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7058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1.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维方法, “顶层设计”说明了什么?”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以及主要目标?2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论述十二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3、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农民工地位4、结合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的走势说明现阶段中美关系的特点。5、从中日钓鱼岛争端看海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中的作用。要求:任选一题,论文形式,2000 字以上,手写,用统一的答题纸。海权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海洋空间内的事物,而是国家总体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

2、然如此。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一万八千里海岸线的国家,其海权问题更是紧密联系于其政治和 经济安全,在海权问题上实现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发展也必要有重大意义。 从世界地图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属于典型的陆海复合国家,海陆的双重易受伤害性构成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弱点,决定了中国必须努力在海陆发展上保持平衡,并在国家大战略上选择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发展道路。而在历史上,应对陆疆的压力始终是处于农业文明的中国历代王朝的防务重心,明朝中叶以来,中国才开始面对来自陆海的双重压力,这一情况,在清朝演变成日趋严重的“ 塞防” 与“ 海防”危机并存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依然深受陆海复合国家双重易受

3、伤害性的困扰,尤其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和美国对中国构成了陆海方向的双重挤压,使得国家的安全环境极其恶劣,直到冷战结束以后,中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得到了极大改观,中国海权发展的较好战略机遇期才宣告到来。 在政治方面,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在应对马六甲困境问

4、题中的努力正体现了海权问题的深刻影响。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 ,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 在经济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

5、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近代以来,海权发展与海洋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一直是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乏力的固有弊端,并且对中国经略海洋的思维观念造成消极影响。为适应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要求,正确认识海权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需要转换思路,重点不应放在盘算减少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而是寻找思路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提高它的综合国力贡献率,进而为海军力量的发展提供动力,依靠强大的海军力量确保海权问题的稳固。 安全方面,各种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常会提到到“ 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

6、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实现了,局势稳定也将随之实现,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国际事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因此,重视海权问题,实现海权的的强大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1 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 2 大学生运动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3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实证研究 4 影响女大学生运动锻炼的原因 5 对于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干预研究!题目 4 号,正文 5 号,宋体,至少 5 个参考文献,一张 A4 纸以上,十五周交,要去,好有个问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