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7552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参赛作品第 1 页 共 4 页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教学设计梅州市五华县五华中学 曾彬教学内容: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第二节 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技巧 (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 )适用学段: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教情分析: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取网络特定的有效信息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的策略与方法。网络是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上的信息非常丰富,信息量庞大,但主题分散,而且缺乏足够的加工深度,通过浏览网页寻找特定的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置身于网络环境中,掌握获取信息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快速地从网络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我们应该懂得借助工具,根据需求

2、有效地收集信息,这将为本模块其他内容和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教材中着重要求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归纳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学情分析:因学生来自山区,基础较差,差异较大,所以从整体情况来看不是很好。只有少数学生在平时积累了一定的搜索技巧和经验,大多数学生不熟悉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没有很好的掌握搜索的技巧,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效率比较低。在教学中应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和搜索方法,如何合理选取关键字,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2、理解两类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和应用范围3、

3、学会正确使用关键字进行信息搜索。过程与方法1、以搜索引擎为重点,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获取网络信息的几种方法。2、以家乡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本土文化的学习。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常用搜索引擎使用技巧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运用因特网探究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2、通过一系列对家乡梅州相关信息的搜索,来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同时建立起身为梅州人的自豪感。教学重点1、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和搜索方法。2、关键字的合理选取,高效

4、、准确地获取信息。教学策略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即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自学教材上相关内容和学习网站上的资源,上网操作实践,在学生交流探究并实践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任务,让上机操作能力好的学生进行上机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其操作的过程及想法,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总结出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在使用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参赛作品第 2 页 共 4 页(一)、新课导入:回顾上一节内容,用情境故事引入课题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讲授:多媒体广播演示回顾前一节

5、的 “采集信息”方法。提问:以电视益智节目“开心词典”为例,你的朋友在现场碰到一个难题向你求助,你能够利用网络帮他把找到答案吗?你有多少种获取方式可选择,而你会首先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来源,为什么?试分析原因。引入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观看播放的视频,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选派学生代表回答。一、让学生懂得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二、是让学生知道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其中一种方式,选择它的理由是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2(二)、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讲授:网络信息的特点:资源分散、数量庞大,缺乏足够的加工深度。因此,懂得借助工具,针对需求

6、,应用搜索策略与技巧,才能快速从网络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布置任务:查找的题目任务一。交流讨论: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方式比较合适。学生小组探索,老师巡回,了解学生已有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然后让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任务一:邻座的 4 个学生为一组,借助网络,开展下列题目的查找活动。1)梅州地域分布图。2)目前世界上濒危动物华南虎的数量。3)查找“春花秋月”成语的意思(提示:http:/ 阅读教材第 25 页的表 2-7 的内容,交流讨论: 下述哪种网络检索的方法最适合上述题目信息的查找?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直接访问相关的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

7、询在线数据库。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不同类型的信息,体验不同类型的信息有不同的网络检索方法,结合教材中对网络检索方法的归纳,建立起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的感性经验。12小结:(2)直接访问相关的网页:知道信息所在的网址或网络实名,可快捷地检索到结果。搜索引擎:利用分类目录或关键字,在特定的搜索敬引擎中查找所需信息。查询在线数据库:利用网上的在线数据库进行查询。如关于 1、2、3 个题目的信息,我们预先不知道网络中的确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使用搜索引擎。引入:使用搜索引擎。 参赛作品第 3 页 共 4 页(三)、使用搜索引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演示讲解 :1、搜索引擎的定义:搜索引

8、擎的工作包括如下三个过程:在互联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对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建立索引库;再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字,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出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的相关度评价,对将要输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2、搜索引擎类型: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布置任务 :学生阅读教材表 2-8 的内容并交流讨论。讲解 :对应这两种类型的搜索引擎有两种搜索的方法:1)按目录搜索:适用于查找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一类网站;采用的是罗列目录的方式,引导搜索者依据分类目录层层查找,只能查找是某一信息的相关网站,而不是网页的内容,如网易的分类目录。2)按关键词搜索:精确地查找特定信息。如百度搜索,不

9、同的搜索引擎有不同的局限性,合理的方式是应用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布置任务:学生进行关键词搜索。讲解:关键词的使用有技巧。1、学生阅读教材表 2-8 的内容,并交流讨论。2、邻近座位的 2 个学生为一组,完成下列的搜索:1)用自己的名字作关键词进行搜索。2)用“五华中学”作为关键词搜索,查找有关五华中学的相关资料。讨论分析搜索的结果的准确性。老师简单介绍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因目前许多搜索引擎不提供按目录分类搜索,这种方法由老师通过具体事例演示加以介绍。按关键词搜索,让学生以自己的姓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操作,一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二是搜索到有一定数量的相同姓名的信息条目,然后过渡到“如何

10、用好关键词”的学习内容。12师生共同总结一些常用搜索引擎网址:(1)百度 http:/ (关键词搜索)Google http:/ (关键词搜索)网易 http:/ (按目录搜索)雅虎 http:/ (按目录搜索)搜狐 http:/ (按目录搜索)新浪 http:/ (按目录搜索)(四)、用好关键词 参赛作品第 4 页 共 4 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布置任务 :请同学学习并利用表2-10“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找出下面内容的相关资料并讨论。演示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1)提炼搜索关键词是提高查询效率的基础。2)细化搜索条件,增加关键词。3)用好逻辑符号。4)使用英文双引号进行强制

11、搜索。任务二:邻近座位的 4 个学生为一组,学习并利用表 2-10“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找出下面题目的相关资料。1)中国戏剧中京剧的服饰及脸谱知识;2)中国历史中的秦朝文化;3)中国建筑中的宫廷或园林建筑。4)梅州地区有那些名胜风景区。以完成一系列的搜索任务为驱动,主动学习和利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13小结(3)师生共同总结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1、关键词的选择最重要。“与”(or 或+)、“或”(and)、“非”(not 或-)等逻辑符号。比如:加号表示限定搜索结果中必须包含的内容,搜索“世界球王李惠堂”就表示在搜索结果中包含“世界球王”,同时必须也包含

12、有“李惠堂”这一内容;而减号则相反,是指限定搜索结果中不包含的内容,如“世界球王-李惠堂”就表示搜索结果包含“世界球王”但不包含“李惠堂”。2、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结果,使用多个结合。3、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搜索技巧与其它技术一样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的。希望大家能通过实践体验,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搜索习惯。教学反思: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探究的前提。采取这种主题活动式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好的引导,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本次课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失败、体验成功,在实践中总结获取网上信息的策略。从本节课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主题活动互动式教学下,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到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学生能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因学生基础较差,差异大,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考虑到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也就是在要考虑到教学设计可操作层面上的广度。作者简介:曾彬,男,本科学历,中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1999 年毕业至今在梅州市五华县五华中学任教信息技术学科。撰写的论文及制作的课件多次获省、市、县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