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6209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路基搭接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湘潭九华示范区湘江流域防洪、道路、景观工程 K2+800-K5+700 路段新旧路基搭接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 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日期: 二一二年 七 月 - 2 -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 3 -(一)编制依据 .- 3 -(二)编制原则 .- 3 -二、工程概况: .- 4 -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 5 -四、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 6 -五、主要施工设备: .- 6 -六、质量控制措施 .- 6 -七、现场文明、安全施工管理 .- 9 -八、环境保护措施 .- 10 - 3 -新旧路基搭接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

2、、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湘潭九华示范区湘江流域防洪、道路、景观工程(施工二标)招标文件及相关合同条款。2、湘潭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湖南发展集团九华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图。3、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建设行业施工规范,主要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4、通过现场勘查,从调查、采集、咨询中所获取的资料。5、我公司的整体素质、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取

3、得的科技成果、拥有的机械设备装备以及多年来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程。- 4 -2、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技术规范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以及现行相关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3、坚持实事求是,力求技术先进、方案科学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安晋旧路现状交通流量和行车安全,确保指挥部对湘潭九华示范区湘江流域防洪、道路、景观工程主线工期的要求。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二、工程概况:

4、2.1 工程名称:湘潭九华示范区湘江流域(K2+800K5+700)防洪、道路、景观工程施工2.2 工程地点:湘潭九华经济示范区2.3 建设单位:湘潭九华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4 B T 单位:湖南发展集团九华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5 设计单位:湘潭市建筑设计院、湘潭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6 工程具体情况:2.6.1 工程概述:2.6.1.1 九华滨江路位于湘潭九华经济示范区,南北走向,北接长沙湘江风光带,南至莲城大桥,是展现九华示范区的窗口,道路全长 18977.328 米,道路红线宽 60m,为湘潭九华经济示范区路网- 5 -骨架中的景观主干道,它的建设对新城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2.6.1.2 本标段工程起止桩号为 K2+800K5+700,全长 2900 米,道路宽 5660 米。既是滨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路堤一体的防洪工程,其中 1405m 路段为路堤合一,其余 1495 米路段为路堤分离。路堤合一段,道路最小宽度 60 米,包含 12 米宽大堤,将其改造为道路的人行道;路堤分离段,道路宽度为 56 米宽。2.6.1.3 本标段新修路基与老堤衔接路段为 K2+980-K4+800、K5+160-K5+700。2.6.1.4 堤路结合段的土方填筑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必须符合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同时也必须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结合进行施工。具体见“

6、四、施工程序及施工放法”中的有关内容。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3.1 对合同或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应结合施工具体条件编制施工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根据本工程中路基、防洪堤土方挖填的数量、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以及施工生产作业方式的特点和机械设备的生产率情况,项目部将及时地配备充足的土方挖、填、压实机械设备和土方运距机械,以加大机械化的使用程度,满足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3.2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6 -堤防工程基线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平面位置允许误差30mm50mm,高程允许误差30mm。堤防断面放样、立模、填筑轮廓,宜根据不同堤型相隔一定距离设立样架

7、,其测点相对设计的限值误差,平面为50mm,高程为30mm,堤轴线点为30mm。高程负值不得连续出现,并不得超过总测点的 30。堤身放样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堤基、堤身的沉降量。3.3 在开工前,对挖方区(借土区)内开挖用于回填的土料以每5000m3以及在土质变化时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有关标准进行天然密实度、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等试验,对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天然密度试验,并测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土的 CBR强度值,并将测试结果报请业主方和监理方审批。四、施工程序及施工放法4.1 清表处理:采用推土机、挖掘机辅以人工配合,清理挖除施工范围内(包括借土场)表土、草皮、树木、树根、建筑垃

8、圾、杂填土和素填土等不适材料,并运至弃土场内堆放。4.2 新老堤防结合部位处理: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第“9.3 扩建工程施工”中的有关要求,对本堤段进行如下处理:对结合部位原有老堤随填筑面上升采用 1m3挖掘机进行削坡,- 7 -并削至质量合格层,同时修筑宽度不小于 2.0m 的台阶,在台阶底部挖成向内倾斜 2%的反坡, 。渣土采用 12t 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削坡(挖台阶)合格后,应控制好结合面土料的含水量,边刨毛、边铺土、边压实;垂直堤轴线的堤身接缝碾压时,应跨缝搭接碾压,其搭接宽度不小于 3.0m。每层台阶设一层钢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置于所挖台阶的顶上,横向长度为 5.0 米,钢塑土工格

9、栅横向 T80kN ,纵向 T40kN,单位面积重量500g/m 2。4.3 堤防土方碾压筑堤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小于 100m,本工程采用机械作业,按每 200m 为一个作业段。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本工程采用 1m3 挖掘机从借土场子取土,采用 12t 自卸汽车运至施工段,平均运距 3Km 左右。铺土采用74KW 推土机铺土,铺料厚度按 3050cm,最终厚度通过试验确定。铺料宽度超过设计边线不小于 30cm。土块直径控制在 15cm 以内。本工程采用 20t 光轮振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机

10、械行走方向平行于堤轴线;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 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 3m;轮迹搭压宽度不小于 10cm。碾压时应控制行车速度 2km/h。边坡及构筑物边碾- 8 -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 1/3,行压行 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 1/3 夯径。压实时要控制土料含水量在最优含量上下 2%以内。如含量水量过大则需翻晒,含水量过小则用洒水车淋水。本工程采用光面压路机压实,在新层铺料前,采用 74KW 推土机带铧犁对压光层面作刨毛处理。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继续施工,因搁

11、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层时,复工前进行复压后刨毛处理。若发现局部“弹簧土” 、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新土。本工程堤防部份设计压实度,不小于 92%,路基设计压实度分为 90%(原地面至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 1.5m) , 93%(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 0.81.5m) ,95%(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 0.00.8m)三种。本段堤防及路基压实度按如下原则控制,在原地面至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 1.5m 压实度按堤防压实度标准 92%控制,其它按路基压实度标准控制,即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 0.81.5m 压实度按 93%控制,

12、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 0.00.8m)压实度按 95%控制。4.4 加筋堤(土工格栅)施工铺放基面应平整,不得有刺破土工格栅的尖状物。土工格栅铺设时纵向与路堤轴向方向垂直,下承层应平整,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扭曲折皱;路堤每边各留 2m- 9 -长,回折覆裹在已压实的填筑层面上,折回部分用土覆盖。土工格栅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为 30cm;重叠处用 U 型钉固定,且每隔一定距离用 U 型钉固定,U 型钉间距 1m。采用多层铺设时,上下搭接应错缝布设。土工格栅铺设后,尽快铺筑上垫层的填料,避免已铺好的土工格栅长期曝晒。施工机械与筋材间的填土厚度不应小于 15cm;同时禁止施工车辆

13、、机械行驶或堆放在已铺好的土工格栅上。4.4 特殊堤段处理根据地勘资料,本段堤防土质结构松散,密实度较差,工程地质不良,不可做为道路的持力层。故在施工过程,对旧堤边坡开挖台阶后,及时请地勘、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有关人员对老堤土质情况进行评价,如不符合路基要求则进行换填处理。4.5 穿堤建筑填土处理建筑物周边回填土方,宜在建筑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70的情况下施工;填土前,应清除建筑物表面的乳皮、粉尘及油污等;对表面的外露铁件(如模板对销螺栓等)宜割除,必要时对铁件残余露头需用水泥沙浆覆盖保护; 填筑时,须先将建筑物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涂浆高度应与铺土厚度一致,涂层厚宜为 3mm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