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6753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乌兰河硕乡蒙古族小学2011 年 9 月1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综合课程,其内容及教学方法目前正在探索和研究之中。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以邓小平同志“ 三个面向” 的战略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明确将“综合实2践活动”纳 入新的课 程体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

3、观、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的作用。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一)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二 )实 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 、“考察”、 “实验” 、“探究 ”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 )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

4、世界,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一)总目标3、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二)分段目标、小学中年级目标(3-4 年级)培养儿童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培养儿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力。初步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独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小学高年级目标

5、(5年级)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4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

6、题的初步能力。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一)指定领域所谓指定领域是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 的资 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 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中选择设计。最主要的是把学生身边的事做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5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开展“家乡的变革”“家乡特产”“家乡名胜古迹”“家乡文化名人” 及村名、石

7、材、河流、家庭生活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小组合作研究。学生按学习小组或经过调整组合成 36 人的课题小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考察身边的环境、帮助村里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帮孤寡老人干家务等活动;县城小学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光荣院打扫卫生、清扫街道、开展“大手拉小手” 等活动,通过开展社

8、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爱护社会环境,关心社区(村庄)的发展。3、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有:自我服务劳动6中年级: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会穿脱衣服、系鞋带;会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会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能整理自己的书包,在教师 指导下做好值日生等。高年级: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衬衣、裤子等小件衣服;会使用针线钉钮扣,缝小手帕、沙袋等简单的布制品;能有条理地摆放课桌、凳,自觉打扫教室、学校卫生;能在教师 指导下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家务劳动中年级: 帮助家

9、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铺床、叠被、刷洗碗筷、扫地、倒垃圾等。高年级:能主动地扫地、拖地、抹家具;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帮助家长摘菜、洗菜、淘米,在家长指导下,会做简单的饭菜;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收音机、电视机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二) 非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十分宽泛。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因此,除了指导纲要上的指定领域外,其余的生活领域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1、班团队活动7班团队活动是传统的活动内容,利用晨会、班队日、升旗仪式、参观、重大节日、法制报告会等

10、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2、文学艺术活动通过阅读、写作、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刻、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参加文学艺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其艺术方面的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七、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都要服从于和服务于活动内容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1.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

11、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82.全班或全年级活动全班或全年级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一些跨领域、周期长的项目或课题,也需要采取班级活动这种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协助学生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的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八、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档案袋评定” 与 “协商研 讨式评 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