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6970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1.病理学诊断标准: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 HCC,此为金标准。2.临床诊断标准:在所有的实体瘤中,唯有 HCC 可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国内、外都认可,非侵袭性、简易方便和可操作强,一般认为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慢性肝病背景,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 AFP 水平;但是学术界的认识和具体要求各有不同,常有变化,实际应用时也有误差,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既往的国内标准和临床实际,专家组提议宜从严掌握和联合分析,要求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1)+(2)a 两项或者(1)+(2)b+(3)三项时,可以确立 HCC 的临床

2、诊断:( 1)具有 肝硬化以及 HBV 和/或 HCV 感染(HBV 和/或 HCV 抗原阳性)的证据;(2)典型的 HCC 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 CT 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 MRI 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Arterial hypervascularity),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Venous or delayed phase washout )。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 和 MRI 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 HCC;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 1-2cm,则需要 CT 和 MRI 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

3、可诊断 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3)血清 AFP400g/L 持续 1 个月或200g/L 持续 2 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AFP 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3.注意事项和说明。(1 )国外的多项指南(包括 AASLD,EASL 和 NCCN 的 CPGs)都强调对于肝脏占位进行多排 CT 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 MRI 检查,并且应该在富有经验的影像学中心进行;同时,认为确切的 HCC 影像学诊断,需要进行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四期扫描检查,病灶局部应 5mm 薄扫,并且高度重视影像学检查动脉期强化的重要作用。HCC 的特点是动脉早

4、期病灶即可明显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组织,静脉期强化迅速消失,密度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如果肝脏占位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或 CT 和 MRI 两项检查显像不一致,应进行肝穿刺活检,但即使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仍然需要随访观察。(2)近年来,国内外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均提示,血清 AFP 在部分 ICC 和胃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也可升高,并且 ICC 也多伴有肝硬化。尽管 ICC 的发病率远低于 HCC,但两者均常见于肝硬化 患者,因此,肝占位性病变伴 AFP 升高并不一定就是 HCC,需要仔细地加以鉴别。在我国和亚太区大部分国家,AFP 明显升高患者多为 HCC,与 ICC 相比仍有鉴别价值,故在此沿用

5、作为 HCC 的诊断指标。(3)对于血清 AFP400g/L,而 B 超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应注意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胃肠道肝样腺癌等;如果能够排除,必须及时进行多排 CT 和/或动态对比增强 MRI 扫描。如呈现典型的 HCC 影像学特征(动脉期血管丰富,而在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消退),则即可诊断 HCC。如检查结果或血管影像并不典型,应采用其他的影像模式进行对比增强检查,或对病灶进行肝活检。单纯的动脉期强化而无静脉期的消退对于诊断 HCC 证据不充分。如果 AFP 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水平,除了应该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 增高的情况外,还必须严密观察和追踪 AFP 的变化

6、,将 B 超检查间隔缩短至 1-2 个月,需要时进行 CT 和/或 MRI 动态观察。如果高度怀疑肝癌,建议进一步做选择性肝动脉造影(DSA)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进行肝穿刺活检。(4)对于有肝脏占位性病变,但是血清 AFP 无升高,且影像学检查无肝癌影像学特征者,如果直径1cm,可以严密观察。如果肝脏占位在动态显像中未见血管增强,则恶性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占位逐渐增大,或达到直径2cm,应进行 B 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即使肝活检结果阴性,也不宜轻易否定,要追踪随访;应每间隔 6 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直至该病灶消失、增大或呈现 HCC 诊断特征;如病灶增大,但仍无典型的 HCC 改变,可以考虑重复进行肝活检。(5)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 HCC 中,5%-20%的患者并没有肝硬化背景,约 10%的患者无 HBV/HCV 感染的证据,约 30%的患者血清 AFP 始终200g/L;同时,影像学上 HCC 大多数具有有富血管性特征,但是确有少数表现为乏血管性。另外,在欧美国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发生 HCC(NASH 相关 HCC),已有较多报道,而我国尚缺乏有关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