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27689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精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关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研究*市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妇女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劳动力资源流动加快,就业结构性摩擦加剧和就业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市妇女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妇女群体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妇女的创新创业活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论文分析*市女性在新形势下就业状况、存在问题以及障碍因素,研究制约女性就业发展的成因,为提高妇女就业质量、推动妇女就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一、*市妇女就业基本状况依据*市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年) 、*

2、市妇女就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问卷调查(2013 年) 、*市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与分析(2009 年) 、*市妇女就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问卷调查(2013)以及*市妇联、市统计局提供的其它相关数据,对*市妇女就业状况进行分析。(一)妇女就业的产业结构近年来,*市妇女就业的产业分布结构和行业内部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从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口统计口径看,2012 年*市妇女积极参与城市各项经济活动,呈现出“三、二、一”就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结构。具体来看,妇女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最少,约 1397人,占

3、比%,从事第二产业有 263613 人,占比%,大量妇女从事第三产业,有 335101 人,占比%。 (见表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显示,妇女就业主要集中在林业(608 人) 、农业(438 人) ,而农业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只有292 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显示,妇女在以下几个行业的就业人数及所占比重远远超过男性,主要是纺织服装、服饰业(妇女占该部门就业总人数的%,下同)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纺织业(%) 、木材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等。妇女在建筑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

4、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就业人数较少。 (见表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显示,妇女就业人数主要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妇女占该部门就业总人数的%)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教育(%)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其余行业女性从业人数占比不到四成。比如从事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妇女人数占比低于男性。(二)妇女参与城市决策管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妇女参与城市决策管理是妇女地位提升和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2012 年

5、*市各级人大、政协中女代表比重提高,省级人大、政协代表中女性所占比重为 28%,比上年度提高个百分点;市级人大、政协代表中女性所占比重为%,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县级人大、政协代表数女性比例为%,较上一年度提升 1 个百分点。*市市级党政部门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到%;区县级党政部门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到%;全市事业单位(含高校)领导班子中 1 名以上女干部的比例达到%。妇女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事务中。2012年全市所有的村(居)委会全部配备了女性委员,配备率高达 100%。村委会中女委员比例%,居委会中女委员比例达到%。(三)妇女创新能力状况*妇女积极城市各项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市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6、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妇女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2012 年全市科技创新项目带头人中妇女 47 人,比上年多出 12 人,增长%。科技创新项目带头人中女妇女占比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评比获奖人员中妇女 181 人,比上年增加 3 人,妇女获奖人员占比达到%,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妇女技能化水平得到提升。2012 年我市妇女就业人员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中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有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占全部妇女就业人员的比重为%,较上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其中妇女高技能人才培养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妇女职业技能鉴定

7、取证人数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妇女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 68%,较上年提高个百分点。1(四)*妇女就业的社会权益保障状况*市妇女就业的社会权益基本得到保障。2012 年,*市女性城镇单位就业人员达到万人,同比增长个百分点;女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万人,同比下降个百分比;女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和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急剧增加,分别从 2011 年的万人和万人,提升到 2012 年的万人和万人;女性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万,同比增长%;女性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万,较去年略微有所下降;女性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到万,同比增长%。*市加大对女性就业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以及 201

8、3 年增设的 100 万元*市妇女就业创业基金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女性就业创业工作。2012 年,*共有 6368 位女法人代表,在法人代表和企业家中女性占比达到%。二、*市妇女就业凸显出的主要问题(一)妇女在新兴、高端产业的就业比重偏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近年来,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妇女就业也随之在产业分布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妇女就业人口比例较高的还是集中于第二产业的服装服饰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部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部门,而装备制造业、软件产业

9、和其他高端服务业行业,妇女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二)妇女就业在职业岗位上的主导地位不够明显调查中我们发现,妇女就业岗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正规就业趋势,许多新增的就业妇女都选择了比较容易就业的非正规就业岗位。非正规就业对从业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技能、体力等的要求不高,就业准入门槛低、机制灵活、形式多样,为妇女提供了较多就业机会。这虽然暂时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存在着收入和福利低、缺乏社会保障、权益容易受损等明显的就业缺陷。此外,在同样的就业岗位上,仍然存在着妇女工资待遇偏低、职位晋升受限等问题,非常不利于妇女在就业岗位上的生存和发展。(三)新增就业人口中妇女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

10、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缓解,特别是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许多女大学生不得不以升学等权宜之计来躲避就业、延缓就业压力。在一些已就业的女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大学生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毕业生处于低质量的就业状态,工资报酬、职业晋升或发展机会,均不及男生。2另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大批新增城镇人口需要就业,其中妇女的就业适应能力明显弱于男性,就业门槛相对较高。(四)男女平等方面的问题还非常明显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意识还不强,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时间占有权、支配权是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测评指标,2010 年妇女地位调查显示,超

11、过 60%的女性回答做饭、洗碗、洗衣服、做卫生、日常家庭采购等家务劳动主要由女性承担,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明显高于男性,尤其在农村地区,妇女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高达分钟,比城镇妇女多了分钟,是农村男性的家务劳动时间的两倍多。另外,调查还显示,有%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女性找工作会“更困难” ,另有%的人认为女性找工作“相对困难一些” ,二者合计为%。3在 2013 年市妇联联合*市社科院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市妇女就业现状问卷调查中发现,%的女性认为性别是女性求职的障碍因素之一。可见,在妇女就业方面还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三、*市妇女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一)产业结构特征限制了妇女就业结构的优化

12、*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布局的重化工业基地之一,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期以来形成了以石化、钢铁、汽车等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模式,这些产业的岗位特点不可避免地对妇女就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即使是在目前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人力的依赖程度降低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存在。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实体经济是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在制造业不能推动妇女就业增加的情况下,服务业自然就成为了妇女就业的主战场。近几年,我市提出建设“软件名城”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联动发展,这些都为妇女就

13、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增长点。新增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部门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而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不断减少。因此,在这些妇女就业并没有绝对优势的产业里,妇女就业数量和质量都不可能大幅度攀升。另外,*新区建设和*、*的撤县建区调整等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男性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比例不断增加,妇女被更加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上,从事第一产业活动。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 年*市农林牧渔业中女性就业人数占比%,远超过*市当年的女性就业人口占总行业的平均水平(%) 。(二)供需错位是妇女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首先,妇女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就业适应性较差。*市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从 1978 年的%

14、、%、%,发展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2012 年的%、%、%,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但由于农村妇女的专业技术知识缺乏,使得她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并不顺畅,形成结构性失业。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使得传统产业收缩,新兴产业不断扩张,下岗女工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缺乏了解,妇女自身知识结构更新滞后于企业技术的新要求,加大了她们再就业难度,另一方面,国家大力鼓励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也缺少合适的人才。其次,教育体系的弊端造成了妇女就业的尴尬。多年来,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存在忽视职业技能培养,造成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差;专

15、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普通高等教育只为学科研究服务,职业教育只考虑办学成本与收益,都不考虑劳动力供求状况,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出现某些“人才”严重短缺的怪现象,其中女性毕业生尤为甚之。再次,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导致妇女求职难以匹配。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导致分布在不同市场中的各种信息很难收集;劳动中介机构相对缺乏且不规范,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状况,这些都对妇女求职造成了巨大的鸿沟。(三)妇女自身的角色矛盾从主观上制约了就业质量的提高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运行惯性的影响,妇女在就业过程中,相比男性,需要扮演更多的社会角色,承担更多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