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7075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培训内容 教学模式研讨姓名 王红玉 任教学科 数学时间 2013.3 地点 五楼会议室培训过程记录先学后教 强化训练1概念“先学后教 强化训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2 “先学后教 强化训练”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基本程序及操作方法(1)展示目标:展示目标时间短,先学后教是起点。意。(2)自学前指导:规定内容与时间,指导自学抓关键。 (12 分钟)(投影、小黑板)要求学生做到四个明确:明确自学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时间。(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教师转,盯住差生作打算。 (7

2、分钟)(4)检测学生自学效果:自学效果怎么样,检查差生把心放。 (5 分钟)内容为主。以上四个环节为“先学” 。 (15 分钟)(5)教师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引导更正师教生,培优转差兵教兵。(15 分钟)(6)有效训练,巩固提高:训练要分层,完成目标堂堂清。 (10 分钟)培训效果在教学方式上,完成了从“讲授式” 到“研讨式”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了从“一言堂 ”到“群言堂”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完成了从 “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在师生关系上,完成了从主客关系到主主关系的转变;在教学评价上,完成了从“一张试卷定高下” 到按学生在研讨中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来综合评定成绩的转变。骨干教师

3、培训记录表培训内容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姓名 王红玉 任教学科 数学时间 2013.4 地点 五楼会议室培训过程记录1、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 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师语言简洁风趣,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学生就会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很快进入问题情境。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水平。 2、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水平 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做到准确、精练,有条不紊,合乎逻辑。 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3、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

4、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更弦易辙,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4、提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控制,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控制。 培训效果注意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培训内容 优质展示课姓名 王红玉

5、 任教学科 数学时间 2013.5 地点 五楼会议室培训过程记录一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二刘洪美老师上优质课展示三听刘洪美老师把握本质、注重实效,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讲座。1、 从如何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谈起。掌握数学本质、突出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本质:A 数学简洁B 独特的思维2、 计算教学上如何把握实效性注意把握算法多样化和及掌握算理的“度” 。 四、总结本次活动培训效果通过这次的学习机会,我进一步领会了教学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同时我也会促使自己尽快把所学的教学策略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骨干教师培训记录表培训内容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姓名 王红玉 任教学科 数学时间 2013.6 地点 五楼会议室培训过程记录1、 精心备课,上出自己的特色。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对话互动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课堂氛围4.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媒体资源,有效辅助教学5、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6.及时鼓励表扬,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7、反思是否联系了学生现实生活。 培训效果全面提高了我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