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小组实践总结报告-上海高考改革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8239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课小组实践总结报告-上海高考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思修课小组实践总结报告-上海高考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修课小组实践总结报告-上海高考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课小组实践总结报告-上海高考改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高考改革总结报告上海高考改革主要内容为:1、上海高考科目由 3+1 模式【语数英+六门课程中的一门,由选择课程决定可选报的专业,文理科中文科只能选报文科专业而理科可以选报的专业面更广】转变为3+3 模式【语数英+ 六门课程中的三门由选择的课程决定专业,从而取消文理分科】2、高中各科课程在学习结束后举行合格性考试。3、英语考试由一次变为二次,时间由 6 月份变为 5 月份上海教育改革所起到的作用如下:一、 上海高考改革促进大学与中学课程接轨二、 使学生尽早明确理想、打好道德基础一、1、适应大学学习要求的变化,为大学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需

2、要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压缩饼干,各建教学秩序-解放日报*为了应对高考,许多高中教学变为压缩饼干,将三年的课程压缩在一年半至两年内教完。许多副科就因此牺牲。高校的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前,更让高中三年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高考改革中的合格性考试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为大学学习的广度做好了准备。避免了类似于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在地图上找不到北京之流的笑话。虽然这一事例在我们眼里现在仅仅只是笑话,但当它切实发生在笔者或在座同学身边那就不是笑话而是一种悲哀。毕竟大学学习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这样缺乏常识的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可能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并因此

3、学习困难并因而造成心理上的消极态度。同时高考改革的合格性考试采取学完即考、 “一门一清”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同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更有兴趣、对自己未来专业更有用、对自己未来的理想更有所助益的科目中去。在知识的深度上为未来大学的专业学习奠定了优良基础。而选修课程由一门增加到了三门,又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同时有所增益由此上海高考改革使学生更能适应大学学习要求的变化,为大学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2、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使中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3 模式打破文理籓篱,让同学更自由的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科目,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有效提高了学

4、习效率。同时(见 1 小标题内* 号)提到的高考改革对压缩饼干教学模式的打击,高考改革体现了大学全面学习的理念,根植严谨的学习态度,反对学习上轻率浮躁,马虎应付的态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根柢无易其固,裁断必出于己。-王元化二、“3+3 模式 ”让更多的同学在学习中更早的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的目标。理想是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还有预见性。理想即是今日之实践的产物又指导了明天的理想的产生。理想能指引我们成才,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同时英语 2 次考试促进了英语水平测定公平化以及 3+3 模式拉近上海与外地考试水准。制止了蜂拥至各大城市寻找“简单高考”的机会的歪风邪气,建立正确道德观念,注重道德实践。上海高考改革是划时代的改革,代表着中国教育制度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的一步。这次改革是向着公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的、明确学生理想的一次尝试。或许会有在尝试的道路上会有险阻但是上海高考改革所包含的精神是不容质疑的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