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6213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225038总学时:64 学时(理论课时 48,实验课时 16)总学分:4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电信、自动化、电气先修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 电子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实用性强。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还要求学生对典型机型 IBMPC 机的系统原理亦有一定了解;不仅要使学生学习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等基本硬件知识,掌握 8086CPU

2、的寻址方式,熟悉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的基本编程方法。掌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子程序的设计方法;了解宏汇编和条件汇编;通过实验训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调试、运行的技能;理解微机与输入输出设备的典型接口电路和接口技术;了解 80386 指令系统;了解微机发展的新技术。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与具体要求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本章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微处理器的产生和发展,微计算机的分类;熟悉计算机的 5大功能部件及工作过程,掌握典型微处理器系统结构;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应用特点。本章讲授要点:1.1 微型计算

3、机发展概况1.2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1.3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重点:微型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概念。难点: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第二章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及其转换功能,正确理解计算机中的原码、反码、补码;熟悉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掌握 ASCII 码及 BCD 码的应用;了解汉字编码的原理。本章讲授要点:2.1 进位计数制2.2 机器数2.3 二进制编码2.4 二进制数的运算重点:进位计数制转换机器码、信息编码、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难点: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原码、补码、反码;二进制运算第

4、三章 微机基本结构及微处理器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掌握 8086CPU 内部总体结构、寄存器结构,了解时钟、总线、总线周期和总线操作时序的概念;熟悉 8086CPU 引脚功能,与外部信号的连接和传输过程;微机存储系统及组织;了解 80X86 内部结构及特性;掌握 Pentium 系列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本章讲授要点: 3.1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微处理器的工作原微处理器概述3.2 8086 的编程结构及 8086 的引脚功能3.3 8086 的时序3.4 80286、80386、奔腾(Pentium)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重点:8086 内部结构、功能;8086 引脚及功能;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

5、周期。难点:寄存器结构、功能;存储器读、写周期第四章 8086 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本章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指令的基本格式和汇编语言寻址方式;掌握 8086 各类指令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学会分析各种基本指令的功能和应用场合;熟练掌握 DEBUG 常用命令和调试环境;了解 80X86 指令的应用。本章讲授要点:4.1 80x86 的指令格式4.2 80x86 的寻址方式4.3 8086 指令系统4.4 80x86 增强和扩充的指令、Pentium 指令集重点:指令的基本格式和汇编语言寻址方式;8086 各类指令的使用及注意事项。难点:指令寻址方式、指令的使用。第五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本章的基本要求是

6、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了解语句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熟悉伪指令的功能与应用;掌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的设计方法;熟悉过程的调用,了解宏指令、宏汇编和条件汇编的概念,掌握宏调用的特点及方法;熟悉高级汇编技术及其应用。本章讲授要点:5.1 汇编程序功能5.2 伪指令语句宏指令5.3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5.4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5.5 循环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5.6 分支程序设计5.7 子程序设计重点: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程序设计方法。难点: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伪指令,子程序。第六章 存储器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定义,掌握半导体存储器:读

7、/写存储器 RAM 的工作过程,了解只读存储器 ROM,掌握由 RAM 芯片组成微型机的读写存储器原理方法,了解高速缓冲存储器(ca 第 e)的概念本章讲授要点:6.1 概述6.2 存储器的分类6.3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6.4 半导体存储器6.5 由 RAM 芯片组成微型机的读写存储器6.6 高速缓冲存储器(ca 第 e)第七章 中断系统 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掌握中断的基本概念;熟悉 8086 中断系统的特点、中断优先级的判断、中断调用过程;掌握 DOS 与 BIOS 中断调用的指令功能和具体应用。本章讲授要点:7.1 中断的基本概念7.2 8086 的中断结构7.3.4BIOS 系统功能调用7

8、.4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7.5 80286 的中断重点: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的工作过程;8086 中断系统;DOS 与 BIOS 中断调用难点:中断的概念;中断调用过程;DOS 与 BIOS 中断调用的指令功能和具体应用。第八章 输入与输出及接口电路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微机输入输出系统概念,理解 CPU 与接口间数据传送的形式CPU 与 I/O 的控制方式;了解 输入输出时序;掌握接口的概念,了解并行、串行通信概念及接口电路,了解数模、模数转换概念及其与 CPU 的接口 本章讲授要点: 8.1 接口概述8.2 I/O 端口的编址方式8.3 I/O 控制方式8.4 I/O 指令重点:微机输入输出系

9、统概念;I/O 控制方式;端口编址方式。难点:接口概念;I/O 的控制方式:程序、中断、DMA。第九章 新技术简介了解当前微型计算机的新技术:不同档次微处理器升级换代的发展思路、大规模半导体存储器(RAM)的发展及扩充方法,掌握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概念本章讲授要点:9.1 微处理器的最新发展9.2 微机的最新发展学时分配:章 节 名 称 学 时 实验学时一 微型计算机概述 2二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4三 微机基本结构及微处理器 6四 80X86 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 6 4五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 8六 存储系统 4七 中断系统 8 2八 输入与输出接口电路 2九 新技术简介 2机动 2合

10、计 48 16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实验大纲一、总则本大纲的适用范围1)大纲相关的课程名称及课程属性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学科基础课2) 本大纲的适用范围电信、自动化、电气3) 实验总课时16 学时本大纲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微型计算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学习运用 8086/88 指令,编写汇编程序,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增加对微机的接口电路、芯片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微型计算机系统有更深入的认识,在实验中培养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本实验课程的重点和内容1)熟悉微机原理实验系统。)练习 8088/86 常用指令的使用。)利用 8

11、086/88 指令进行汇编程序设计)8086 微机输入输出接口使用方法本大纲所需的实验设备奔腾 PII 以上微机(配置:内存 32MB 以上、WINDOWS2000/98) 。8086/88 微机原理实验箱。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实验项目一 DEBUG 调试程序的应用1)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2)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系统、实验环境的使用5)实验要求: 掌握实验系统的应用 熟悉 8086 汇编指令实验项目二 常用指令应用及汇编源程序的建立、汇编、连接及运行1)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系统、

12、实验环境的使用,编写汇编程序5)实验要求: 掌握实验系统的应用 编写一个汇编程序,将内存中的一块区域清零。实验项目三 简单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1)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5)实验要求: 编写一个顺序执行的程序并调试运行 编写一个简单分支程序并调试运行实验项目四 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1)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掌握 8086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5)实验要求: 编写两个多位使进数相减运算程序 熟悉 8086 运算和循环指令实验项目五 子程序的

13、设计及使用1)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掌握汇编程序中的子程序设计及调用5)实验要求: 编写主程序、子程序,实现调用 熟悉 8086 子程序调用指令、调用方法实验项目六 输入、输出实验1)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掌握 8086 输入输出指令5)实验要求: 编写一程序,实现对 8255 端口的输入输出控制 熟悉 8086 输入输出指令实验项目七 中断实验1)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熟悉 DOS、BIOS 中断5)实验要求: 编写程序实现 DOS 调用。 编写程序实现 BIOS 调用实验项目八 简单接口实验1)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熟悉 8086 的输入输出接口5)实验要求: 编写一程序,实现对 8255 端口的输入输出控制 熟悉 8086 输入输出指令实验项目九 综合实验(机动)1)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选开实验3)学时数:2 课时4)实验目的:综合运用 8086 指令进行程序设计5)实验要求:编写一综合程序,如根据 8255 的输入,在内存中找相应的数进行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