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表格(

3、注明:项目有比较时间、科学家、实验情况、结果或结论,其中,结论或结果为空拦目) 。3.叙述:同学们可通过了解科学家们的实验情况及其实验结果或结论,来学习光合作用过程、概念、应用等内容。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观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表格,了解本节课即将学习的生物学知识。 口述、PPT 演示第一层级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知识体系梳理的填空。2.PPT 演示相关问题:什么是光合作用?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萨克斯做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鲁宾和卡门做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光合作用的过程分哪两个阶段?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哪个阶段?光合作用

4、产生的 ATP,其用途是什么?光合作用过程中碳(C)的转移途径是怎样的?1.预习教材,争取在教材中找寻到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注解。2.根据预习后印象,将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3.对于需要总结的内容及需要结合生活经验等才能解答的问题提于小组交流探讨。PPT 演示问题2交流讨论1.检查学生知识体系梳理的完成情况。2.抽检提问,了解学生预习效果。3.与学生讨论交流,解答问题: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化学反应式可表示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萨克斯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可产生淀粉;鲁宾和卡门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5、是光合作用释放的 O2来自 H2O。光合作用的过程分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产生的 ATP,其用途是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光合作用过程中碳(C)的转移途径是:CO2C 3C 6H12O6 。1.小组讨论预习过后产生的疑问,无法解答的交于教师,通过师生交流解决问题。2.师生之间交流 PPT 演示的问题,认真分析记录教师解答问题的思路、突破口。PPT 演示问题答案第二层级学习过程知识一:光合作用过程解读1.PPT 演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表格(比较时间、科学家、实验情况、结论或结果)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

6、用所需的反应物、条件及产生的生成物的种类。2.PPT 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以及发生的物质变化(如水的光解、二氧化碳的固定、C 3的还原)和能量变化(如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了解元素 C、H、O 的转移途径。3.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引导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 。4.PPT 演示光合作用概念及反应式,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有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1.观看图片,全面了解光合作用,如光合作用的反应物、产物、发生条件、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的

7、变化、元素的转移途径等。2.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熟知图中每个位置上存在的的物质、结构等内容的含义。PPT 演示3知识二: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1.PPT 演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比较表,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生命活动发生的条件,实质的区别及联系。2.PPT 演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曲线,引导学生了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表达方法,分析饱和点、补偿点,判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理解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和呼吸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净光合量总光合量呼吸量3.PPT 演示一叶肉细胞中 CO2和 O2进出细胞的情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如图 1 表示光合速

8、率大于呼吸速率。4.PPT 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引导学生分析突然停止光照和 CO2供应,C 3和 C5的含量将如何变化。观看 PPT 演示的图片,比较分析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掌握二者之间的异同;通过气体 CO2和 O2量的变化关系判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理解O2的产生量和释放量、CO 2的消耗量和吸收量、光合量和净光合量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根据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改变光照和改变 CO2浓度对物质 C3和 C5含量变化以及对光合速率的的影响。PPT 演示图片课堂巩固布置学生完成基础智能检测 课堂独立完成基础智能检测中的题目。PPT 演示答案第三层级学习过程展示

9、讲评1.检查学生完成基础智能检测的情况。2.点评题目中容易出错的内容,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合理的答案。如误认为O2的产生量就是释放量、CO 2的消耗量就是吸收量;误认为光合作用是有氧呼吸的可逆反应;误认为光(或 CO2)补偿点时,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有氧呼吸等。3.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如PPT 演示饥饿处理和酒精脱色处理示意图,让学生明白饥饿处理的含义以及了解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的方法;强调水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参与反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之间的联系;说明 NaHCO3和 NaOH 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利用绿色植物进行有关实验的作用(前者作为 CO2缓冲液,

10、维持容器内 CO2的浓度;后者吸收 CO2,使容器内的 CO2处于 0 浓度) 。1.独立完成基础智能检测中的题目。2.分组讨论,师生交流,纠正对知识的错误理解。3.记好笔记,补充相关知识。PPT 演示高频错误知识点及有关补充知识内容第四层级学习过程反思感悟1.随同学生一起思考这一堂课中学了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内容。2.指导学生补充完成思维导图构建,将知识进行初步的有机综合。填写思维导图构建,对所学知识形成总体框架,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争取对所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师生互动4理解。课堂小结提纲式讲述本课时的主干知识,完善板书,布置课外作业(如固学案) 。紧跟教师教学思路,在头脑中快速整理所学知识;完善笔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口述、PPT 演示板书课外拓展继续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视野。如何设计实验测某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提示:密闭容器;NaHCO 3溶液;有色小液滴;黑暗中测呼吸速率;光下测净光合速率;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口述、PPT 演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