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7455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方案一、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家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规定和关于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通知、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校德育管理改进方案。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首要位置,以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统领

2、,以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三、现存差距:1、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德育是一项软指标,智育是一项硬指标,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工作主要局限在德育系统内部,专业教育、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还缺乏自觉的育人意识,全体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的“大德育”格局尚未形成。2、德育内容偏颇、方法简单。德育的管理停留在德育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德育常规是否落实,甚至把校园卫生清扫是否及时彻底、保持是否良好等作为德育内容,缺乏校本化、系列化的德育内容。对学生的管理,

3、以管代导,采取高压式教育,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和老师的威严使学生服服帖帖;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淡化学生的自我内化、自我约束和自律,德育成为了冷冰冰的道德律令的堆积。3、班主任队伍老化,缺少班主任工作激情。德育研究不够,德育泛化、德育活动形式简单的现象比较突出。4、德育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德育的主渠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课内、课外的壁垒还未完全打通。德育的空间好像就在课外,就在活动,学科德育渗透存在不足。5、环境育人功能发挥的不够。道德缺血源于文化干枯。学生的习惯养成的效果还与我们的期望差距很大,没有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6、少先队工作落

4、实的不够细化,大队干部的培养不够充分,有个别大队干部以权谋私,不利于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四、改进目标:(一)总目标:1、树立德育务求实效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形式,改进德育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通过努力,力争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工作路子,使养成教育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2、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大德育”格局,彻底改变政教处孤军作战的局面。3、探讨德育管理模式的转变,由看管式向情感式转变。4、打造一支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品质良好的少先队队伍(二)分阶段目标:1、丰富和发展学校的校园文化。2010 年对教学楼内的文化进行全面

5、的改造升级,教学楼道内按照学生年龄段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2、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2010 年启动“校园之星” 评比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获得成就感。3、构建德育资源体系。2011 年重点做好德育课程的建构。五、改进的重点:1、制定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2、探索班主任直聘模式,最大限度的解决班主任工作“不愿做” 、“不会做”、“ 不宜做” 的“ 三不” 现象。六、改进措施: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工作制度。合理的德育管理体制、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是各项德育措施、各种德育活动得以落实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管理体制不理顺、不合理工作中就易发生相互推诿、拈轻

6、怕重等不利于工作落实的现象;工作制度不健全就会出现想起什么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工作随意性现象。这些由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造成的现象对德育工作的落实埋下隐患。通过制度明确德育工作内容,理顺德育管理主体,聚精会神的抓好德育工作,不在杂务中迷失。 2、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德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管理、服务部门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学校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体参与作用,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首先明确各部门的德育职责,各部门将所承担的德育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对本部门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进行考核,签订德育目标岗位责任状,形成德育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形成齐

7、抓共管的局面,改变过去那种政教处孤军作战的局面。其次进一步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工作重点,改变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3、挖掘德育内容,建构德育课程。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课程研制与开发,做好学科德育的渗透工作。建立起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以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将与德育相关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活动开发为德育课程,使德育工作由活动推进向课程实施转型,透射出人性美、和谐美的育人课程,使学校德育工作生机盎然、融洽。4、加强班主任培训,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我校的班主任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班主任的技能技巧上下功夫。采用诊断式培训,把班主任遇到的难题抛出来,大

8、家集思广益,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让班主任例会内容充实,以会代训、以会代培。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有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战斗力强的班主任队伍。5、加强德育工作的感情投入。探讨德育管理模式的转变,由看管式向情感式转变,干部少当一点“警察” ,多当一点服务员、引领员,因为德育本身就是一个静悄悄的过程,轰轰烈烈的评比、检查往往显得很浮躁,让班主任和学生无法静心思考和体验,活动稍纵即逝,一个接一个的活动,让学生来不及回味。积极创造一个让老师“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的良好环境。6、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采取个别辅导和心理讲座相结合等

9、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选择和适应,指导学生学会稳定情绪。7、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价体系。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的理念,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在坚持评选三好学生的前提下,推出“校园之星” 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批在单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如文艺星、运动星、学习星、读书星、科技星等,分解学生努力的目标,让每个学生找到个性发展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8、设计科学的德育流程。德育工作流程是从无序导入有序的一条轨道。方向决定之后,切入点也找准了便要着手研究流程问题了。首先抓好组织方面的流程

10、,包括策划、布置、反馈、激励、推动、宣传、过程指导、总结、推广。使上述这些工作一环扣一环,产生“闭环效应”,形成一个正圆闭合环,不能有断环缺链之处。全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抓,彼此合作,默契协调,关系和顺,责任明确。人、财、物、时间、地点、场室、信息、班主任、学科老师、各岗员工、各班学生。同时负责观察整个工作进程中,流程是否顺畅,发现弱环(即薄弱点)及时指导,发现断环及时报告校长采取措施修改,从而保证德育活动的完整有效。9、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运行机制,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形成德育工作大合唱,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对

11、学生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合力,共育新人。二是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法制、社会实践、科技教育;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10、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德育内涵。坚持环境育人,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教育。增设校园内各种提示牌(安全、节水、卫生、爱护花草等),处处提示、警醒学生,在校园内立富有劝喻韵味的文化石。对教学楼内的文化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教学区域按照学生年龄段形成梯度文化。 以上便是我对德育工作改进的方案,希望校领导及教师多提出宝贵意见。把我校的德育工作做的更好。德育负责人:杨敏2010/6/7官渡区小板桥小学德育工作改进方案德育负责人:杨敏2010/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