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阶段(需求采集)1、需求采集;2、开发部设计出 DEMO;2、需求评审:研发部和测试部(可能还有其他部门人员)参与需求评审会,以统一意见确定接下来的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及如何实现这些功能;3、需求评审结束后由测试部负责编写《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 ,并提交给研发部和项目经理研发部和项目经理对文档内容进行验证和检查如果文档检查无异议,接下来的编码工作则按照这个文档中的描述进行需要提供的文档:测试部:《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二、第二阶段(编码与实现)1、开发部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文档,并开始编码同时将《详细设计说明书》文档发给测试部;2、测试部根据开发提供的程序编码完成时间及项目完成时间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部成员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和 DEMO 编写功能测试用例需要提供的文档:开发部:《详细设计说明书》 ,测试部:《测试计划》 、 《功能测试用例(阶段性) 》 、 《业务流程测试用例》三、第三阶段(公司内部开发测试工作)1、开发部编码结束,单元测试通过后,编写《测试申请单》和《环境安装配置说明书》发给测试部,由测试部根据《环境配置说明书》配置测试环境,并保证测试环境能正常使用;2、测试部根据《功能测试用例》和《测试申请单》开始测试;3、发现的 BUG 提交到缺陷管理跟踪系统上,由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修改,直至 BUG被关闭为止才能结束测试;详细步骤(涉及到 2 个动作:换版、测试申请):在初版下进行功能测试,也可称为初测(第一次测试) ,发现 BUG 提交到缺陷管理跟踪系统上;由开发人员处理缺陷管理跟踪系统上面的 BUG,处理完成后编写一份《测试申请单》和修改过的代码文件(如有数据库修改须在《测试申请单》中详细说明)给测试部;测试部根据《测试申请单》配置测试环境;复测缺陷跟踪系统上面已处理的 BUG;复测通过则关闭此 BUG,否则重新打开此 BUG,让开发人员处理,直至此 BUG关闭为止。
注:每次提交《测试申请单》文档时,软件版本编号也相应进行升级4、功能测试完成后,由测试部提供《功能测试报告》 ;5、功能测试完成后,测试部开始策划进行性能测试,需提供《性能测试计划》 、 《性能测试用例》 ;6、根据《性能测试计划》和《性能测试用例》文档执行测试,发现的问题交由开发员处理,刚所有性能问题处理完毕后,由测试部提供《性能测试报告》文档需要提供的文档:开发部:《环境安装配置说明书》 , 《测试申请单》 ,测试部:《功能测试报告》 、 《性能测试报告》四、第四阶段(系统测试)1、整体的功能测试、业务流程测试需要提供的文档:测试部:《功能测试报告(总结) 》 (这份测试报告是提交给用户的)五、第五阶段(验收测试)1、用户验收测试(一般是在用户现场进行测试)2、用户发现的问题有 2 种:BUG;需求变更BUG 可以现场处理后由开发人员编写《用户使用意见及建议》文档和将补丁保存带回公司交由测试部人员,以便时刻保证公司处的测试程序与用户处一致如果是需求问题,可编写《需求变更说明文档》 ,也需交给测试部门备案;3、用户验收测试完成后,由测试部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及建议》文档和《需求变更说明文档》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编写《用户验收测试报告》交给用户。
需要提供的文档:用户:《需求变更说明书》 、 《用户使用意见及建议说明书》 ,测试部:《用户验收测试报告》六、第六阶段(产品发布)需要提供的文档:测试部:《产品发布说明书》 、 《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 《系统安装配置使用说明书》 、 《功能测试报告(总结) 》 、 《性能测试报告(总结) 》 其中《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 《系统安装配置使用说明书》 、 《功能测试报告》 、 《性能测试报告》是提交给用户的七、第七阶段(软件维护)需要提供的文档:用户:《售后维护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