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6514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修订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5 CACDC 610 DADAC 1115 DACDD1620 CBDBB 2125 DACBD二、多项选择题1.ABCE 2.ACDE 3.BDE 4.ABCD 5.ABCE6.ABE 7.AB 8.ABC 9.BCDE 10.ABCDE11.ACDE 12.ABC 13.ABC 14.ABCD 15.ABE16.ABCDE三、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5 DDADA 610 BCBBD 1115 BBABA1620 AACDB 2125 DACBD 2630 CABAC二、多项选择题1.ABC 2.

2、ABCDE 3.BCD 4.CD 5.BC6.ABCD 7.ABC 8.AE 9.ABC 10.ABE11.AD 12.ACD 13.BDE 14.BCD 15.BCE16.BC 17.ABCDE 18.DE 19.BC 20.ABCE21.ABE 22.ABCD 23.ABCD 24.ABCDE 25.AD三、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四、计算题答案:(1)a 为固定成本,b 为单位变动成本,x 为业务量,y 为混合成本,x 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 y 为对应于高、低点的成本之差,则b=y/x=(93000-72000)/(1400-700) =30 元/千小时

3、a=72000-70030=51000 元y=51000+30x(注:x=125 y=95000 不属于该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情况,故不能作为最低点)(2)r=0.18 a=79767 b=4.34(3)x=1800 y=51000+301800=105000 元五、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1)Sam 采用了分步分析程序;Elvis 采用了同步分析程序2(2)同 Sam 和 Elvis 所建立的总成本性态模型一样。因为,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若业务量最高点、最低点与成本最高点、最低点不一致时,高低点坐标的选择以业务量为准。(3)y70000+125x 模型的经济含义:企业即使不生产产任何产

4、品仍有 70000 元固定成本要发生,而每增加生产一件产品将增加成本支出 125 元。但该模型并不能真实模拟反映Woody 公司 2006 年各月的成本水平,因为所建立的成本模型只是对高低点相关范围量本关系的近似描述。(4)模型不能继续使用,成本模型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是在相关范围内表现出来的,相关范围包括业务量范围和期间范围。(5)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将发生变化,首先为扩大生产规模固定成本将增加,由于高低点业务量及对应成本都将发生变化,因此总成本模型将发生变化。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5 DBDCA 610 ABCAD 1115 CCDCB1620 CBBBC二、多项选择题1.CDE 2.

5、ABCDE 3.BC 4.ABC 5.ABC6.BDE 7.BC 8.ACDE 9.CDE 10.CDE11.DE 12.ABCDE 13.ABCD 14.ABD 15.ABCDE16.ABC 17.ABC 18.ABC 19.ABCDE三、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四、计算题1.答案:(1)2002 年: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3+36000/12000=21 元/件期间成本=10000+40001=14000 元销售成本=4000(10+5+3+4)=88000 元期初存货成本=8000(10+5+3+4)=176000 元期 末 存 货 成 本 =40

6、00( 10+5+3+4) +12000( 10+5+3+36000/12000) =340000 元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3=18 元/件期间成本=10000+40001+36000=50000 元销售成本=4000(10+5+3)=72000 元期初存货成本=400018=72000 元期 末 存 货 成 本 =1600018=288000 元2003 年: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3+36000/4000=27 元/件期间成本=10000+20001=12000 元销售成本=2000(10+5+3+4)=44000 元3期 初 存 货 成 本 =4000( 10+

7、5+3+4) +12000( 10+5+3+36000/12000) =340000 元期末存货成本=2000(10+5+3+4)+12000(10+5+3+36000/12000)+4000(10+5+3+36000/4000)=404000 元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3=18 元/件期间成本=10000+20001+36000=48000 元销售成本=2000(10+5+3)=36000 元期初存货成本=1600018=288000 元期 末 存 货 成 本 =1800018=324000 元(2)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项 目 2002 年 2003 年销售收入(40年销售量

8、) 404000=160000 402000=80000减: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176000 340000+本期生产成本(115000) 12000(10+5+3+36000 /12000)=252000 4000(10+5+3+36000 /4000)=108000-期末存货成本 340000 404000销售产品生产成本合计 88000 44000销售毛利 72000 36000减: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10000 10000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4000 2000税前利润 58000 24000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项 目 2002 年 2003 年销售收入(40年销售量)

9、 404000=160000 402000=80000减:变动生产成本(8年销售量) 400018=72000 200018=36000生产创利额 88000 44000减: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40001=4000 20001=2000贡献毛益 84000 44000减:固定性制造费用 36000 36000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 10000 10000税前利润 38000 -4000( 3) 02 年 税 前 利 润 差 异 =40004+1200036000/12000-80004=20000 元02 年 税 前 利 润 差 异 =( 20004+1200036000/12000+40003

10、6000/4000) -( 40004+1200036000/12000) =28000 元2.答 案 :( 1) 变 动 成 本 法 下 各 年 的 税 前 利 润 :第 一 年 : 6000( 25 12 254%) ( 18000+12000) =72000 30000=42000( 元 )4第 二 年 : 5000( 25 12 254%) ( 18000+12000) =60000 30000=30000( 元 )第 三 年 : 7000( 25 12 254%) ( 18000+12000) =84000 30000 =54000( 元 )完 全 成 本 法 下 各 年 的 税 前

11、 利 润 :第 一 年 : 600025 0+6000( 12+18000/6000) -0 6000254% 12000=150000 90000 6000 12000 =42000( 元 )第 二 年 : 500025 0+6000( 12+18000/6000) -1000( 12+18000/6000) 5000254% 12000=125000 75000 5000 12000=33000( 元 )第 三 年 : 700025 1000( 12+18000/6000) +6000( 12+18000/6000) -0 7000254% 12000=175000 105000 7000

12、 12000 =51000( 元 )( 2) 第 1 年 税 前 利 润 差 异=期 末 存 货 包 含 的 固 定 性 制 造 费 用 0-期 初 存 货 包 含 的 固 定 性 制 造 费 用 0=0 元第 2 年 税 前 利 润 差 异=期 末 存 货 包 含 的 固 定 性 制 造 费 用 -期 初 存 货 包 含 的 固 定 性 制 造 费 用=100018000/6000-0=3000 元第 3 年 税 前 利 润 差 异=期 末 存 货 包 含 的 固 定 性 制 造 费 用 -期 初 存 货 包 含 的 固 定 性 制 造 费 用=0-100018000/6000=-3000

13、元五、案例分析题参 考 答 案 :东亚公司对利润的计算采用完全成本法。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所计算的分期损益,有时其结果令人费解,会造成企业盲目追求产量的不良后果。变动成本法具有以下优点:(1)能提供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2)更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3)能促使企业更加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4)便于正确进行企业不同部门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采 用 变 动 成 本 法 计 算 甲 、 乙 分 公 司 利 润 如 下 :甲 分 公 司 利 润 =100-( 25+15+10+1001%) 15-( 600+50+10) =75 万 元乙 分 公 司 利 润 =100-( 25+15+10+1001%) 20-( 600+50+10) =320 万 元可 见 : 在 完 全 成 本 法 下 , 甲 分 公 司 利 润 505 万 元 要 高 于 乙 分 公 司 利 润 420 万 元 ; 但 采 用 变 动 成本 法 计 算 , 甲 分 公 司 利 润 75 万 元 却 低 于 乙 分 公 司 利 润 320 万 元 。 变 动 成 本 法 是 一 种 较 为 科 学 的 绩效 考 核 体 系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5 BCCAD 610 DADBB 1115 CDDBA1620 ACABA 2125 DCCBD 2630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