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8014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期中考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考试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门楣()家醅()周匝()箪()瓢屡空B霍()然浩浩汤()汤衔觞()赋诗食()马者C鸢()飞戾天骈()死花坞()加冠()D叱()咄容臭()媵()人俶()而远逝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分)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语“十年难逢金满斗” ,意思是胜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抑扬顿错,入耳动心,恍如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奏似的。 ( )把当时走

2、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来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管弦乐队。 ()3古诗文默写。 (分)铜雀春深锁二乔。山河破碎风飘絮,。先天下之忧而忧,。黔娄之妻有言:“,不汲汲于富贵。 ”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 。 过零丁洋中作者以死明志的句子 , 。4课文解读:(分)在马说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名著阅读:(分)下面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人物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分)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圆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

3、的读者。 (分)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分)人生与天地固然渺小,如沧海一粟,但真正渺小的是人的自卑。是小草,我们就要染绿天涯;是水滴,我们就要汇成浩瀚;是 ;是 7、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就有不少,如:孔子、孟子、诸葛亮、刘备、曹操、辛弃疾、李白、范仲淹、曹雪芹、陈涉现在请协助出一期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相信你一定表现很出色。 (7 分)(1)黑板报共有三个版块,请仿照已拟好的栏目再拟出第三版栏目。要求结构、字数都相同。第一版:品读古名人名言 第二版:评述古名人功过 第三版:_(2 分)(2)第

4、一版中是对名人名言的品读鉴赏,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并写上简单的批注。(友情提示:批注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得到启发等方面入手)示例 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 恶小而为之(刘备)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视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名言:_ _(1 分)批注:_(2 分)(3)第二版是对古名人得失的评价,请你以“我眼中的_”为题,写一段评论性的话,在黑板报上刊出。要求有观点有分析,不超过 80 字(2 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题(一) (13 分)端午的鸭蛋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

5、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B.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

6、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 ,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8.分别用一句话

7、概括每段内容。 (2 分)第段:第段:9.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2 分)10.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3 分)A 处:B 处:C 处:11.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 分)12.文中引用袁枚的文章说明了什么?(2 分)13.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二)(14 分)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 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

8、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

9、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

10、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 一个同在庐山休

11、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 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 ,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

12、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释: (1)旖旎(yn)柔和美丽。(2)耄耋(modi)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4. 作者在第 4、5 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2 分)15.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 一句中为何说“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2 分) 16. 从第 5 段中摘抄与第 6 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 分) 17.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 和目的两方面回答。)(3 分)18. 请你写写阅

13、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 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 150 字以内。)(5 分) 三、古诗文阅读(15 分)(一)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1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 分)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策之不以其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造饮辄尽,其在必醉。20.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1.按要求回答问题。文章从四方面叙述了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 分)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