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26514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精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4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书导语: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人生追求也直接;人生追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存在着;日益残酷的今日,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已经不在满足于单;当今大学生的人生观趋向于生活化物质化了,这样的变;目的去追求快乐而没有精神的依托,这样会产生什么样;很多大学生却不单纯的把物质放到第一位而表现出了对;小编整理了大学生人生观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所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人生追求也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乃至将来的发展状况,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 80 后出生,他们是在国家

2、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其间有过西方开放化生活观念的传入,和我国 80-90 年代大学生的几次思潮运动,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又是在传统的品德教育下进行的,这样的社会氛围必定会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大学时期正是思想成型的一个阶段,大部分人还没有特别成熟的人生追求如果能够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加以分析引导,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话,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生追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存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4在着个体差异和整体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

3、长起来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追求,而人生追求的整体一致性又能从侧面说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的状况,纵观各个时期青年的人生追求,不难发现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个时期的烙印,五四时期的新民主运动,文革时期的红色浪潮等等,我们也不难看出社会思想形态的转变和大学生是息息相关的,五四运动首先是北京大学发起,文革时期的运动大学生也扮演着主要参与者,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类举了,而 80 后出生的大学生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父母大多经历过文革和中国的一段极困难时期,他们大多都没有接受过多少太多的教育,对新生事物往往存在着抵触,即使是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由于早先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保留了中国保守的思想

4、模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传统,可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飞快发展和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人传统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走在时尚前言的年青人)这样的矛盾使子女和父母,学生和老师之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代沟.还有人戏称:这是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风气导致我们的周围总是存在着各种诱惑和不正确的生活态度.这个复杂杂且充满矛盾的社会文化和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呢? 据调查很多高校的大学生都是希望找到一分不错的工作,追求生活上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4舒适享受,过一种安逸的生活。日益残酷的今

5、日,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已经不在满足于单纯的精神追求了,更多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占据了他们为生活定义的大部分空间,在大学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生活很无聊,而比起上个世纪甚至更早的大学生来,这一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要高出很多,他们的业余生活也是相当的丰富,可是以前的大学生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却能感到生活的很充实,这主要原因是那时侯的人想的很单纯他们对精神的追求要高于物质,一个人可以为了一个无法触摸的理想不息奋斗,而我们的大学校园中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呢?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结果就会很明朗了,当然我们不是要大学生都要去当思想家,一个民族有那么几个能够真正思考的人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当代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人生追求都没

6、有认真考虑过,那是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呢?当今大学生的人生观趋向于生活化物质化了,这样的变化和外来思想的传入是分不开的,例如以前西方的嘻皮士和现在的雅皮士还有风靡一时的哈韩哈日,大学生已经把追求快乐放到了生活的首位,.如果说上个世纪是一个追求精神归属的时代那么这个世纪一定是一个快乐至上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定义已经和上一代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不再去追求所谓的崇高的理想,能够充分的享受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由此我们也就能找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4为什么大学中的学术研究也变的非常浮躁的原因了.这样的生活态度是无可厚非的,谁

7、都没有权利去否定他,作为一个正常人谁都想过上快乐的生活,而快乐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可见对物质的追求还是占有很大比例的。而对于贫穷的精神追求就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了,如果盲目的去追求快乐而没有精神的依托,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是否会让人变的颓废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呢?当然这只是个猜想,具体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很多大学生却不单纯的把物质放到第一位而表现出了对人文的关怀,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兴趣投入了相当的热情。他们都有着一个特点,就是有着老一辈大学生从没有过的思想深度,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无论是对尼采酒神哲学的了解还有对黑格尔哲学的认知都让人惊讶,其中有很多人对生命的看法甚至表现出了终极的关

8、注,当然他们所想的问题可能也只是片面的理解,但是他们的执卓是不是值得提倡呢?对他们关注的更重要原因是现在的人文思想已经快要沦为阑尾而一个民族的发展如果失去了思想的引导这样的民族最终会变成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野蛮的民族落后的民族,而现在有人能够站出来甘愿贫穷,这就是好的。当然这些人只是大学中找到了人生追求的一个小群体,有很多人都在大学中默默的做着他们认为很值得去做且热爱的事情。如果他们能够坚持的话我想一定会成功的,正如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4下所流行的一句话一样:坚持决定一切!这一代也许真是人们所说的迷茫的一代,回到开篇的话题这样的结果

9、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生活差距的日益拉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还有人去追求目前无法实现的东西通常会被别人当作笑料,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可悲的地方,不象过去,如果你想搞革命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拿起一把铁锹站到革命队伍里没有人会说他什么,而另一部分敢于承担起理想的人是勇敢,是值得鼓励的,对于构成社会整体结构重要部分的青年人来说,他们的人生追求直接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希望,也许有人觉的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了,我们的青年向来都是把个人和整体分开的。产生这样的现象和大学的教育模式是分不开的,当然不能把这个大帽子一下扣下去,这和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是也分不开的,现在一个大学生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是相

10、当不容易的,在这样紧迫的形式下我们的教育慌了学生慌了,他们不可能在心平气和的去分析自身的问题,这样算是识实务还是鼠目寸光?这里就不去评说了。这样的结果和中国传统意义的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在我们的四书五经里可以看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只是为了单纯的追求就业率的提高,而学生的学习也是带有绝对的功利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也许是会工作的人,但是是一个真正热爱工作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4的人吗?我们的看似先进的教育,是否只是塌着传统的脚印走着时代的节奏呢?西方国家的先进是无庸质疑的,他们引导式的教育模式是否也应该值

11、的学习?以前我们经常听到西方学生为了一个小的愿望,为了一个爱好会放弃优越的条件而投入到艰苦的生活,有人会说老外真傻,老外真的傻吗?还是我们太实际了,而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使大学教育忽视了比教育本身更重要的引导作用呢?一个朋友和我说,以前在日本,日本老师常会问学生:“想吃苹果到哪里去?”学生们会干脆的回答:“到中国去”结果日本人也真的打过来了。而我们的老师也在问着“想吃苹果到哪里去” ,学生也会干脆的回答“到树上去摘”记过我们也确实被“摘”了。可见教育的引导作用产了了这样大的效果。一直在讲教育多元化,可是只是让教育跟着需求走,只是为了单纯的就业,这样的教育能够多元化吗?现在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12、色,如果不能够重新的去找教育的走向,他能够真正的发展起来吗?能够使教育更为有意义吗?所有的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眼前,谈论教育不在是一个潮流,更是一个深刻的问题。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飞逝,历史的车轮已将我们带入了新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变革,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4文化思潮,尤其是社会方式、价值观念的涌入,撞击着学生们的心灵,影响着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学生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彷徨、失落、困惑到逐渐稳定、 反思 、追求奋斗的过程。 ”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

13、等学府,自然也被引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学生毕业后参与着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供需见面” 、 “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迫使学生们以各种正当或非正当的手段去推销自己,但不管手段如何,市场毕竟大浪淘沙, “真才实学”才是人才竞争中最重要的砝码。在每年的供需见面会上,学生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需要人才的单位很多,只是自己条件达不到”或“所学的知识有限,实际能力差” 。现实撞击着学生们从苦恼和困惑中警醒,迫使他们不得不理智地面对现实,分析形势,,进行判断,作出抉择。在金钱与知识的选择上,逐渐出现了由前者向后者倾斜的趋势。当高科技作为社会发展的导向时,学生们不再怀疑读书的必要性和埋头苦读的价值了,对生活

14、的态度自然由以前的冷漠、混世转向了积极进取,在 2000 年的调查问卷中,赞成“知识就是力量”的学生只占 53.7%,而在 2003 年则上升到 68.5%。这表明了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树立起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虽然这种人生态度多少带有一些自我的色彩,但毕竟是一种进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4可供挖掘和激发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加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起,学生们开始重新审视自

15、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轨迹,重新鉴定他们曾经倾心热衷追求的那个“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设计,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在自我审视,自我评价以及不断深入社会的实践中,学生们逐渐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他的任何努力和追求都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包括在竞争中也离不开朋友的安慰与鼓励,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他们渴望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生价值选择的问题上,他们也深刻认识到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奉献与索取应该统一起来。这一认识,既克服了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片面性,又否定了只讲奉献的错误倾向。在 2000 年的调查问卷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赞成“二者兼顾”的占 56.1%,赞成“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占 27.7%,赞成“宁愿自己吃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