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6174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原教案·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陈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提升高考作文的时代感授课人:陈 原教学目标:1、理解时代感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体现方式;2、学习对时代热点素材进行储备的方法;3、掌握在新材料作文中把握时代针对性的思路;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作文时代感的内涵;2、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时代素材的方法;教学方法:点拨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1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写作体验:写作文往往写的时候自己觉得无趣,老师改完发下来后看个分数自己都不愿意再看第二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我们又乐于看意林 、看看天下 ,看南方人物周刊这些杂志?其实根源就在于一篇文章的信息量。因为这些杂志的文章

2、中有我们不知道而想知道的信息。而大家写的作文呢?大多数情况下,同学们总就一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做着空泛的举例证明,一篇文章如果放在十年前看与放在现在看没有区别,那么这就是一篇意义不大的文章了。因此,我们说,虽然高考作文是一种应制之作,但应该作出我们的个性来,这个个性就是我们对时代的关注,因为时代话题是永远新鲜的话题,它带有最新鲜的信息,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更有时代感。二、例文感知。15写作要有时代针对性这一点,我想大家的老师一定和大家说过,那么在大家的经验里你们认为怎么写文章才算有时代感?(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小结,了解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程度)之前,我们写了一篇作文,原题

3、如下:在道德经中,老子自称有“三宝” ,其中之一便是“不敢为天下先” ;而孟子却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我们来看看两位同学的两个片段,你们觉得哪一个时代感更强一些?(呈现两个作文片段)片段 1:敢为天下先,是有所作为。在九十年代中期,当下海做生意的人都聚焦于制造实业时,马云揭开了 P2P 网络商务的大幕。虽然不断受到质疑,被误认为骗子,但为什么现在站在中国网络商务顶端的是他?究其原因,正是为

4、天下先的决心和勇气成就了他,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分野。敢为天下先,才能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和魄力,成就自己的时候,也开创新的历史。孔子周遊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游说诸侯,虽千万人其往矣。虽两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儒家思想难道没有借此发扬光大吗?2片段 2:“不为天下先”的心态置于如今已不再是不矜不争,不去苛求的一份超逸,而是无数人怠惰止步的借口。恰如斯宾塞在社会选择观中所言:“这个社会早已并非涟漪不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已成世之常态。 ”畏惧受挫,畏惧纷争,披上“假清高”的外衣,所谓淡泊、不屑也难掩其灵魂深处的怯弱不胜。若为蛟龙,岂得安于沟涧,自当扶摇直上,卧云乘风。当今社会无数青年其实不乏成

5、为守望者的资质,只是缺乏奋起的勇气与磨砺。徐悲鸿的座右铭:“人可以没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 ”我们若视己如草芥,终只能犹如一介尘埃,置之天地不过沧海一粟。因此,生当树立足够的信心去颠覆,去超越平庸。(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小结:我们大概觉得第二个片段比第一个更具时代性。一是后者能够将对材料的理解结合当下的时代整体现状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前者只是分析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缺乏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二是前者用于说明的材料虽然注意了扣作文材料,也联系到时代的热点,但这一热点只是像标签一样被贴在文段中,换一个时代热点事件也能用,这样一来,文章的时代针对性就弱了。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的经验是:文章的时代

6、感并不是来自于在分析中堆砌了多少时代热点事件,而是将材料联系现实的时代或个人的问题进行思辨分析。也就是说,时代感针对的是时代问题而不是某个单一的事件,时代感来自联系材料观点的现实分析,而不是空谈材料反映的某种观点。三、时代素材积累方法指导。25那么就会有同学问了,如果不是去记忆一个个社会热点事件,我们怎么在文章中表现时代感呢?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说说有时代感的素材应该怎么积累。其实,对写作素材的搜集不是大家记住了多少时代大事件,记住了几个感动中国人物。对时代素材的积累应该来自平时对社会、文化事件的关注。应该来自对历史评述、时事分析、文化评论的阅读。这是一种日常性的接触而非有意收集,是日常性的阅读

7、与目的性搜索的结合。我们就从一个暑假中媒体曝出的热点事件说起。郭美美参赌报道:2014 年 7 月 9 日,北京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在掌握了大量证据后,一举打掉一个在世界杯期间组织赌球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 8 名。该团伙在境外赌博网站开户,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下注,进行赌球违法犯罪活动,郭美美系参赌人员。郭美美对参与赌博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如果大家对这个事件知识了解到新闻报道的程度,那么大家在作文中写到它时就难以避免那种标签式的运用。其实对于一个具体的事件,我们应该广泛深入的去了解它。“广泛” ,指的是多角度(事件的不同主体、不同的受众)的了解某一事件的相关事实。

8、“深入” ,指的是在广泛的基础上联系类似事件、人物,了解其成因与对策。广泛多角度了解【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渠道多角度了解事件】(思考:这一事件有几方面的当事者,你对这些当事者有多少了解?学生结合自己对事件的了解回答)3郭美美对参赌违法事实供认不讳,之前炫富牵扯红会,澳门豪赌欠债,拍摄低俗电影。 警 方涉赌案件正在审理中,红会事件没有下文。媒 体第一时间披露,炮制新闻热点。群 众唾骂其行为失德;艳羡其物质生活。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后联系,整理搜集分析其成因,影响。(思考:社会上还有没有与郭美美类似的人物或现象?学生思考回答。)类似现象: 自晒人民币铺床的嫩模田紫紫;扬言“月薪低于 3 千元都是下等

9、人”的“雅阁”女;94 年女生自曝与 73 年大爷生活私照,钞票与豪车;追捧“国民老公”王思聪。(思考:对于这些现象你如何评论?学生思考回答。)查找阅读评论,归纳对原因、对解决方法的分析:炫富是件很私人的,属于道德层面的事情。跟很多事情一样,也是有收益有风险,收益自然是一种心理满足,而风险则可能是各种非议。另外,也有可能会带来人身安全方面的风险。不管怎样,炫富者自己享受收益,自己承受风险,甘苦自知,跟他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公众可以对她评头论足,但没有权利要求她做更多,比如公开相关信息。 凤凰网郭美美的炫富,一开始就跟中国红十字会这样一间慈善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郭美美是否真的跟红十字会有关

10、系,但公众的质疑客观上已经损害了中国红十字会乃至整个中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从而在客观上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公众需要真相。 凤凰网谩骂、嘲讽的屌丝队伍中,很大一个群体其实是将郭美美们轻松拥有财富,当成自己个人的中国梦来仰视的现实的法治与道德,通过炫富的郭美美们给这个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三观课干爹是可以泡的,财富是可以炫的,不被崇尚的三观也是可以让人活得风光无限的。在郭美美们的镜子里,所有人都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它只不过是一个时代所集体扭曲了的缩影罢了。 人民网4警方如果能够顺藤摸瓜,查明旷日持久却始终悬而未明的真相,则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当然,对警方来说,面临几个问题:一是郭美美虽然身上披着诸多非议

11、和怀疑,但始终还要依法办案,不能搞有罪推定。二是之前的诸多线索,多是庞杂而混乱的。既然几年来,围绕着郭美美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和传言,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公共利益,那么警方至少要做一些这方面的努力,不能轻易放过这个机会。无论查到什么程度,查出什么结果,要给公众公开披露信息,最大限度地解除公众心头的疑问。 凤凰网生活奢靡、趣味低俗的郭美美们,是这个时代价值观扭曲的必然产物,她们像一面面镜子,在照见她们自己扭曲的影子的同时,其实也照进了这个社会很多屌丝的生活理想。当美艳与财富、爆乳与干爹,在这面镜子里炫然耀人时,这个社会的法治与道德、宣教与喉舌,都应该有勇气通过这面镜子,照照自己的责任,审视自己的面孔。

12、 人民网通过这样的素材整理过程,我们会发现郭美美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个当下社会存在的整体问题炫富崇富。而我们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评论的阅读整理,我们也能将这一整体现象的相关成因与解决之道形成一种全面的认识。社会现象:炫富崇富原因:社会物质的快速极大丰富;对物质的追求极端化;传统道德价值的沦丧;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混乱;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媒体缺乏导向的追逐渲染;公众的羡慕嫉妒恨对策:依托传统道德观念建立新的社会核心价值;行政机关对于当事人的调查应不遗余力;公众应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应卷入物化的漩涡;当事人应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物极必反。当我们对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进行前因后果广泛深入的综合

13、思考时,我们就能完成对这一类社会现象的较系统的归类(如下表) 。这时,在作文里值得联系的时代问题就出现了。当然,如果大家注重积累与思考,我们身边的社会问题肯定不止着一个。四、总结。3时代感其实是来自你对社会观察的仔细与思考的深入。平时都不关心社会事件,那时代感就无从谈起。仅仅是记住事件本身,也只是标签化的运用材料。只有当大家掌握了对时代素材的处理方法时,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打开自己对时代思考的大门,获得其中源源不断的活水,灌溉作文的良田。简而言之,我们是从时代的热点事件中提炼出时代的共性现象,从对共性现象的分析评论中总结出时代存在的整体问题。当我们面对具体的作文题目时,应该有意识地将我们所思考过的时代问题与材料进行合理的类比联想,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时代针对性的作文论题。之后再结合时代阐述现象,结合时代分析原因,结合时代探讨对策。5五、作业。1结合本课所分析的时代问题,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议论文。【2012 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