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7831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 中国人民在解救自身苦难、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曾经寻求过多种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才使国家和民族出现了生机和希望。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进入新世纪,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变。抓住这个主心骨,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就能真正抓住国际国内的各种机遇,迎接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挑战。 第三,必须始终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活力。 民族是否振兴,不仅要从纵向上作历史的比较,更重要的是看在横向比较中是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时代的前列。当今世界,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升华。这种加速奔腾的潮流,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中华民族要

3、保持生命之活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政治发生的变化;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反映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以正确的战略策略,把握住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关系,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 第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生机勃勃和国泰民安的局面。 改革、发展、稳定,是关系中华民族大局的三枚棋子。发展,是中华民族活力之所在。发展是硬道理。“5.31 讲话”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又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够得到实现。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稳定,是中华

4、民族治国之要。历史上,种种内忧外患,次次社会动荡,无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大伤中华民族的元气。面向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第五,必须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也需要把中华民族所有爱国同胞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人越多越好,心越齐越好,力量越大越好,阻力越小越好。所以,江泽民同志在“5.31 讲话” 中指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第六,必须把远大理想和阶段任务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新的“三步走”

5、战略。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已经提出了新的“三步走” 战略,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5.31 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了这个“ 三步走”战略。如果一步跟着一步地实现了这三个阶段的目标,那就意味着不断地接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王振滔,温州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出身清贫的他曾做过 3 年木匠,跑过 5年推销。1988 年以 3 万元起家,创办了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

6、厂。经过 17 年的艰苦创业,他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 18 亿元的中国民营百强企业。 1965 年出生,现任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1988 年,他以 3 万元起家,将一家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企业主导品牌“奥康皮鞋”成为中国皮鞋行业的惟一标志性品牌。由于经营有方、业绩突出,当选为第15 届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第一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荣获“中国民营工业企业行业领袖”、“中国十大魅力英才”、“中国最聚人气企业家”、“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慈善特别贡献奖”等多项殊荣。并受到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7、亲切接见。浙江人大代表。在中共“十六大”代表第 15 届中央委员会上,江泽民主席在其报告中,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重要的一部分专门做了详细认真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做了重要的总结,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于统一大业的重视和决心,为我们以后实现统一,实现民族复兴铺垫了道路,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总的纲领。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并得到当今国际社会的一致公认。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8、,全面发展两岸关系,早日实现中国和平统一,不仅符合台湾人民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也符合海外华侨华人的切身利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不仅被历史所证明,也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放眼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在二十一世纪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振兴中华民族,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对于两岸关系,我们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我们希望早日实现两岸“三通”,促进两岸交流,全面发展两岸关系,这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十六

9、大报告中,江泽民主席指出:“我们坚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同台湾同胞一道,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两岸应该扩大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完全应该采取实际步骤积极推进,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开展对话,进行和平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

10、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政策, “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得以完美体现,也证明了这一政策的正确和优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对于台湾问题,我们同样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给予台湾人民最大的自主权,让台湾人民自主地行使权利。江泽民指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模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 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

11、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祖国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原因如下:1.中国金融体制在抵制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国的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最小,保证了中国经济的稳定。2.中国政府的快速行动,及时发放 4 万亿贷款。3.中国老百姓的高储蓄也保证了经济的稳定。4.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的稳定也是重要因素。 新疆 7.5 骚乱凸显中国的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中国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民族之间的融合、认同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从未中断。中国历史上应有四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早在商周之际、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大地有过一次长期的民

12、族融合过程,最后形成的文字统一、中央集权的汉民族国家。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仰慕华夏文明(制度、文化、生产力发展等),趁东晋政权衰弱之际,以血腥的方式融入。随后建立的隋、唐政权已不是纯汉人政权。第三次民族融合发生在宋末,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以血腥的方式融入,先后建立女真民族的金、蒙古民族的元王朝。 第四次民族融合是明末,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满族,血腥融入,建立清王朝。这四次民族融合的特点是:以战争的形式开始,对制度、文化的认同而结束。是凡融入进来的民族,都视自己为中国大地的主人。 中国有 56 个民族,大部分民族都在长期的交流中融为一体,统称中华民族。现存五个少数民族自

13、治区。其中,西藏、新疆的民族问题严重,分裂倾向不容忽视。新疆的问题较西藏问题更为棘手。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少数民族实行种种优惠政策,从经济扶持到人口发展到文化教育都优于汉族,但在一些少数民族政客眼里这是在笼络,他们没有感到他们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要化解这些民族问题,我认为要有软硬两手。硬的就是所有民族、党派、个人都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任何试图分裂的行为都处以极刑。软的就是平等对待所有民族,充分顾及民生、民权,努力消除贫困。提高所有民族的国家主人公意识,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宗教问题绝不是民族问题的结症。各民族的绝大部分人民关心的是民生问题,只有少数政客关心的是裂土封王并利用宗教武器。世界上民族矛盾尖锐的地区,都存在民族平等和民生问题。中东地区、前南地区、西亚南亚中亚都是如此。富则安定,穷才折腾,这是千古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